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舒曼的一生中,他的妻子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毫无疑问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源于克拉拉,诸多作品也是题献给她的。舒曼于1838年创作出了这首《童年情景Op.15》,题献给克拉拉。當克拉拉初次见到乐谱时,她兴奋地给舒曼回信道:“我真是太高兴了……这首作品的确是属于咱们两人的,不是吗?它萦绕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如此简约淳朴,如此暖人心房。[1]舒曼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孩子们的灵魂与大人们对孩童时代的美好回忆,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生动、美好又纯洁的童年时代。
二、《童年情景Op.15》创作背景
1838年初,舒曼过着充实而乐观的日子并写出多部新作,在这其中,有30首动听的小品。在舒曼写给克拉拉的信中说道,这30首小品,大多数的灵感是源于克拉拉有时对他“看起来像个孩子”的形容。两年后,舒曼又形容到这部套曲比他之前的作品听起来更加“令人愉悦、温和并充满旋律性。[2]舒曼从这些小品中挑出了12首,取名为《童年情景》,并将此曲献给了克拉拉。奇怪的是,在信中舒曼只提到了12首(而《童年情景Op.15》是由13首小品组成),对于他未提到的第13首小品是日后所写,还是又从之前所提到的小品里挑选出来的,似乎就不得而知了。[2]
对于这首作品,我们始终会产生一个疑问:此曲到底是写给大人还是写给孩子的?舒曼本人也对此表现得反复无常。在一些给友人的信件中,他曾提到这首是展现大人之间在回首往昔的童年时光,也说到这部作品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易于上手学习。如此看来,对于此问题在笔者的脑海里浮现的最佳答案,或许就是当成年演奏者在演奏此曲并沉浸在回忆中的同时,也感染着在身旁聆听的孩子们,是属于大人和孩子共同的经历。如同当年的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在给舒曼的回信中写道:“《童年情景》带给了我毕生最大的欢愉……我有一个三岁大的女儿,每周有那么两三次,我都要在晚上将《童年情景》弹给她听,她真是陶醉其中……”这部作品着实向我们展现了舒曼思想中孩子们有趣的灵魂。
三、《童年情景Op.15》曲选的演奏解析
(一)第一首:《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第1首小品,作曲家为我们开启了童年旅程的回忆。通过标题的提示,我们已然可以看到——孩子们来到了陌生的国度,见到了陌生的人群,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并不断向前探索未知……
第1首小品建议以适中或稍快速的速度演奏。A段中,我们会听到在中低声部三连音及八分音符的背景画面衬托下,右手高声部主旋律平稳地在G大调上进行,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眼中纯洁、质朴、干净无瑕的世界。在弹奏右手主旋律时,触键须轻柔、较缓慢但集中,可稍用指腹位置弹奏,使音与音之间极为连贯,表现歌唱性,速度平稳,节奏准确,不可有夸张多余的音乐处理及自由的弹性速度,以免丢失音乐中呈现的单纯。在练习中声部时,要尽可能地保持左右手相互衔接时三连音节奏的平均与平稳,触键相比高声部主旋律可稍浅,贴键并保持弱奏,保持统一的音量,避免左右手两个大拇指出现不和谐的重音或者漏音,保持节奏均匀。对低音声部我们要确保听见每个音的进行,那是每个和声的根基,可比中声部稍突出,以烘托主旋律。此外,本曲的分句对演奏者的诠释尤为重要,对音乐的处理起到很大帮助。我们可将A段细分为2小节+2小节+4小节,每个分句的下行可跟随乐句下行走向,稍渐弱处理,尾音触键要极为细致。如此细分乐句使得旋律更加细腻动人,可形象地比喻成孩子们在陌生的国度仿佛看到了一件又一件新鲜的事物,细腻地表达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但从整体结构感来看,仍要求演奏时连贯、流畅、紧凑,乐句之间不可停顿,以免乐曲框架感松散。
