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寻藏在服装里的智慧

2022-06-16 00:50赵玉国
中国收藏 2022年6期
关键词:复原服饰服装

赵玉国

上衣下裳、深衣襦裙,在当代年轻人眼中,身穿传统服装不仅成为了一种情怀,而且还是展示个性的标签。随着中国传统服饰研究不断深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服饰不再仅仅停留于想象之中。但穿衣有道,如何才能穿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意蕴呢?

蒋玉秋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

古代服饰除了华丽、潇洒的外表,其中还藏着多少智慧?

衣冠之美,不仅美在外形,还美在“形而下”的技术(器)与“形而上”的思想(道),穿出传统服饰真正的美。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可忽略的。

如今,在大街小巷时常可以见到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年轻人。而穿在他们身上的服饰,是否出现在了该出现的场合?我们应对当下传统服饰热的现象如何看待?又该给热爱传统服饰的人们哪些建议呢?近日,本刊记者专访北京服装学院蒋玉秋教授,请她为大家剖析藏在古代服饰里的那些文化密码。

自2003年起,蒋玉秋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曾带领团队完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服饰及刺绣复原、敦煌壁画唐代人物服饰形象复原等工作,部分复原成果发布后曾引发不少关注。在鼓励年轻人大胆穿着古代服饰的同时,其实她更希望从对古代服饰的热爱中,由表及里地探讨深层次的文化觉醒课题。

·了解古时生活·

《中国收藏》:当下,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蒋玉秋:因为当下大众需要看到更加可视化的中国古代服装。回想上世纪9 0年代,那时的年轻人更多是在关注西方的服装潮流。到了20 0 0年以后,随着上海A P E C会议、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国际盛会的举行,以及一批古装影视剧的热播,让大家不由自主地想了解我们什么时候脱去了传统的衣衫?

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大众认知的提升,那些只存在于表象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大家不仅想看到有更多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内容,还希望这些内容更精准、更鲜活,他们想知道中国人曾经是怎样生活的,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而服装则是其中可视感最强的一个方面。

·满足时代需要·

《中国收藏》:近20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古代服饰的复原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您一定发现了不少古代制衣者的工作“秘笈”,您觉得古时候的裁缝与今天的服装设计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古人在设计服饰时首先会考虑哪些问题?

蒋玉秋:从“裁缝”和“服装设计师”名称上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古代裁缝体现的是“裁”和“缝”,是针对衣服本身的制作,可能其中有一些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計”成份,但那是在诸多限制下去完成的。在“衣冠之治”的制约下,裁缝要根据对应的材料、颜色、纹样、尺寸的限制进行“裁缝”。

今天的社会,对穿衣行为没有古代服装制度的相关约束,服装的形制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设计师可以有更多基于个人创意性的表达。随着现代社会商业的推动、时尚的更迭,他们还会不断加大设计输出的频率。

其实,至迟在明代已经有了“成衣”的概念。我们看明代的《南都繁会图》,已经有卖成衣的店铺出现。但他们在所处的时代还是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其中还包括那个时候工艺技术的限制。比如织机能够织出的幅宽也许只有六七十公分,量体裁衣的时候就要在有限的幅宽上去进行订制。今天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为设计师提供的可用素材和材料也更丰富,所以可发挥空间越来越大。

《中国收藏》:古代服饰复原工作目前在国内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如何?其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兴职业?而随着更多历史资料的发掘,“复原”为商业化和批量生产带来了哪些契机?

蒋玉秋:服饰复原工作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理论研究,以及实操性更强的织绣、印染、绘图等,甚至会涉及对古代织机的复原工作,因此它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的。

蒋老师带领团队复原的每一件服装,都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可视、可触、可穿、可感。

从博物馆的角度讲,有专业的修复师,他们在面对残破的文物进行复原时,是需要具备相关的古代服饰复原理论及工艺支持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还原文物风貌。还有许多古代服饰爱好者也在关注复原工作,因为他们希望可以亲身体验复原带来的成果。过去,很多人所穿的传统服饰只停留在外表模仿阶段。但现在大家对穿衣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衣料、纹样到形制、工艺都要求更加接近原貌,这也为古代服装复原工作带来了更多发展和延伸的契机。A97C2A5F-5559-4E30-8EFD-689C201FA628

復原可以分为几个层面,如技术复原与形象复原,此外还有复制、仿制等不同层面。如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多项基于文物的复原就是研究型的技术复原,根据出土服装残片进行形制推断、材料检测,是始自织机造机、丝线再造的复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再现文物最真实的样貌,其过程中还会找回失传的染织技艺。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国古代服装复原工作,通过实践探究的过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延伸可能。

·整体氛围在变·

《中国收藏》: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服饰,并以此作为一种时尚。您觉得传统服饰中的哪些元素、哪些文化内涵,成为吸引年轻人青睐它的关键?

