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磊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与传媒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不同艺术门类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例如舞蹈、音乐、绘画等。各艺术门类由于材料、技法、观念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汇和语言规律,形成了特殊的形式语言表征系统。艺术创作中我们要研究这种规律、表达机制,才能更好的将之服务于艺术创作。
在研究形式语言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形式语言。“绘画形式语言是绘画艺术的本体语言,它是由空间、比例、造型、构图、笔墨、色彩等要素构成的”[1],根据观念、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形式语言,产生不同的绘画样式与表现风格。以中国少数民族的用色习惯为例,红色是壮族的吉祥色,黑色是壮族的传统色,白色是壮族的忌讳色。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却是壮族服饰常用的装饰;而绣球的制作中多以红黄绿做底或红黄蓝绿黑白作为主色;壮族三月三蒸煮的食物五色饭,一般有黑红黄蓝白五种颜色。关于白色的使用,看似是矛盾的,但这里的红、黑、白指的是纯色,在壮族的文化中纯色的白色才是忌讳色,这就是文化背景与观念共同作用下的用色习惯。色彩属于形式语言要素,而壮族的民族习惯与用色观念形成了壮族独特的色彩形式语言,也形成了壮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点、线、面、形、体、色、肌理等是历代艺术工作者通过实践从社会现实中归纳概括的形式语言要素,创作中有目的的组织编排,最终组合为某种形式。任何艺术作品的呈现离不开形式,而且是可以清晰表达创作者意图的恰当形式。关于内容与形式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我们不再赘述。构思时内容可以宏伟壮丽,但终究要落在形式,形式要能够清晰地表达构思,易于受众理解接受,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形式有其独特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源有两种,一是对主题思想的表达,二是形式本身的形式美感。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思想的形式,仅是漂亮的躯壳,而形式的美感不足,观众会失去看下去的欲望,更谈不上理解主题、获得精神愉悦。我们反对以貌取人,但不可否认,外貌真的很重要。因为它是认识物象、感知物象、表达精神、传达思想最直接的方式。
图画书是新兴的艺术创作方式,与多学科存在交叉,如文学、戏剧影视、绘画、设计等,阅读图画书时会发现许多其他学科的影子。但图画书的外在形式表现了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巨大差异性。故事文本、受众、表现形式对图画书的形式语言有较大影响。首先,故事文本。图画书故事的创作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但图画书有以儿童为读者的预设前提,更多的是体现“儿童性”,所以在故事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叙述故事的方式是图文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图文交互,所以又包含戏剧影视的创作规律。形式语言的应用受“儿童性”与叙事方式的影响[2]。其次,从受众角度分析。图画书在创作、传播、接受的动态流程中,接受环节较为特殊,是家长买单,儿童阅读。这是创作者在创作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先打动家长,这也使得图画书的形式语言又要兼顾成人的思维。这看似是矛盾的问题,但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形式语言的创意性获取家长的认同。再次,表现方式。灵活多样,材料形式不限。故事、受众给图画书一定的限制,而表现形式却给了图画书无限的创作空间。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故事、受众所给予的限制,使得图画书在形式语言的逻辑关系上既要很好地叙述故事,又要打动家长,同时还要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思维特征、接受能力。所以对于图画书创作中的形式语言需要做长期深入的研究。
3.1.1 形式语言的组织要利于主题的表达
艺术品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是真实的、直观的,直接呈现于观众,具有直观性特点。而艺术品又是创作主体的精神活动,形式的选取和运用、形式语言的组织最能体现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精神活动。从艺术品的整体性而言,艺术品的外显形式给观众最直观的审美表达,点、线、面、形、体、色,一笔一画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将艺术品表达主题的内容美借助有组织的形式直接作用于观众,触发观众的审美情感,获得审美愉悦。