紧接着来到B段,从写法上来看和A段进行了对调——主旋律变为左手低声部,右手变为三度双音与主旋律同时进行。此时在突出左手低音的同时,仍然要清晰地听见右手双音的旋律并弹得极为连贯。此段力度虽和A段同为“p”,但从和声、音响和情绪上都稍显低沉和厚重,加之在乐谱的第12、13小节各自出现一次“rit.”(渐慢)并持续到本段结束。这些似乎体现了孩子们对陌生环境、事物以及人群种种不解、疑惑和疑问。演奏时应注意本段的“p”相较于上一段的“p”有何区别,可稍增加手指触键的集中度,使情绪略带紧张感,音响厚重些许。个人建议在第一次“渐慢”出现时不要慢太多,此时可以看作是心里的疑惑、乐句的停顿,在第二次做出真正渐慢,好似孩子们提出疑问,在未知中迎来A段再现的解答。
(二)第7首:《梦幻曲》
《梦幻曲》想必是在整套乐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也是最重要的一首。此曲感人至深,让人黯然泪下,怀念过往。它体现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如同在梦境里回到了我们的孩提时代,回味着童年的快乐与纯真,回忆着我们当时一点点长大,走过的路,经历的人和事。
全曲通过A-B-A三段式,四个声部以及惯用的4小节一句的分句呈现。从第一个音开始就要求演奏者有极强的音响控制能力——温暖、幻想、深刻,把听者瞬间带回往日的记忆中。前两个音(c,f)触键时建议完全运用手掌和手指本身的自然重量缓缓落下,掌关节做好支撑,手臂保持放松。此处的力度虽为“p”,但声音仍要求集中,以求最好的音质来营造梦幻般的气氛。内声部的和声需要极轻的力度弹奏,保持下键高度整齐,音色柔和。在听到高声部主旋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听到第2—4小节的左手第三声部,作为另一条旋律来伴随高声部同时进行。这几个小节舒曼还标记了若干小连线,使得旋律更加甜美动人,语气生动,情感细腻。在这里要严格照谱演奏,既要弹出小连线带来的分句感,又不能失去长乐句的整体线条和紧凑性。第二句时(5—8小节),我们会本能地把第二句的渐强对比第一句的渐强弹得更加有感情,更为深切,形成句子之间感情的传递、发展与递增,做出区别。第6—8小节的分句对比前一句有些不同,右手高声部变为一个长连线,而同时短连线也出现在第7、8小节由一声部到四声部的四个八分音符为一组的左右手衔接上,在注重突出第一声部的同时,同样要重视由高声部至低声部如同对话般的旋律的歌唱性,紧凑衔接。
从B段开始,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复杂,调性也从原先温暖和谐的F大调展开,在第11小节转到忧郁的g小调,此处弹奏时除了适当突出横向的与A段写法相同的旋律线条外,更应该注意这里纵向的小调和声的变化,这里似乎代表童年时的回忆也有伤心、委屈、沮丧,因此音色需要調整至相较前段更加黯淡,对于触键弱控制、听觉的敏感度以及对音色变化要求较高。直至第13小节的重见光明,调性转至降B大调,此处是整首小品感情最浓烈之处,充满着喜悦、光明与希望,也体现了人们内心那份对童年时代最真挚、最深切的回忆片段,旋律让人落泪。此处有很多不同的诠释方式,笔者仍坚持充满深情演奏的同时,保证节奏与速度不过分自由、松散,这里的感情是深切的、淳朴的,而并非过度自由的、情感泛滥的。之后通过“rit.”再次回到F大调再现。这里的“rit.”较之A段结尾的“rit.”似乎多了些若有所思的味道,似乎是想告诉我们,之前的大悲大喜都是暂时的,生活最终还是会恢复往日的和谐与平静。
对于再现部分,笔者通常会整体演奏得比前面轻、缓一些,相比前面两段,在速度上适当有了少许自由度,表达一种梦境即将结束但又对美好的回忆恋恋不舍的情感。这种情感在第22小节第二拍的九和弦得到体现,充斥着美好、眷恋与惋惜,此处也是笔者认为此曲最感人的一个瞬间。最后在持续近两小节半的“rit.”中结束梦境与幻想。
演奏全曲时要始终保持慢触键结合深触键,连贯并富有表情,同时保证高声部主旋律的持续性和流动性,避免节奏和速度过分自由导致失去整体结构。在力度上要有细致的规划,因主旋律重复次数较多,在不影响合理的音乐表达的情况下,可以做细微的音色与力度变化,将内容表现得更加丰富。
(三)第12首:《入眠》