蒋玉秋:如果我喜欢一件衣服,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好看。如果回到二三十年前,我们未必会觉得传统服饰好看。原因有很多,当时的时代整体氛围没有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选择,包括考古发掘、影视剧、时尚报道等等。今天不一样了,大环境在改变,再加上过去20年间博物馆、高校、社会团体等有众多研究成果出现,加之媒介的推广,各种信息聚少成多,自然形成了一种场域。在这个氛围场里面,让大家对服饰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出席一场婚宴或者一项重要活动,50后和60后会穿着旗袍、90后和00后也许穿着喜爱的传统服装出场,但70后、80后则更多会穿着日常的服饰,这可能就是时代造成的理念差异。在今天来看,一个人穿一种很特别的服饰在街上走不再会让人“另眼相看”,整个社会也在慢慢接受更多元的审美。

《中国收藏》:现在有很多古装剧非常火爆,剧中人物的华丽衣衫到底与真实的历史情境有多大差距?

蒋玉秋: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的染织技艺非常高超,有很多华美的衣衫存在。但这不等同于所有的衣衫都华美。今天的古装剧服装设计,整体来讲肯定越做越好。我接触过一些剧组的设计师,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角色的穿着更准确,既华美又符合人物设定。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影视剧等同于真实的历史情境。虽然是历史题材,但影视剧也是今天的艺术创作。古装剧不是纪录片,不可能按照博物馆的流程去复原剧中服饰。但近十多年随着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努力,荧屏前的观众也越来越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影视剧制作者也在不断提升设计能力,这是良性互动的氛围。

蒋老师出版的《明鉴》一书,系统梳理了明代服装的形制。她说相关研究还在继续,期待更多的同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一起共进。

·服装里藏智慧·

《中国收藏》:您认为目前国内在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方面处在什么水平?有哪些是亟待完善和改变的地方?

蒋玉秋:我一直提倡用“道器并重”的方式开展传统服饰的研习,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古代服饰的表象上的模仿。既要从“道”的层面去理解服饰制度、设计理念等内容,也要从“器”的角度去关注服装材料的形成、制作技艺的手法等。

当下,用传统工艺进行服装制作亟需相关人才。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会带来服装形制上的重大改变,改变形制也许不会影响材料织染,但制作方法却大有不同。我们今天看到博物馆收藏的汉代服装,剪裁的方法、制作的工艺、特殊细节的处理等因后来者没有承袭,久而久之已经无法再现。所以,在我们模仿一件古代服装外在形式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工艺是解决不了的。

经常有人说我们现在穿衣服的讲究没有了,其实是因为数百年间那种讲究没有承袭下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嘉靖年间的残破外衣,开始判断其胸背步子可能是织造的,但经过细细分析其实是刺绣。这种刺绣工艺叫作“环编绣”,是一种古法刺绣,今天已经几乎极少使用了,我们通过复原解决了其技术再现的问题。而在复原后,我们也发现了其他博物馆更多的环编绣文物,说明它曾经在那个时代很流行。我在翻阅明代小说的时候,也发现有关于类似工艺手法的描写。通过实物将文献、图像串联在一起,这是一个特别好玩的过程。

《中国收藏》:2021年,您出版了《明鉴》一书,系统阐述了明代服装的形制,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并且您曾透露未来还会从其他角度继续出版明代服饰书籍,您为什么会如此系统地研究明代服饰?您认为明代服饰制度在整个中国服装史上具有怎样特殊的地位?

蒋玉秋:其实我开展对汉代服饰复原工作比明代服装研究要早很多年,之所以没有像明代一样成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对我来讲,选择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不会受到每个朝代遗留下来可供参考的资料多少影响。从历史角度来讲,明代立国之初,衣冠定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所以其与其他朝代都是有所关联的。我曾经有幸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跟随导师近距离参与过明代服饰的修复工作,通过一定的实物研究积累,才有条件用自己的经验讲好对文物的理解,所以最终选择了明代。

《明鉴》这本书系统讲解了明代服装的形制,但形制之外还有更多内容可讲。接下来,我会用一本书讲述明代服装制作技艺,用更多基于文物研究的积累,去还原曾经的制作技术。而在制作技术中蕴含着诸多思想层面的内容,通过技术复原,我们可以找寻到更多藏在服装中的智慧。A97C2A5F-5559-4E30-8EFD-689C201FA628

猜你喜欢
复原服饰服装
复原力是一笔人生财富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道具服装
猜朝代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Wearing History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