【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传统媒体特别是地市报也必须随之发生组织形式上的变革。传统媒体组织模式培养下的采编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基于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本文探讨了地市报采编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作者首先从媒体融合入手,认为媒体融合由媒介融合和组织机构融合两个方面构成。媒体融合的出现和发展导致新闻采编出现了新的特点:新闻主体多元化、报道内容系统化、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其次,作者阐述了媒体融合环境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将会面临哪些新的问题。最后作者提出,媒体融合下,地市报采編人员应当具有以下的职业素养:新闻采编人员要具有综合业务能力、互动思维、新闻的挖掘和判断能力、了解媒体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采编人员;新形势;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9.028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的发展和运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组织模式培养下的采编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尤其是对于地市报采编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在资金短缺,用户流失,自媒体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地市报一级的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地市报采编人员必须根据用户需求和媒体的发展方向做出合适的变革。技术的进步为媒介或者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在传统模式下的媒体报道中,通常都是单一的媒介传输,基本上不存在多元化的媒介传输和媒介载体,而新形势下媒介则是多元化和多载体的,媒介技术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在这基础之上,媒体发生剧烈的变革,由原本的媒介融合开始走向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开始进行组织架构上的融合,表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和运营模式,更加注重团队化的运作模式和多媒介的载体、组织机构上的变革,更加适应竞争需求和用户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媒体融合已经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组织运营上也增添了很多符合用户新需求的内容,地市报采编人员必须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不断根据媒体融合的方向和特点,及时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够保证不会“掉链子”“拖后腿”。
1. 媒体融合的内容
媒体融合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内容。从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来看,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媒体融合一般主要指的是一种媒介技术的融合和发展。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当技术难以进行长足进步的时候,媒介融合开始转向媒体融合,即组织机构的融合。由此可见,媒体融合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介融合和组织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计算机的诞生,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开始逐渐深入,此时的媒体融合也主要是指媒介融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比如我们常用的文字语言。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认为媒介融合则是一种不同领域的传播内容进行融合。伊契尔·索勒·普尔则认为媒介融合的实质在于“传播形态融合”,即语言文字的传播不再仅限于以往口述、文字等传统方式的传播,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超时空化的传播,比如以直播的形态表现出来。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媒介信息和内容的传播方式融合,在信息和内容的传播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传播载体,改变以往纸质化或者语言式的传播方式。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主要就是一种技术性传播方式的融合或者载体、介质的融合,技术上的变革必然会带来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同时也会要求传统模式下的新闻采编人员要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技术性传播方式的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则是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不同的内容。媒介融合是侧重于技术性传播方式的融合、载体介质的融合,媒体融合则是强调组织架构上的融合,更加具有一种实践性的意义,更能够适应市场化的运作。在2014年,中央第四次“深改组”全体会议将媒体融合提升为国家战略,“媒体融合”这一概念得到了大家认可,媒介融合研究也开始转向媒体融合的研究。从媒体的含义来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传播渠道、载体或者中介。二是信息采撷、制作与传播的机构。媒体实质上就是信息传播载体的机构,但是具有物质性的含义,通常以报社、广播电台、网站等从事新闻传播的组织机构存在。由此可见,媒体更加注重于物质性的含义,即信息采撷、制作与传播的机构。媒体融合实质上理解为信息采撷、制作与传播的机构上的融合,都是以媒介技术的运用为基础的。媒介融合的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技术上保证。
总的来看,媒体融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媒介融合和组织机构融合。从二者关系以及区别来看,媒介融合侧重于渠道、载体或者介质的融合,是一种技术性传播方式的融合,媒体融合则注重于新闻机构组织性的融合,即各种不同媒体的“一体化”。只有对媒体融合的实质和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才能够保证地市报采编人员紧跟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进而符合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发展需要。
2. 媒体融合下新闻采编的特点
2.1 新闻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产生的信息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这就为新闻主体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信息内容的繁杂和人们对信息了解的渴望,促使人们对新闻媒体产生新的期待。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媒介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技术性的成熟和平台的成本降低,以及受众个人自觉意识的提升,促使了新闻多主体的产生。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读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实时的新闻内容发送和获取,不再需要传统媒体下经过复杂的采访、整理、编辑,最后通过纸质化的方式传播出去。媒体融合的产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新闻主体的多元化,新闻媒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社、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
2.2 报道的内容系统化
报道的内容系统化是指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的具体、细致、全面、系统,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在传统的地市报采编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性的限制,难以做到实时传播,或得到的信息往往已经与发生的时间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报道上内容更新不及时。在传统的报道环境中,受众的需求通常是单一化的,很少存在对报道形式上的要求,报道的内容往往是由主流媒体进行控制和限制性播放。因此采取纸质化传播和新闻式的播放,往往比较侧重于视角性的采访整理、编辑。但是随着民众自主意识的提升,报道的内容难以再进行限制和控制性传播。新闻媒体应当在传播时根据民众的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报道,使报道的视角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系统化。
2.3 报道方式多样化
报道方式多样化是媒体融合下新闻采编的显著性特点。报道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指的是对固定性的报道内容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报道模式或者方法。从报道内容的时效性看,有直播和转播的报道方式。从报道内容的信息载体来看,可以有传统传媒下的纸质化报道、新闻报道以及电子化的传媒报道。从报道内容的主题来看,可以有传统意义上的官方报道、非官方报道、自媒体的报道方式。由此可见,在媒介融合下,报道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报道方式多样化的产生在于信息技术的成熟、自媒体的广泛运用,二者的结合为媒体融合下新闻采编报道方式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实际上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根据不同的采编内容进行不同方式的报道,改变以往单一模式下的报道方式,从而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3. 媒体融合环境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面对的问题
3.1 新闻传播方式多样,市场竞争压力大