3.1.2 形式语言的表意性与表意的间接性
形式归根结底是一种符号,符号具有表意性,典型的代表就是文字。不同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符号化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的差异一般与符号化的程度相关。对于绘画艺术而言,形式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符号,是表达内容的外化呈现,用于传达信息来表达某种象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形式符号了解其表层或深层的含义。作为传达信息的手段之一,受众可以经由绘画作品的外在形式感知表层的形式美感和深层的主题内涵。从这一角度讲,形式的表意性还具有间接性的特点,首先,形式要素是创作者对现实的凝练,把复杂的内容以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是现实又有别于现实,经由创作者加工的形式与现实之间存在间隔性。对于受众而言,受众通过创作者呈现的艺术现实感知社会现实,同时感知创作者的精神活动,形式语言成为社会现实、艺术家、艺术现实、精神活动与精神之间的沟通桥梁。所以形式语言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同时又具有表意的间接性[3]。
3.1.3 形式语言表达的情感性
自然界万千事物都或多或少的给我们以情感触动,以其形、色、体、面触及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伤。形式天然就带有情感属性,经过艺术家加工的形式也成了表达的特定情感的载体,艺术家通过形式的选取、组织、运用表达一定的情感,使受众获得审美愉悦。如何更有效的触发观众的审美情感,这个触发点该如何选择? 审美情感的触发点要选择得恰到好处,才能有效表达艺术品所传达的情感,擅长以形式为表达基础的图画就需要在形式选择与创造上下功夫,而典型形式是关键。
3.1.4 形式语言的典型性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具有典型性。而艺术作品能与受众在情感上产生深层共鸣,依托于形式表现的典型性和具体创作元素的典型性。我们以绘画为例,一幅绘画作品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首先画面的形式美要具有典型性,但形式美必须依托主题才能具有典型性。从整体画面看,形式语言要素所组成的形式是不是表现主题的典型瞬间?从创作素材看,选取的主体形式是不是能够表达主题的典型动作,动作的外形是否利于画面形式美感的营造? 我们就以“喜”这一情感为例。首先,它有丰富的创作题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典型素材的可能。那么我们所选取的创作素材在形式的组织上是否营造了“喜”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足够典型?典型性不强很难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其次,具体形式的选择上也要具有典型性,我们还以“喜”这一情感为例。创作素材中的主体的外形、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是否是能够表达“喜”这一情感的典型形式?除主体以外的创作元素,我们姑且叫它陪体,陪体的选取是否有利于主题表达和画面氛围的营造? 而且在主体、陪体的选择中,不仅是能够表达“喜”这一情感的典型形式,它们的外形也要利于画面形式感的塑造。主体、陪体与光影、色调、技法等,共同作用呈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瞬间[4]。
形式语言的表达离不开具体的形式要素,形式语言表达所需的各种形式要素是对创作素材的抽象概括,创作素材的选取、概括、组织、呈现直接影响到形式语言的表达。创作要素如何选择?具象的创作素材如何抽象概括成为画面的可用形式? 对于创作素材的概括取舍又基于怎样的考量? 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3.2.1 创作素材的选取
创作素材是创作者从社会现实中选取的能够表达主题需要的现实存在。经过创作者抽象概括而形成组织画面的重要形式,受主题与题材、叙事方式、角色塑造、受众、审美主客体的审美偏好等的影响。创作素材的选取、概括、组织是营造形式美的基石,选取素材时,我们考虑的不止是能否表现主题,更要思考选取的素材所概括出的形式能否利于画面形式美感的营造。对于图画书创作而言,创作主题清晰、有叙事要求、受众定位明确,较之其他绘画门类,图画书在素材的选择上受到的制约更多。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要深入分析故事文本,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文化背景、角色性格、情节等方面广泛的提取可用素材。同时素材的选取要秉承严谨学术态度,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素材,素材容易获取但权威性却值得深思。因为图画书是为儿童创作的书,所以在选用某个素材时一定要从实证角度考量[5]。
