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景,张少芳,余晓容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手术室,福建宁德 352100
临床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患者实施后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产生低体温现象,影响因素包括手术麻醉、裸体状态、术中灌注液体等方式,导致患者散热增加。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患者体温过低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症状,且对患者苏醒时间具有一定影响,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倘若患者产生低体温,减弱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感染率增加。除此之外,低体温还会激活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患者出血缓慢,降低自身的代谢功能,延迟了患者的苏醒时间。因此,需加强重视围术期不良反应,通过有效护理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复合保温护理,保证患者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患者复苏期风险。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保证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该文简单随机择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该院接收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进行分析,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行复合保温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护理满意度、各项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围术期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简单随机选择该院接收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共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复合保温护理),各40例。对照组年龄56~64岁,平均(60.48±1.26)岁。观察组年龄57~63岁,平均(60.52±1.3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获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均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合并器质性病变疾病患者;③语言沟通障碍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⑥合并免疫系统障碍患者;⑦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相关标准展开病情观察,各个环节指导基础护理方法,包括:①实施术前护理。在术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禁食禁饮处理,最后手术准备。护理人员清洁患者的阴道,可使用碘伏对阴道进行擦洗。术前,排空肠道积气,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放松训练,可减轻其疼痛感。②实施术中护理。在术中,护理人员准备心电监护,准确核对患者的信息,指导患者体位,一般为膀胱截石位,提高患者舒适度[2]。在患者的腘窝位置垫上软垫,通过约束带固定双腿,保证患者末梢循环通畅。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展开手术,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并对切口合理处理,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实施[3]。③实施术后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指导患者去枕平卧,在床边设置床档,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现象。在术后给予患者导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及时更换导尿管。在患者术后24 h可将导管拔除。除此之外,对患者尿液颜色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实施早期活动,促使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4]。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复合保温护理,具体为:①实施外环境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整,将温度调整为22~25℃,并对湿度进行控制,通常为50%~60%。在患者实施皮肤消毒和麻醉时,应该将温度控制在25~28℃。在手术正式开始,将手术室温度调整为22~24℃[5]。相关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手术床上铺上循环水毯,温度为38℃,然后,给予患者充气式可控温的保温毯[6]。在消毒皮肤的时候,护理人员可对消毒剂进行加热,在温度为40℃时可进行消毒。护理人员铺设无菌单,在手术视野的其他位置盖上保温毯。②实施内环境护理:在患者实施麻醉后,应该把湿热交换器和气管导管连接在一起,通过全身灌注二氧化碳气腹机,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加温[7]。同时,对患者的输注液体进行加温,可使用加温输液器,然后在恒温箱内放置冲洗液进行加热处理,通常为37℃[8]。
①分析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共10个项目,满分100分,评分在10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90~100分为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下为不满意。评分与手术护理服务质量呈正比。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寒战、躁动、延迟苏醒[9]。③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④分析围术期舒适度,包括社会舒适、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心理舒适[10]。⑤分析不同时间段体温,包括入手术室、麻醉用药停止、麻醉1 h、手术结束时。⑥分析肛温异常发生率,包括<35.0℃、35.0~35.9℃、36.0~37.0℃、>37.0℃,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表3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组别拔管时间 麻醉复苏时间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36.41±6.48 27.06±6.13 6.629<0.001 33.85±6.23 25.16±6.09 6.308<0.001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舒适性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comfor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s),points]
表4 两组患者围术期舒适性评分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comfor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 社会舒适 生理舒适 环境舒适 心理舒适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24.32±2.01 29.71±2.82 15.322<0.001 25.22±2.44 28.22±2.43 5.509<0.001 15.43±1.99 18.92±1.03 9.850<0.001 24.32±2.36 29.13±2.08 9.670<0.001
两组入手术室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用药停止、麻醉1 h、手术结束时体温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体温对比[(±s),℃]Table 5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s),℃]
表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体温对比[(±s),℃]Table 5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s),℃]
组别 入手术室 麻醉用药停止 麻醉1 h 手术结束时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36.28±1.33 36.31±1.29 0.102 0.918 36.02±0.52 36.71±0.82 4.494<0.001 35.71±0.62 36.85±0.51 8.980<0.001 35.82±0.67 36.92±0.67 7.342<0.001
和对照组患者的肛温异常发生率(22.5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肛温异常发生率(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肛温异常发生率对比[n(%)]Table 6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bnormalanaltemperature between two groups[n(%)]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患者在术中注射低温药物,且身体暴露范围大,对其生理舒适度影响较大。一旦患者出现保温不当现象,产生低体温的可能性较大,对其疾病恢复具有严重的影响[11]。在人体系统功能运作的时候,维持正常体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12]。有关研究表明,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开展复合保温护理,对其预后改善意义重大[13]。
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更高(P<0.05)。由此可见,实施复合保温护理,合理调整患者的手术室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接触大量冷气,从而减少热量丢失现象[14]。在不良反应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更低(P<0.05)。可以发现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复合保温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复合保温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寒战、躁动、延迟苏醒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5]。观察组拔管时间(27.06±6.13)min、麻醉复苏时间(25.16±6.09)min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实施复合保温护理方法,有助于缩短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和拔管时间,患者的康复速度比较快[16]。该护理方法实施后,患者的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17]。在舒适度方面,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分析不同时间段体温,两组入手术室体温相近(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用药停止、麻醉1 h、手术结束时体温更稳定(P<0.05)。分析肛温异常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的肛温异常发生率(22.5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肛温异常发生率(2.50%)更低(P<0.05)。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复合保温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提高围术期的舒适性,保证患者体温处于稳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18-19]。在苏利利[19]研究中,护理满意度高达98.00%,和该文的研究结果一致。复合保温护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核心,实施科学合理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增强的护理体验,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20-22]。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开展复合保温护理,不但减少了不良反应,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且体温波动较小,提高了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