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为确保青少年能够积极主动地体育锻炼并获得参与体育比赛的权利,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举办一些青少年群体参与的体育比赛。比如,在社区建设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场所,借助政府组织引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式,形成公私兼营之模式,让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取得成效。基于此,本文以柳鸣毅《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版)一书为例,以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为中心,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现状,对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的治理基础、目的与任务、社会地位、思想定位、培养目标等进行探讨,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提供借鉴信息。
《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设计了研究思路、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体系和研究路径,针对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在青少年体育组织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方面,针对青少年体育组织属性、社会地位、治理格局和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类型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此为基础,重点说明青少年体育组织功能作用:第一,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动机,提高吸引力;第二,以“增强体质、磨炼心智”为目的,彰显体育本质;第三,以“校外拓展、场所开放”为衍生,整合社会资源;第四,以“传授技术、提高技能”为手段,挖掘后备人才;第五,“倡导公益、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健康发展。此外,介绍了青少年体育组织运行特征——社会民间性、公共服务性 、政府主导性 、公益产权性、多元功能性、业余导向性等。
《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介绍青少年体育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体育组织阶段特征,由此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社会性组织管理法规、组织政策法规的完备情况进行分析,便于学生从逻辑上理解青少年体育组织。比如,为了对体育组织的运行绩效进行充分掌握,有必要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进行效率评价,借此规范体育组织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整合机制等)。在这一问题的最后,《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给出了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典型案例,包括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厦门市健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北省新合村小学、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福建省漳州市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举重基地等。借助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找到了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焦点问题:第一,政社职能不分,青少年体育组织公益产权基础薄弱;第二,社会资源缺乏,青少年体育组织资助来源渠道单一;第三,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基础功能弱化,导致其独立运行能力普遍较差;第四,双重管理受限,导致青少年体育组织政策执行监督不力。
为了与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现状进行对比,《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以较多篇幅阐述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治理的实践经验。第一,介绍了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理论基础——巴纳德系统行政组织学说和登哈特新公共服务理论;第二,阐述了国外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点——基于体育运动的自然属性发展青少年体育、基于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发展青少年体育、基于体育社会组织的支撑发展青少年体育、基于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青少年体育;第三,对国外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中的社会组织类政策法规、体育社会组织类政策法规、青少年体育组织类政策法规和国外青少年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顶层设计、中介职能和执行操作等。
(一)在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目的任务方面,通过对青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在行动——青少年战略》的解读,得出了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十分注重政策设计和引领作用的结论。此外,国外青少年体育还十分关注民生、服务社会,这从其组织体育活动、倡导公益精神、扎根社区体育、普及体育运动、精英人才培养的实践就可见一斑。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承担着青少年体育治理的社会责任,能够凸显青少年体育公共治理的“元治理”地位、互动伙伴关系和多元行动主体。在权利地位方面,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执行着青少年体育治理的法规政策,包括登记管理制度、财税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等。在思想定位方面,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不但崇尚服务,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还倡导回报社会和公民治理组织理念,并借助管理分工、组织治理、社会认同实现青少年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模式方面,《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首先介绍了招募会员的工作,借此能够构建起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参与体系。比如,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青少年体育赛事、青少年体育培训、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以及其他社会活动打造人性化的青少年体育培育平台。期间,会为此制定标准,借此形成标准化的青少年体育运行模式。
(三)在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组织形式方面,《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在人力资源方面,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积极构建崇尚服务的青少年体育专业团队——管理服务团队和业务指导团队;第二,在财政体系方面,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的三维支撑体系,通过国家资助、社会治理和市场合作实现国外青少年体育的健康发展。第三,在品牌认可方面,形成政府授权和社会信任的公众形象。其具体做法包括政府授权组织开展活动,青少年体育組织创建活动品牌;服务社会提升公民信任感,使得青少年获得组织的归属感等。
在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针对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模式创新进行了评析。对模式创新而言,需要构建合作治理青少年体育组织合作创新的培育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应从体育学科建设的角度,发挥公共管理学科理论对青少年体育组织研究的支撑作用;从青少年本质发展角度,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理论进行独特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研究。同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借助五大发展理念开创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借助供给侧改革促进青少年体育供给多元化新渠道,借助健康中国理念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和模式,借助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使青少年体育组织独立运行,借助公共治理引领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治理现代化。
1.借助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实现协调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组织中,需要将家庭、社区和医院等纳入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当中。这在《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解释——英国青少年体育基金会就与体育英格兰合作,把青少年体育活动纳入到了青少年日常生活之中,青少年体育基金会将学校体育视作服务的宗旨;2.发挥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功能。青少年体育事业中,应借助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层面上充分发挥监督、协调和沟通的作用,在微观上承担发展青少年体育的实际工作。期間,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的宗旨需要明确,即借助体育运动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范式,引导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3.推动和实施青少年体育组织计划。在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同时,需要颁布一系列支持并鼓励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公共政策,在国家层面积上让青少年体质健康行动计划得到实践和实施。要明确青少年行动计划的宗旨,即在提升青少年接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的同时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爱,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全面参与的青少年体育组织氛围。
依据上述经验,为了实现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整体进步,在充分结合《国外青少年体育组织培育与政策监管研究》的观点之后,认为有必要通过“跨域治理”的形式进行系统化推进: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这一“元治理”之整合效益,借助市场资源激发与青少年体育相关的企业、产业等介入,形成“青少年体育+”的组织模式,促进青少年体育器材研创和青少年户外活动中心及青少年体育培训等领域的发展;2.创新青少年体育组织的社会治理成效,在我国有必要以“健康中国”这一国家战略为契机,强化和促进青少年体育组织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育组织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在强化组织治理的过程中,提升这些组织的独立运行能力,以便更好的为青少年体育体育组织和体育事业发展服务;3.通过加大市场供给培育青少年体育组织产业链,重点在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赛事组织、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健康指导等方面引进更多市场优质资源,借此构建起满足青少年体育组织多元化诉求的产业链求。近年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很多强化青少年体育课与课外锻炼、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作为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政策组织实施的主体,需要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相关政策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的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成功做法,让我国青少年体育组织和体质健康得到充分发展,促进这一群体的健康快乐成长。
(河南中医药大学 郝 震)
* 本文系2019 河南中医药大学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从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探究高校武术课棍术教学”(2019JX6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