倒数第二首《入眠》是《童年情景》中笔者最爱的一首,它更像是一首摇篮曲,有着整套作品中最温情的场景——孩子正在大人的怀抱中,伴随着温柔摇曳,喃喃细语和低声吟唱缓缓入睡,进入梦乡。这时镜头转到了孩子的梦镜中,这是一场甜蜜的梦,在梦里孩子们重温了过去发生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A段的八个小节在e小调上以卡农形式,并用一个“p”的力度持续交替进行,左右手的小连线需贴键,连贯,并清晰听见因声部的重叠而易被掩盖的左手每小节第二拍的后附点音,要稍作突出,与右手的后附点形成呼应,同时也要小心右手的重音记号强调的同时不可过响,以免破坏整体力度的平衡。在每一句的后两小节(四小节为一句)可适当地根据左手低声部双音的下行做轻微渐弱(此处理方法可看个人喜好,乐谱上的渐弱记号亦是打了括号),形成分句。
B段的力度变为“pp”(很弱),调性变为同名E大调,色彩甜美而温馨。此段对触键要求极高,需要敏感的手指控制能力弹出极柔美的音色,在听到第三声部左手的旋律同时更应注意纵向的与右手的和声变化,以及右手每小节第二拍的与左手同步的切分节奏,需要极富表情地同时奏出。C段的出现多了些许意味深长的味道,左手的长连线也使句子变得紧凑,不同于前面两段频繁的小连线。随着频繁的调性转变以及“rit.”的出现,镜头又切回到了A段开始的场景,但并没有完全再现。在第27小节第二拍相比A段有所不同,在笔者看来是一种语气的强调,如同大人对睡梦中的孩子一种嘱咐与寄托。随着持续最后5小节的渐慢,乐曲出人意料地停留在了四级和弦的不稳定终止。此曲从标题上看,似乎可以是《童年情景》的结束,但这突然起来的不稳定终止,让我们感觉到作曲家似乎还有什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话。
(四)第13首:《诗人的话》
这首《诗人的话》是整部作品的最后一首,是全曲的最终总结,此时的诗人,正是整首乐曲的幕后旁白,或许他就是舒曼本人。舒曼对自己和克拉拉童年的回忆,全部汇集于此,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地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是舒曼的内心独白,感人至深。乐曲充满深情与幻想性,它告诉我们,童年的梦是愉悦的、美好的,但是都会有遗憾,都会有我们在那时想经历却未能经历的美好的事情……乐曲虽然短短四行,但却让人体会到了美好、幸福、幻想、渴望、依恋、不舍。
在演奏时建议使用中等稍偏慢的速度,每个和弦的触键都要做好准备,极为连贯,无缝隙,音色醇厚、深沉,以表达作曲家深刻、百感交集的思想。因长连线的关系,第一句气息冗长,和弦之间也需要一定的紧凑性,速度不可太慢或过于自由。从第5至12小节开始,与前面有所不同,作曲家以空拍和延长记号的方式将乐句划分为两小节一个短句,同时还附上两次“rit.”标记。此时大概可以揣摩出空拍、延长记号及“渐慢”频繁出现的意义代表着对过往的回想、依恋和思考。演奏者需要严格遵照乐谱执行所有标记。之后是一句如同咏叹调般充满幻想性与复杂情感的一句话。这句话似乎道尽了童年中所有想尝试、想得到但未能如愿的事情与愿望,百感交集。这里我们要细致地做到乐谱中所标记的每一个表情记号,这里也是为数不多笔者认为可以在节奏上稍加自由去处理的一句,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弹出属于自己对童年中“遗憾”的理解。回到再现后,作曲家更频繁地使用了休止符,且最后一次的渐慢持续了七个小节之久,再次体现出作曲家仿佛不想让这次童年回忆的旅程终结的意愿。
四、结语
舒曼是浪漫主义早期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经常给人们展现真实生活中的发生的种种片段和人们的内心世界。《童年情景Op.15》便是舒曼和克拉拉共同的童年记忆。笔者听过数位钢琴大师对此曲的演奏,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经历不同,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演绎方式。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学习与演奏经历,对作品进行了演奏方面的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恩斯特·赫特里希.舒曼钢琴作品全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11.
[2]黄克琴.不朽的音乐家之魂——克拉拉·舒曼[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67.
(作者简介:王世超,男,博士研究生,武汉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