以图画书《迷戏》为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环境是1937年南京秦淮河,鉴于时间原因,我们要去调查那个时代的风土民情、生活习惯、建筑特色,特别是秦淮河周围的建筑特色。从序页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秦淮河畔人民的生活环境、建筑样式、文娱方式、服装特点。从故事情节塑造所需要的场景来分析素材,《迷戏》中有几个典型的场景:家、京剧舞台、剧院。家和剧院有内景与外景之分,京剧有服装道具,这些都是可供我们选择的素材,如图1、图2所示。从角色性格角度分析,故事中的筱云仙,京戏的大名角,他的身份特征、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加之出现在某些场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都为我们在创作素材的选取上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如平时的着装、练功的场地、练功的动作等。此外从文化背景角度,创作中可供我们选择的素材有很多,但始终要围绕主题,从多种视角发现创作素材,先多选而后筛选,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典型素材,如图1 中墙壁贴的海报、宣传标语,日常生活,服装样式,家中内景的整体布局,家具样式等。
图1 《迷戏》1
图2 《迷戏》2
3.2.2 创作素材的概括处理
素材的处理概括包含确立创作素材、将素材形式化,要符合儿童心理,利于形式美感的营造。首先符合儿童心理、儿童认知、儿童的接受能力,最重要的是充满童趣。以绘本《迟到的理由》为例,角色设计采用写实的造型设计,将角色形态特征加以整理、夸张,删繁就简,将角色形象单纯化,角色性格典型化。图3 中鳄鱼的形象,选取典型的鳄鱼特征,舍弃了鳄鱼凶狠的外形表现,且进行了平面化处理,这样的处理符合儿童心理,利于儿童接受。选取的鳄鱼形象简洁,利于画面结构、形式美的营造。而在图4 中,画面有多种素材,所选素材的形状、大小、纹样等存在差异,从儿童视角设计外形,统一的素材处理形式保证了画面的和谐统一。局部的差异性利于营造画面的对比、均衡、节奏、韵律,整个画面风格统一,形式美十足且充满童趣。
图3 《迟到的理由》1
图4 《迟到的理由》2
3.2.3 创作素材的组织
素材的组织包含形式要素的选取与构图,将形式要素巧妙合理地组织起来,每个要素都是构成作品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创作素材是字,形式语言是语法,而构图就是文章的框架,所以构图是形式美营造的关键。在现实创作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形式美的追求,更多模仿物象的外形,而忽略形式要素的选择和应用对于主题思想的表达意义,造成了在构图阶段的诸多困境:无法恰当地表达主题思想、画面形式美不足等。图画书创作是用一系列连续的图画来叙述故事,前后图画有叙事、表达情节、塑造角色、营造节奏的需求,创作素材在组织中要通盘考虑[6]。
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图5、图6,我们先明确两张图所表现的主题:关于爱的比较。再比较两张图中的兔子站立伸手时的高度,以及二者之间的高度反差。图5 中小兔子即使努力把手往上伸,但高度仍不及大兔子坐立的高度。图6 中大兔子手伸的高度与小兔子的高度形成强烈反差。既然是爱的比较,采用反差极大的对比更容易营造戏剧张力。而其他创作元素的使用尽量弱化,用色简洁,表现手法轻松,舍弃过多的环境,视觉中心点更突出。
图5 《猜猜我有多爱你》1
图6 《猜猜我有多爱你》2
3.2.4 工具材料
绘画创作离不开材料,不同的工具材料在技法、肌理、用色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东西方绘画语言的差异性,工具材料起到很大的作用,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绘画风格。中国的水墨宣纸的特性使之表现更倾向于写意,而西方油画颜料的覆盖能力、干燥时长,为精细塑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材料特性影响形式语言的表达,画面传达的气息截然不同。图画书特性使之在创作中需要有更多的创意表达,而现当代艺术中对材料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选择,为图画书创作的形式语言表达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例如:绘本《爸爸造的房子》中,图7 采用综合材料的拼贴;《澡堂里的仙女》中,图8 将传统泥塑与现代摄影相结合,将雕塑的三维实体特性与摄影机的成像、景深、变焦等工作原理相结合,给观众不同的视觉观感。
图7 《爸爸造的房子》
图8 《澡堂里的仙女》
图画书营造的不是说教式的认知,而是一种开放式的情感体验,为受众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然个体存在差异,但依然拥有许多共同的感知。创作者要做的是从生活入手,以儿童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构思、生活的反思运用形式语言表达出来,为儿童成长提供一丝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