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孙宇博,范欣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主治“咳而脉浮者”[1],由“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1]组成,其煎服法为“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1]。本文梳理了厚朴麻黄汤的历代文献资料,对其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文献参考。
本研究除《金匮要略》外,还收集、整理厚朴麻黄汤相关古代医籍27本:《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学纲目》《赤水玄珠》《证治准绳》《济阳纲目》《医门法律》《金匮要略广注》《金匮玉函经二注》《张氏医通》《金匮要略心典》《绛雪园古方选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医碥》《金匮悬解》《兰台轨范》《金匮要略浅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证治摘要》《高注金匮要略》《金匮方歌括》《经方例释》《退思集类方歌注》《重订通俗伤寒论》《金匮翼》《本草简要》等。
《金匮要略》记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1],其后方书对其主治有所扩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其“治咳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2],较《金匮要略》增加“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等症;宋代《圣济总录》所载“厚朴石膏汤”药物组成与厚朴麻黄汤同,主治与《备急千金要方》厚朴麻黄汤主治相同;明代《普济方》转录《圣济总录》厚朴石膏汤,并有“厚朴石膏汤,一名厚朴麻黄汤”[3]的记载;明代《医学纲目》《赤水玄珠》《证治准绳》《济阳纲目》等书籍中均有此方的记载,除《医学纲目》记载其还可用治“膈气”外,其它医籍均与前代同;清代《医门法律》《金匮要略广注》《绛雪园古方选注》《医碥》《金匮悬解》等医籍亦对本方进行了记载与论述,且大多与《金匮要略》原文相同。故厚朴麻黄汤主治应为咳、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脉浮。
《医门法律》记载厚朴麻黄汤主治:“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4],认为其致病邪气以外邪为主;《金匮要略心典》认为厚朴麻黄汤:“以咳皆肺邪,而脉浮者气多居表”[5]为主治,指出其病位在肺,邪多居表;也有医家认为其病位涉及心、肺两脏,如《金匮方歌括》载:“表邪激动内饮,饮气上凌,则心肺之阳为之蒙蔽”[6];《金匮要略广注》记载:“咳者,水寒射肺也,脉浮者,停水而又挟风以鼓之也”[7],认为其症由寒饮内停,风邪引触,肺气上逆所致;《绛雪园古方选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8];《金匮悬解》记载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里气上逆,肺金郁格而不降也”[9],认为其主治病症为表邪外束,肺失宣降所致;《经方例释》中记载:“此咳是肺气燥逆所致,水饮之上泛,脉之浮”[10]。因此厚朴麻黄汤主治可归纳为寒饮内停,挟热迫肺所致的咳、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脉浮。
收集、整理历代载有厚朴麻黄汤及本方异名方医籍共28部,梳理其中有药物用量的26部医籍。《金匮要略》记载方中厚朴、麻黄、干姜、细辛用量之比为5∶4∶2∶2,半夏、杏仁、五味子用量比为1∶1∶1,小麦为“一升”,石膏为“鸡子大”。后世除《普济方》《张氏医通》及《重订通俗伤寒论》外,其它医籍中厚朴、麻黄、干姜、细辛之比均与《金匮要略》同;除《圣济总录》《普济方》《张氏医通》外,其它医籍中半夏、杏仁、五味子之比均与《金匮要略》同;方中小麦用量,后世除《圣济总录》《普济方》《张氏医通》《重订通俗伤寒论》,均记为一升;方中石膏的用量,除《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普济方》《赤水玄珠》及《重订通俗伤寒论》外,均记为“鸡子大”,详情见表1。综合历代医籍中有关本方药物用量比例的记载,发现后世多数医籍对本方药量多遵循《金匮要略》原文记载,因此考虑方中各药物用量及其比例为厚朴∶麻黄∶干姜∶细辛为5∶4∶2∶2,半夏∶杏仁∶五味子为1∶1∶1,小麦用量为“一升”,石膏为“鸡子大”。
表1 历代厚朴麻黄汤药物用量
厚朴麻黄汤中以衡器计量的药物为厚朴、麻黄、干姜、细辛。《后汉书》云:“水一升,冬重十三两”[11],易水[12]以此进行换算,一两为15.4 g;柯雪帆等[13]对《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进行核算得出东汉的一斤应折合为250 g,一两约15.625 g;吴承洛[14]在《中国度量衡史》中对古代货币实物考据,指出汉代1两约13.92 g;丘光明等[15]比较了大量秦汉权器权量值后提出,东汉一斤在250 g以下,暂定为220 g,则一两为13.75 g。因此汉代一两约13.75~15.625 g,据此换算厚朴麻黄汤药物用量,厚朴约为68.75~78.13 g,麻黄约为55.00~62.50 g,干姜、细辛约为27.50~31.25 g。
方中以量器计量的药物有半夏、杏仁、五味子、小麦。丘光明等[15]对东汉“大司农”及秦汉权器的权量值分析后提出东汉一升约200 mL;刘复等[16]测量“新莽嘉量”等量器指出一升为200 mL;吴承洛等[14]认为东汉一升为200 mL。因此以东汉一升约200 mL,对上述药物进行称量得出:①半夏46 g,与柯雪帆[13]所测42 g、畅达等[17]所测55.7 g、渠敬文[18]所测45 g相近;②杏仁54 g,与柯雪帆[13]所测56 g、畅达等[17]所测53 g相近;③五味子37 g,与柯雪帆[13]所测38 g、渠敬文[18]所测37 g相近;④小麦143 g,较徐凤凯等[19]所称182 g稍轻。综上,方中半夏约为46 g,杏仁约为54 g,五味子约为37 g,小麦约为143 g。