在媒体融合环境之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的多样化,新闻传播不再是以往单一化的报道。在传统的新闻采编报道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还没有成熟和进行广泛的运用,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采编时主要采用纸质工具或者声音、电视影像等工具,往往不是以一种实时直播的方式呈现,在报道的时候是以纸质化传媒或者电视广播的方式传播。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媒介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塑造出多形式的媒介平台,比如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形式化的平台意味着新闻传播能够以多种形式出现,新闻载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纸质传媒和电视广播。多形式化的新闻载体使新闻采编人员可以进行随时的新闻采编,并通过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多方式的报道。但是对于地市报采编人员来说,传统的报道往往要经过固有、严格的审核,在时间和效率上往往与多形式的新闻载体产生一定的矛盾,即多元化的新闻报道主体和传统模式下的官方组织机构的报道容易产生报道对象上的冲突带来的市场化的竞争性冲突。新闻载体方式多样带来的主体多样加剧了市场竞争,给采编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3.2 信息资源内容过载,内容采编效率降低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之下,和传统新闻传播的形式相比,新闻信息走向了多元化,信息资源内容过载。在传统新闻采编模式下,新闻采编的来源多是当事人或者与之比较密切相关的群体,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而得出需要的内容。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之下,信息发布的低成本可以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来源和发布者,可以通过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普通民众就可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编辑和发布。甚至部分人在没有可靠消息的情况下,也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而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在于“传播真实信息,保证信息权威”,因此必然要对所收集来的信息筛查、选择、编辑,这就无形当中给新闻采编人员加重工作内容上的负担,采编过程效率也随之降低。
3.3 新闻报道内容容易同质,缺乏吸引力
媒体融合环境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在市场化的竞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容易同质化,缺乏特色,能够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媒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进行变革,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在市场化的竞争之下,信息资源就是最有效的竞争力,资源信息掌握多少直接决定着市场竞争力。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之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对于技术性的运用通常呈现一般化的状态,即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比如采集信息,加工、编辑、发布,很少进行方式上的创新,比如把文字性的表达变为图像、视频这种动态的表达。方式上的单一影响着内容呈现的同质化。除此以外,新闻报道内容的同质化还体现在信息内容上的同质化。在媒介融合的发展之下,信息能够进行更加全面地收集,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媒介融合的发展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上的路径依赖,大家都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信息来源问题。然而信息技术是一种共用的手段,在相同的算法之下,其信息来源必然是同质的,信息的同质必然影响新闻内容的报道,使其同质化。
4. 媒体融合环境下地市报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
4.1 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有综合业务能力
新闻工作包括采集、编辑、摄像、播出、传播等多个流程。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新闻采编人员往往只拥有单一化的能力,只能够掌握一项业务流程,比如采集主要就是进行信息的采集而不涉及信息的编辑。在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这种单一化的业务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对于地市一级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受制于资金限制、组织机构规模的大小,加上同行市场化的竞争,对于其产生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因此,新闻采编人员更加需要具有综合业务的能力。从综合业务能力的内容来看,其需要掌握以下的内容。首先是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信息来源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其次是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对收集到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最后要求新聞采编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媒体加工工具,比如Pr、Ps等软件的使用。与此同时,要具有很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对收集来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思考,最终呈现出一种具有深度思维的内容报道。这其中,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意味着要具有专业性的全才,而是一种业务能力上的提高,能够和其他部门进行交叉的合作。
4.2 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具有互动思维
信息资源的获取是一种过程性的获取,需要人有意识地进行收集、筛选、整理、编辑、传播,这就必然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具有一种互动型的思维或者说社交思维,通过这种思维能够更好的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获取。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之下,互动性思维更加重要,并且这种思维还增加了社交性的内容。互动性的思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地性的采访和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资源的获取必然要通过互动来获取,即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这种方式多见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报道过程中。二是,媒介融合下的信息资源的收集,这种收集往往比较注重用户需求的收集,收集的内容范围更大。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往往是以简短、易读、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是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这就必然使新闻采编具有了社交性的内容,用户通过评论来发表对其看法和关注,新闻采编人员和用户一对一的沟通必然可以进一步掌握用户的需求,瞄准市场定位,增添新的采编内容。
4.3 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了解媒体的运作模式
对于地市报采编人员来说,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是适应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只有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业务能力。传统模式下,媒体的运作模式通常比较单一、直白,即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来实现的。新闻采编的完成通常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来实现新闻采编流程的完成,比较强调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但是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媒体的运作方式不再是以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来完成,而是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通过媒体组织机构的融合,打造一支专业性的新闻采编团队,而不是部门分工上的合作。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掌握新闻采编的全流程,具有一种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合作,而不是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团队协作模式运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新闻采编效率,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内容。
5. 结束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对原有的传统模式下的新闻传播产生影响,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部分地市报采编人员很难适应新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能素养和能力。随着市场化的竞争,新闻主体的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内容过载等现象问题的加剧,必然会对地市级的新闻采编人员形成更大的冲击,不再具有新闻媒体的单一性、权威性,必然会受到更加大的市场冲击。因此,地市报采编人员要着眼长远,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彭子胭,田宏明.媒体融合"一体化"的含义、维度与路径[J].传媒,2020(24):70-72.
[2]刘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突破几个障碍[J].中国报业,2018(07):38-40.
[3]张保成.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分析[J].新闻传播,2021(07):94-95.
[4]陈立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媒體研究,2016,2(12):119-120.
作者简介:罗康,男,布依族,贵州贞丰,记者,黔西南日报社,研究方向: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