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享誉世界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穿梭在田间地头。正是靠着这种“泥腿子”精神,多下田,深扎根,我们的田野种出了最美的庄稼,一次次圆了增产梦和丰收梦,为中国梦增添了一抹抹亮丽的色彩。
材料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身处新时代,说土并不“土”。读了上述材料,你对“土”产生了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综合分析话题材料可以看出,三则材料紧扣核心词“土”,分别探讨了“乡土”“泥土”和“土地”的相关话题。费孝通先生实地调查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乡下人对土地的深情;袁隆平院士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厚度、感受土地的溫度,享受土地的芬芳;艾青以文学的笔法抒写自己对祖国广袤土地深沉的爱。三位先生触摸土地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从“土地”中感受到的气息也不一样。此外,材料中的“土”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更有精神文化的意蕴。“土”的意义指向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终聚焦的点是人们对“土”的无法割舍的情感。同学们在确立写作的立意点时,不能忽略这一点。
写作任务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身处新时代”,即要把写作的视角投放到新时代,用新时代的眼光理性审视“土”。第二句“你的理解和感悟”,明确了所写的内容是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然后从中提炼写作的立意点。第三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即写作的内容可以是“经历”,也可以是“思考”,但必须是“自己”的,即要真实地表达。
佳作展示一
悠悠千载土地情
◎罗本静
炎黄子孙自黄河而来,在神州大地开枝散叶,于田地间农耕。
万物有灵,馥郁出辗转数年的幽香。中华千年悠悠土地情,扎根泥土,传承不朽。
曾见,神农遍尝百草,五谷生。先人靠着天地赏的饭食,把自己的汗水、泪水、血水洒进土壤,供养天地。“民以食为天”,五谷果蔬这些供人饱腹的食物,皆生于土。
曾见,徐霞客踏遍山河,赏三山五岳巍峨壮丽,阅五湖四海波澜壮阔。何必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要深埋于泥土,遒劲有力的根总会汲取营养,生命便会永不停息。徐霞客的双脚踏遍秀美山川,来时的路已布满沧桑的足迹,不由得让人生出想抚摸这淳朴大地的念想。
曾见,孙思邈采集草药,救死扶伤。造物主的高明在于对所有物质和每种生命的设计:人立身依靠土地,然后利用它,破坏它,百年后,又反哺它、滋润它。孙思邈走下圣台,走向山林,在土地中寻觅着,人参、当归,皆是土地的馈赠,大地如同母亲般慈祥,孕育的物产不仅可以解除饥肠辘辘的痛苦,还能够祛除疾病。
曾见,余秋雨的漫漫征途,在路上踏寻着中国文脉、世界文脉。“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用生命沿着地脉,探寻文化之脉,也探寻着文明之脉。文明的刻录,是对土地热爱与敬仰的书写。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但只要脚下还有土地,哪里都可以栖息,在哪里都算不上是流浪。
少年终会老去,圣人也已作古。只有这辽阔的土地,无论贫瘠或肥沃,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倾心尽力地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繁衍生息。土地就这样静默在时光中,亘古不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人们脚踩大地,仰望苍天,低头是一望无垠的原野,人们世世代代生长于此,薪火相传着对土地的热爱。世间万物,也只有土地才能让人们对之投以深沉的爱。
就让我站在田间吧!与泥土一同接受大自然的沐浴,我十分愿意。我愿意拿出一段珍藏的时光,一半分给土地,一半留给自己。同时,我也要把幸福分成两份,一份洒向可爱的人间,一份埋进温暖的土地里。无论是远隔千山万水,还是任凭岁月流逝,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不曾消散。只有故土,才是归宿。
(安徽省霍邱一中城南分校,指导老师:陈士同)
点评
从形式上乍看,本文似乎显得散乱,但仔细品读,方觉内隐的逻辑思路似磁石般把材料聚合在一起。四个“曾见”领起的段落,从不同的角度阐发对土地的理解。对古往今来素材的引用、转述,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而最后三段深层次的拓展与挖掘,让本文中心思想变得更加厚重。行文时,立足情境材料构思立意,按照写作要求谋篇布局,句式灵活多变,情趣与理趣兼具,让作文展现出灵动之美。
佳作展示二
土地传承,爝火不熄
◎孙雨欣
土,是大地的灵魂,是文明的源头。它见证了朝代更迭,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替,也连接着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未来。它历经岁月的洗礼,代代薪火相传,依然生机无限。
最初的土地是一片荒芜、满目萧条的景象,华夏儿女怀揣梦想,埋下种子,辛勤耕耘。尽管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但他们仍然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用双手播种粮食,用汗水滋养土地,用脊梁扛起责任。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他们收获了累累硕果,也孕育出以勤为本的土地精神,世代相传,爝火不熄。
土地的传承不仅仅是物质的接续,更是精神的寄托与赓续,这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中华儿女为守护家园、保卫疆土而抛头颅、洒热血,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才义无反顾,在所不惜。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死、舍生取义,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赤胆忠心、勇往直前,中华儿女浓浓的赤子情在生于这方土地之时,就已融入血脉,刻进骨髓,土地精神也随之扎根于骨,深埋于心。
现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土地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恰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汇聚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经久不息,源远流长。
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当安身立命之所遭受困逆,总会有人勇敢地站出来。面对灾情,救援人员逆行而上,这是“不计回报,无论生死”的誓言;面对侵犯,边疆勇士英勇抵抗,这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魄力;面对贫困,扶贫干部扎根工作岗位,这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这就是厚重的土地涵养出的民族精神,也是沉甸甸的爱国之心、赤子之情的鲜活书写。
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经历的恰是一次次生于土地、归于土地的轮回。我们能做的,只有用心去守卫这片我们深爱着的沃土,它值得每一个人满怀深情地去珍惜、守护和热爱。
守护土地荣光的重任此刻已经交接到我们青年一代手中。守护和敬畏土地的精神传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安徽省霍邱一中城南分校,指导老师:陈士同)
点评
本文由“土地”到“土地精神”、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揭示了主题。在行文布局时,紧扣情境材料提供的话题写作,严格按照写作任务的要求构思立意、选材组材。对问题的阐述,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典型事例的佐证。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相结合,多种论证方式相结合,让作文表现出变化之美。而对问题的论述,从过往到当下,多角度布局,较鲜明地揭示了主题。F2D9CC7B-B3F7-4BA1-880A-D99DC141E7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