方中石膏用量以拟物的方法记载为“如鸡子大”,后世医籍多遵《金匮要略》原文,有关方中石膏具体用量,历代对石膏“鸡子大”的认识各不相同,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功效相近的方剂、后世医家实测及医家论述等方面综合分析如下。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喘咳含麻黄、石膏的方剂除本方外,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婢加半夏汤中石膏用量大于麻黄,莫枚士云:“是皆石膏重于麻黄,石膏为主,麻黄为佐,则解热之权胜”[20];喻嘉言云本方为小青龙汤中“加厚朴以下其气,石膏以清热”[21],达泄热下气、清肃肺经之效。此外,小青龙加石膏汤中石膏小于麻黄,程门雪认为小青龙汤与本方均为“温通化饮、辛凉清热法”,治疗“热饮水停心下,咳嗽反满”,其中“小青龙加石膏化饮重于清热”,主治“水之坚结不甚者”[22],石膏量小,与厚朴麻黄汤所治寒饮内停挟热迫肺之病症不同,如《皇汉医学》载本方“有似小青龙加石膏汤,然降气之力为优……宜于热强脉浮者”[23]。
《本草思辨录》记载:“石膏碎为鸡子大称之,总不在三两之下……今姑即二钱为一两计之,麻黄六两,亦不过有今称两半;而石膏鸡子大一块,则有今称三两,是多于麻黄一倍矣”[24];此外,夏志强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含石膏的方剂进行梳理,总结石膏治咳、上气、喘时,以八两最为常用,则石膏用量倍于麻黄[25]。
现代研究者采用估算、排水法、体积换算法等对“鸡子大”石膏进行测量,其质量范围较大,如畅达[17]等实测石膏为40 g,仝小林等[26]以天然鸡子为参照实测为70 g;柯雪帆等估算石膏为50~60 g[13],渠敬文[18]估算为60 g,郭明章[27]等估算为91.5 g;黄英杰[28]实测为120 g。上述方法石膏质量相差较大,故对厚朴麻黄汤主治疾病及病机进行探讨,分析方中石膏的用量。
厚朴麻黄汤主治“寒饮内停,挟热迫肺”,程门雪认为其主治为饮热之邪较甚的“热饮水停心下,咳嗽反满”[22];亦有医家认为“脉浮”为偏上、偏表之征,无风寒外候[29],非在经表邪而为肺家气分之表[6],或为表邪癃闭而内气上逆[30],或为水饮上犯所致[31],因此治疗当重在驱饮肃肺;陈修园以石膏质重,用之可“降天气而行治节,使水饮得就下之性而无上逆之患”[6],故本方应重用石膏以清饮郁之热。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喘咳的含石膏、麻黄方剂中石膏用量进行比较,梳理本草中石膏用量的相关记载,并结合本方功效主治进行分析,其主治表邪激动内饮郁热上逆而发喘咳,方中石膏用量大于麻黄,为其两倍,约为110.0~125.0 g。
明清时期,医家使用本方时用量与前代有所区别,药物用量多较前代减少,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32],指出明清时期药物用量与汉代已有较大差异。徐灵胎认为:“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词,以今校之,不过十分之二”[33],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中各药物用量较前代记载均减少[34]。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清“十两铜砝码”称量结果显示清代每钱约为3.6 g[35];丘光明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对明清度量衡进行考证分析指出一钱为3.73 g[36],则方中药物如厚朴药量约为18 g。
现代医家使用本方时,药物用量均较原方按汉度量衡换算剂量减少,如陈潮祖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中记载本方药物用量厚朴15 g,麻黄9 g,石膏24 g,杏仁9 g,半夏12 g,干姜6 g,细辛3 g,小麦9 g,五味子6 g[37];胡希恕在使用本方时,方中厚朴五钱,麻黄为四钱,石膏用量为一至二两,其余诸药为二至四钱[38],厚朴用量约为16.5 g;此外,医家如谭日强治疗哮喘时,本方以厚朴10 g,麻黄3 g,石膏10 g等进行治疗[39],药物用量也明显减轻。
结合历代药物用量记载衍变及医家临床实际用量,方中各药物用量比约为:厚朴∶麻黄∶杏仁∶石膏∶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小麦(5∶4∶3∶8∶3∶2∶2∶2∶10),厚朴用量约为15~18 g,其他药物可按此进行换算。
本方煎服法为“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汉书》云:“十合为升,十升为斗”[40]。如前所述,经考证汉代一升约为今200 mL,故一斗二升为2 400 mL。关于本方的煎煮次数,历代均为“一煮”。《本草通玄》载:“味有厚薄,气有轻重。若取二煎,其厚且重者,尚有功力,其轻且薄者,已无余味,安在其君臣佐使之为哉。”[41]厚朴麻黄汤宣肺化饮、清肺化痰、降气平喘,取1次煎煮的方法。
关于本方的服用次数,除《圣济总录》所载厚朴石膏汤“日二服”外,历代均记载为“一日三次温服”,方化琪认为“分温日三服,使腹中药气接连不断,以尽和里之妙用”[42];《金匮指归》载:“内诸药,煮取三升,象三阳阳气伏藏土中。温服一升,日三服,象一阳得阴开于子,二阳得阴明于丣,三阳得阴阖于午也”[43],认为一日三服顺应人体阴阳,并可使药气连绵一天。故本方煎服法为以2 400 mL水先煮小麦熟,去滓,加入其余药物,煮一次至600 mL,每次200 mL,分3次温服。
《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提出在药物用量考证中,应系统研究古代度量衡与现代的对应关系,在尊重原方用量、考证历史变迁、结合现代研究及保障处方安全的基础上,参考专家意见及《中国药典》规定以确定药物剂量。本研究分析了厚朴麻黄汤的功用主治、组成药物、剂量及煎服法,为临床应用及成方制剂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