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串珠劳动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2-06-16 05:25邓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特殊学校串珠校本课程

邓娜

【摘要】针对当前培智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以设计串珠劳动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构建以“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为目标,以造型、设计、赏析三大领域为内容的串珠课程体系。同时,编写了四册教材,共十六个单元主题,四十八个教学活动,丰富了劳动课程的教学资源;探索了课程的实施路径,创新了“五步三环”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矫正和补偿智障儿童的身心缺陷,促使其掌握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也为其平等地参与社会劳动,融入社会主流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特殊学校  串珠  劳动  校本课程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6-0169-03

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要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一般性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地区、本学校、本校学生差异性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其特点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校是一所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培智学校,学生残障类型多元化、同类型障碍间差异性,普遍存在“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通过设计劳动校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机体活力,使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社会适应力。对此,我们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串珠这一劳动校本课程,以期达到对学生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的目的。

一、明确课程性质,明晰开发思路

串珠课程是我校有机整合国家课标中“劳动技能”“绘画与手工”“康复训练”学科中的目标,并对国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校本化,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我校劳动校本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视觉观察、手眼协调、使用工具、审美等能力,帮助其逐步形成简单的劳动技能,为职前劳动奠定基础,最终促使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在国家特殊教育政策指导下,依据义务教育培智课程标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校本课程总目标下设立“造型”“设计”“赏析”三个学习领域,各领域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紧密相关,共同作用以达成总目标。

二、设计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串珠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遵循特殊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构建了以精细动作训练为核心,以“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为目标,以“造型”“设计”“赏析”三大学习领域为内容的课程体系(见表1)。

三、编写配套教材,深研教学方法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落实课程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的构架,编写了四册教材,分别为《串珠挂饰》《串珠发饰》《串珠首饰》《串珠摆件》。教材编写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教材单元体例;第二阶段单元实测,由科组教师对一个单元进行试教并提出反馈建议,进行二次修改;第三阶段为正式编写阶段,包括拟定目标、确定内容、拍摄图片及排版校对;第四阶段为专家指导及审核修订。

教材主要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四册教材共十六个单元主题,四十八个教学活动。每课活动体例相似,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步骤解析、作品展示、每课一评”五个板块。

其中,“活动目标”明确了学生在本课教学中需要达成的认知、技能及情感目标等三维目标。“活动准备”呈现了教学所需的材料、配件及工具等资源。“步骤解析”则以视觉提示为载体、分步操作为支持,运用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作品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便于其看懂、理解和制作。“作品展示”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帮助其建立自信。“每课一评”模块提供及时评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与目标的完成度,作为是否继续对学生拟定该目标的依据。

通过设计和使用色彩丰富、贴近生活、技法简单的串珠教材,激发了学生对串珠课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我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尝试:

1.感知记忆,激发兴趣

智障学生的视觉敏锐度较低,对串珠物品的形状、大小与颜色较难辨认,思维多处于直观形象阶段,对直观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串珠课前我们会精心准备大量的颜色丰富、造型别致的串珠作品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加强学生对表象形体的感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任务分析,建立自信

智障学生感知速度慢,知觉理解不全面、不深刻。记忆缺乏目的性,学得慢,忘得快。因此,我们将串珠的学习任务分成有次序、相互联系的步骤图,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概念与技能,扫清学习障碍,建立自信心。

3.情境游戏,寓教于乐

智障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完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使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四、探索实施路径,创新教学模式

考虑到智障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难以坚持,部分学生还伴有情绪行为问题,我们探索了课程的多种实施路径。

1.课堂学习

学校自2010年便开设串珠小组興趣课及串珠个训康复课,为学生提供开展串珠活动的功能教室、材料等软硬件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观察判断、手眼协调、思考问题、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

(1)串珠小组兴趣课

兴趣课安排在每周一和周四的第五、六节,每周四课时。采用走班的教学形式,将各班级有此爱好特长或发展潜力的学生安排到串珠兴趣小组上课,按照学生年段分为基础班(1~3年级)、提高班(4~6年级)、预职班(7~9年级),每组8人,由学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其中,基础班以制作串珠手链、项链、戒指、发圈、发夹等小饰品为主;提高班以制作钥匙扣、笔筒、杯垫、玫瑰花等小挂件、摆件为主;预职班以制作蘑菇灯、莲花灯、纸巾盒、花瓶等串珠工艺品为主。

(2)串珠康复个训课

康复个训课将学前部年龄小、需求大,在手部动作、手眼协调和使用工具等方面急需加强的学生从集体课中抽离出来,采用个别训练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每班3名学生,每生两课时,由康复治疗师开展“一对一”训练。训练内容以抓握、拿取、摆放、握线、穿珠为主,主要培养学生捡拾物品、旋转腕部、双手协调、使用工具的能力,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2.校外活动

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还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提升劳动技能,展现教学成果,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展示、交流活动。

(1)校内展示

在校内,组织学生“星舞台”教学成果展。学生通过现场串珠、陈述设计、展示作品等活动,体验到手工劳动的乐趣,劳动技能不断提升,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校外交流

除了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外,还带领学生“走出去”。学生多次参加广东省残联心智障碍者支持性就业成果汇展、南海区中小学艺术展演等活动。

在串珠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形成更多自主学习的有利空间。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主动模仿制作和设计探索,形成了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流程与方法,构建了“五步三环”的教学模式。

“五步”指实施教学的五个基本步骤,包括:开展课程本位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教学与评价。

“三环”指围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准备活动—发展活动—综合活动”这三个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在“准备活动”环节,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激发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发展活动”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新知、巩固练习、迁移应用形成能力。这是学生学习的三大活动,层层递进,每一个大活动中又包含几个小活动,每个大、小活动都能形成一个“教—学—评”紧密结合的闭环,教师边教学边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边调整教学。“综合活动”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课堂总结、评价反馈和布置作业。

五、实施多元评价,奠定课程基础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兴趣、动手操作和审美意识方面的评价。

1.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评价

以串珠课程造型、设计、赏析三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激励与反馈功能。按照教材的课后测评表对学生进行评价,按“优秀”“及格”“需要努力”三个等级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2.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建立代币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提出问题和任务,并及时给予代币奖励,最大限度给学生成功感,让学生畅享串珠活动的乐趣。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

在评价串珠作品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实操测评的多元评价方式,注重积极评价和个性化评价。从串珠作品的造型、色彩、搭配、创意等进行多方面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学校通过设计符合智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串珠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教材,激发了学生对手工劳动的兴趣,使其习得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提高了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评价、撰写研究报告及编写校本教材的能力;为学校丰富了课程资源,探索了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明确了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洪佳琳.以智障儿童为本,开发校本课程[J].现代特殊教育,2007(6):7-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课程标准(2016年版)[Z].2016:11-25.

[3]黄建行,雷江华.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3.

[4]鄒佩.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精细动作康复校本课程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8(10):70-73.

[5]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5-101.

猜你喜欢
特殊学校串珠校本课程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串珠里藏着数学
串珠中的数学
串珠里藏着数学
特殊学校手工课程开发探讨
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