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醒脑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2022-06-15 05:27段晓云张辰慧张宏董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动力学

段晓云 张辰慧 张宏 董燕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全科医学科;3中医经典病房;4西部战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我国40~74岁居民首次脑卒中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推算我国现存脑卒中人数高达1 318万例,死亡人数约190万余〔1〕。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生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神经功能损伤,最终会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除需在急性期早期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在恢复期也应给予治疗措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后的恢复〔2,3〕。奥拉西坦是吡拉西坦类似物,可透过血脑屏障。研究表明,奥拉西坦可改善智力障碍患者学习及记忆能力,降低因外因导致的记忆减退、精神衰退等〔4,5〕,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已有一定应用〔6〕。中医在治疗认知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经验,当代医家认为,元气亏虚、痰瘀阻滞是脑卒中发生的核心病机〔7〕,中风醒脑液是基于核心病机制备的中药制剂,有研究证实其在脑卒中的恢复期有较好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缺乏研究〔8,9〕。本研究拟分析奥拉西坦基础上联合中风醒脑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7例)及对照组(6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合并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见表1。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0〕;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主症见口舌歪斜、言语晦涩、神志昏蒙、偏瘫;次症见共济失调、饮水发呛、眩晕、头痛、目偏不瞬等,有两个或以上主症或一个主症两个次症,结合病因可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②处于脑卒中恢复期;③年龄≥65岁;④病例资料完整;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8分;⑥意识水平清醒;⑦自愿加入本研究,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或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者;②脑卒中前即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③昏迷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⑥存在其他精神性疾病者;⑦对本研究涉及的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参考《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13〕及临床经验用药,具体包括控制饮食、控制体重、降压、控制高血糖、控制血脂及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给予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5 ml∶1 g,国药准字H20060070,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4 g加入生理盐水中滴注,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风醒脑液(100 ml每瓶,川药制字Z20070623)治疗,每次服药20 ml,4次/d,饭后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中医症候评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14〕进行评分,主症根据严重程度给予0、2、4、6分,次症根据严重程度给予0、1、2、3分,以中医症候总分进行统计分析。

1.5神经功能评价 于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15〕进行评价。

血清学指标检测:于治疗前后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16〕检测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7〕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6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检测仪监测血流,包括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外周阻力等。

1.7安全性评价 于治疗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大小便常规,问询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有不良症状。

1.8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及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27.66±5.17)、(26.98±4.9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1,P=0.442),治疗后两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16.52±2.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45±3.28)分;t=11.030,P<0.001〕。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流阻力显著降低,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100β、NSE、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安全性评价 两组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血尿粪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奥拉西坦能提高脑组织代谢及对葡萄糖的摄取,改善脑组织代谢率,影响局部大脑血流,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修复效果。中医中“风痱”“大厥”等与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类似,其发病机制为正气亏虚、邪气入侵、浊血污脑,为本虚标实之症,在急性期临床表现为标实,即痰、火、瘀、毒,当实症退去,正气耗伤,本虚逐渐显现,发展为气虚血瘀之症。中风醒脑液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但其在恢复期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探讨〔18〕。中风醒脑液由红参、大黄、三七、川芎等中药制成,红参为君药,有补气固元之功,以气推动血行,促使头部血行瘀祛,头部得到血液濡养,发挥其生理作用;红参也可养肺、益肾、健脾,肺气强则宗气生成有源,可益气血行于脑;肾气强可水化三焦痰浊、淤血,助于血行;脾气强则水谷精微化生气有源,气化血瘀及痰浊。三七为臣药,与红参配合可促使气机、血行顺畅。大黄为使药,可祛瘀血、活经络,泻六腑以降浊泄热。各药物配伍,可补气固元、活血祛瘀〔19〕。本研究结果提示中风醒脑液可较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症候,有较好的效果。

神经功能缺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后遗症,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局部脑缺血后,周围白细胞可进入脑实质,导致脑部免疫反应,引起血脑屏障及胞外基质受损;脑缺血后再灌注过程也可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引起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较差〔20〕。本研究结果提示中风醒脑液可一定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S100β是神经胶质细胞标志性蛋白,也是构成神经胶质细胞液的重要成分,在大脑内S100β主要由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可促使神经系统的发生及发展〔21〕。NSE是神经细胞释放的蛋白,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或损伤后可进入细胞间隙,引起外周血NSE显著升高〔22〕。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及骨髓巨核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当内皮细胞损伤时,可从内皮细胞分泌到血浆内,vWF是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23〕。本研究结果提示中风醒脑液可能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较好改善效果。分析中风醒脑液对神经功能改善的机制,一项针对红参的动物研究提示,红参可直接改善大鼠脑内神经化学物质〔24〕;三七对大脑血管有一定调节作用,可改善脑灌注,在缺血时保护脑细胞,同时也有一定降糖及调脂效应〔25〕;既往针对大黄的动物研究表明,大黄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26〕。血液高黏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而在恢复期这一情况仍存在,未加以良好控制可引起脑卒中复发,也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27〕。本研究结果提示中风醒脑液对脑灌注、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改善效果。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少,且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调节有多种机制及通路,本研究仅分析其对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影响,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从多种机制分析其作用效果。

综上,中风醒脑液联合奥拉西坦可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可能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关。

猜你喜欢
中风缺血性动力学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利用相对运动巧解动力学问题お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