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宪福,柴培虎,韩国军
(金昌氨碱源化工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 737000)
金昌氨碱源化工有限公司在20万t/a联碱装置搬迁改造项目中,由于受原盐供应地域限制,采用大颗粒原盐,粉碎后直接加入盐析结晶器。
盐粉碎工序主要装置为2台锤式破碎机(1开1备)和6台摆轮式研磨机(4开2备)。原盐首先进入锤式破碎机一级粗破后,再进入摆轮式研磨机细磨。粉碎后的粉盐粒度较大,粒度≤1 mm的粉盐占比仅能达到50%,1~2 mm粒度的粉盐占比28%,粒度≥2.0 mm占比22%,最大的粉盐颗粒达到8.0~9.0 mm。大颗粒粉盐对盐析结晶器影响较大:一是大粒盐无法完全溶解,堆积在结晶器底部,运行45天左右需对结晶器进行清洗,且需要人工清除粘结在结晶器锥底盐疤;二是盐析结晶器取出晶浆含有未溶解的大颗粒原盐,对逆料泵叶轮、蜗壳磨损严重,检修频繁,维护成本高;三是氯化铵产品钠盐含量高,主含量低,产品质量差;四是母液Ⅱ的γ值低,母液循环当量大,系统能耗高。
鉴于上述原因,我公司在搬迁改造项目实施时,经过多方面了解、对比,参考水泥等行业物料破碎设备选型及运行状况,采用“对辊辊式破碎+四辊辊式粉碎”对原盐进行粉碎,经过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完全满足生产工艺需求。
表1 原盐粒度分布及占比
原盐粉碎装置采用“两级辊式粉碎+胶带输送机”工艺配置,将工业原盐加入料仓,原盐由料仓落入定量给料机,送至1#胶带输送机,将原料盐送入一级破碎(对辊破碎机)带式布料器,均匀分布后,进入对辊破碎机,破碎成粒度≤8 mm的小颗粒,然后由 2#胶带输送机送入二级粉碎(四辊精细粉碎机)带式布料器,均匀分布后,进入四辊精细粉碎机,粉碎至粒度≤1 mm的粉盐,最后由3#胶带输送机直接送至栈桥,由栈桥皮带(4#、5#)送至盐析结晶器。该装置具有:流程简单,设备数量少,运行周期长,维护方便,能耗低,粉盐粒度分布及占比更为优化的优点。
搬迁改造后盐粉碎主要装置采用2台对辊破碎机和2台四辊精细粉碎机(各1开1备)作为一级粗破和二级粉碎装置。对辊破碎机其型号为2PG-40PT处理能力为40 t/h;四辊精细破碎机型号为4PGS-40PT,单台处理能力为40 t/h,辊筒由硬质耐磨的锰钢制成。对辊破碎机辊面采用堆焊辊面,四辊精细粉碎机辊面采用平辊面形式,以更利于对原料盐的粉碎。
辊式破碎机是利用两组单独传动的碾辊,相对旋转产生的高挤压力和磨剪力来破碎物料。物料进入两碾辊形成的“V”形破碎腔以后,受到两碾辊的相对旋转压力作用,在挤轧和啮磨下,受到碾辊的挤轧和磨剪,物料开始破裂,破裂后的小颗粒沿着辊子旋转的切线方向,通过两碾辊的间隙,由机器下方排出,将物料破碎成工艺需要的细度。四辊精细粉碎机是在同一破碎机上装有四个辊筒,对物料进行三次破碎,辊筒与滚筒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通过调节滚筒之间的间隙大小控制粉碎物料粒度,达到要求的指标。其结构主要有固定碾辊、活动碾辊,保护弹簧与液压系统等组成。辊式破碎特点:能耗低、破碎比大、生产效率高、不产生粉尘等。
金昌氨碱源化工有限公司20万t/a联碱装置搬迁改造项目于2021年5月竣工投产,初次投运后,对辊破碎机和四辊精细粉碎机辊筒间隙经过多次调整,盐粉碎系统运行逐步平稳,负荷逐步增加,粉盐粒度达到设计要求指标,具体情况如下表2。
表2 加盐量与粉盐粒度统计表
自2021年8月份,生产系统负荷加满,加盐量稳定在28~32 t/h之间,经过两级辊式粉碎后的原料盐中≤1 mm粒度的粉盐占比稳定在75%以上,比原装置粉碎后的粉盐粒度占比提高25%,满足20万t/a联碱装置工艺需求,达到预期效果。
1)对辊破碎机和四辊精细粉碎机带式布料器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物料分布不均匀现象,导致进料偏多部位辊面磨损严重,辊筒与辊筒之间间隙不均匀,难以调正,导致粉盐粒度偏大。
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确定在带式布料器后端接近下料处安装一块锯齿形布料板,物料在带式布料器上随着带式布料器一起向前运动,通过锯齿形布料板时进行了二次布料,将进入辊压机料口的物料最大限度均匀分布,使物料均匀落入辊面,避免集中落料(如图1);其次,根据原盐出料粒度及时调节辊面间距,四辊精细粉碎机上辊缝间隙保持2~3 mm,中间辊缝间隙0.9~1.0 mm,下辊缝间隙保持0.5~0.6 mm;第三,根据辊面磨损程度,利用专用磨床,对四辊精细粉碎机辊面进行打磨,磨至辊面光滑、均匀,辊面高点和低点差距≤0.2mm。自运行以来,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3月对辊面各打磨一次,粉盐粒度可长期保持达标。
图1 带式布料器上新安装锯齿形布料板示意图
2)原盐水分过大时(>4%),通过四辊三碎破碎机碾压过程出现片状物料。采取的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原料盐水分小于2.5%,另一方面在四辊精细粉碎机下料斗处,安装了一台自制打散装置,可将片状物料打散成粒状物料,效果较好。
与搬迁改造前相比,粒度≤1.0 mm的粉盐占比提高27%,粒度≤2.0 mm的粉盐颗粒占比下降5%,粒度大于2.0 mm颗粒盐近似为零,给生产稳定运行和工艺优化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见下表3。
表3 搬迁改造前后粉盐粒度分布及占比对比表
新装置自2021年5月份投产,盐析结晶器锥底排盐一次,排出的盐粒极少。盐析结晶器清洗三次,盐析结晶器运行延长到5个月以上,大幅减轻了人工清洗结晶器劳动强度,盐析结晶器运行良好,逆料泵叶轮磨损轻微,10个月未作更换。
新装置投运后,各项指标良好,母液Ⅱ的γ值保持在1.8左右,Na+浓度76 tt左右,母液循环当量9.5 m3/t,母液输送电耗下降。
根据搬迁改造后的生产统计数据和2016年全年的质量统计数据相对比(表4),同样生产负荷下,干品氯化铵中钠盐含量下降了0.53%,氯化铵产品优级品率由原来的2.3%提高至目前的99.3%,显著提高了氯化铵产品质量。
表4 氯化铵产品质量控制状况
搬迁改造前后相比,原料盐粉碎设备开机台数由原装置的12台减少至10台,总功率下降29 kW,降低了设备维护维修工作量。且节电效果良好,年节约电费约11.7万元。
搬迁改造前,锤式破碎机锤头因磨损4个月更换1副锤头,一年需更换3副锤头。摆轮研磨机运行7天更换1副锤片,4台机,一年需更换189副锤片,全年运行费用约15.7万元(锤式破碎机锤头7 000元/副,摆轮研磨机锤片720元/副)。
搬迁改造后辊压机辊筒预计运行18个月修复一次,一个辊筒修复费用约2万元,全年运行费用预计约8万元。搬迁改造后约节约运行维修费用7.7万元。
在我公司20万t/a联碱装置搬迁改造项目盐粉碎工序中,原盐粉碎采用两级辊式粉碎,流程简洁,设备数量少且布置紧凑,粉盐粒度达到工艺要求,节能效益显著,员工劳动强度下降。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检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企业节能增效做出贡献,同时为相关行业原盐粉碎设备选型提供了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