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究

2022-06-15 01:33陈静静郭璐璐刘莎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思政护理专业

陈静静 郭璐璐 刘莎莎

[摘           要]  随着当今护理模式的转变,国家和社会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救死扶伤、减轻痛苦的责任担当,不仅要有娴熟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通过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潜移默化感染引導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初心,践行护理职业的使命担当。

[关    键   词]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18-03

一、课程中浸润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委员会指定的护理、助产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既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的“桥梁课”,又是各层次护理学教育的主干课程,是成为一名合格护理人员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时代及专业发展的趋势。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还需培养学生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慎独品行和人文关怀精神等。因此在传授理论和技能操作时,教师需结合当今时代背景、相关人物事迹及当前医疗卫生状况等,使学生了解护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培养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职业素质的护理人才。

二、课程中浸润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责任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教师,各课程教师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成员,即所有课程教学都是思政教育的阵地。

(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训练、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并未实现良好交流与融合,未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互不干涉、各自为政的现象。护理专业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护理教育除了要给学生传授治疗与护理的理论与技能以外,还应教会学生敬佑生命、关爱患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也决定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018年7月2日,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提出16字箴言,他要求广大青年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16字箴言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谆谆教导,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特别是作为医学专业的护理人员更要在练就过硬本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德才并重、情理兼修,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所以,专业课教师应切合护理专业实际,把本专业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教学,并发扬光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目标的浸润对接

(一)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对接

基础护理技术为临床护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情感,内容涵盖了病人从门诊到住院再到出院的护理,是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必修课程,是学习临床护理课的基础。应深入挖掘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情感等思政要素,并联系临床实际,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课程内容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见表1。

(二)过程评价与考核中思政教育对接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实验课占据比例较大,与学生互动较多,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包含终结性考试成绩和过程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试在课程结束后由学院教务处组织考评,按照教考分离的原则闭卷考试相关理论;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堂到课、小组学习考核、任务考核。通过综合考核,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从传统课堂教学向“做、学、教、赛”一体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综合能力考核中的思政教育要素见表2。

四、探索课程教学中浸润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需要以身示范,立德树人。教研室教师联合备课,课下与思政课老师对接,加强政治理论修养的同时提高思政教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启迪心智、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甘于奉献、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锐意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做好陪伴者和铺路石,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真实病案及相关事例等,特别是现今社会所关注的医疗事件。如在讲解隔离病人住院护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近两年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严格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职业防护意识,并学习抗疫精神。讲解输血护理时不但要讲解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还可以引入反面案例,以真实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在学习中贴近临床实际,在课堂中浸润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慎独精神等。确保案例真实、有意义,既有正面案例又有反面案例,传送正能量的同时也让学生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引导、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由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课较多,需要在模型上模拟操作,这样就不能体现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有效交流及体验,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加强情境模拟教学,首先进行案例情境设计;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最后进行评价与总结,以真实的临床工作流程为载体,通过情境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进行冷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引入真实临床护理情境,并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如冷疗方法、冷疗部位、冷疗时间选择及如何在护理操作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等。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围绕问题作出相应分析,选择适合病人的护理措施并实施操作。学生分组设定角色,分角色扮演患者、护士、家属、医生等,在所创设的情境下与患者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施予人文关怀、团结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繁杂与不易,从而提升对护理工作者的敬意。引导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踏實认真,增强责任心,学会尊重、关爱与照顾患者。

(四)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一是我院基础护理技术是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在学习平台上可以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课堂签到、重难点知识巩固、作业提交、分阶段测验、师生话题互动、学生创新作品展示等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交流。二是课下指导学生收集身边和新闻报道中的相关案例,如在心肺复苏的环节,可结合郑州地铁五号线被水围困时,年轻医生于逸飞逆行救人,他跪地为伤者做心肺复苏,从下午六点一直到晚上十二点,为伤者争取了抢救时间。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热情和身为医务人员的荣誉感。三是播放护理工作领域优秀护理工作者的相关事迹,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事业,关爱生命,救死扶伤,增强护理职业认同感。

(五)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

除了课堂及丰富的网络媒体资源之外,还可以开发校内外资源,对学生开展专业的思政教育。一是在新生入校时期,带领学生参观我校护理实训中心,特别是生命科学馆和生命科技馆是我校特色,使其体验生命的奥秘及护理的文化底蕴,感受我校护理专业的丰硕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知感。二是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如指导学生参加护理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校外护理相关志愿者活动等,以此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三是带领学生去医院见习,使学生了解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体会真实的临床情境,感触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四是邀请优秀护理工作者进课堂,利用榜样作用进行思政渗入。例如,我校众多护理毕业生在抗疫工作中不顾生命危险奔赴抗疫一线,是学妹、学弟心中的榜样。课下可以把他们分别请来做分享讲座,落实教书育人、德技并修的理念。

五、结语

护理事业是人类健康的保障,为了全人类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把握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融入方法,丰富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贾淑云.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45-46.

[2]刘迎,李丁丁,姜美玉.《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现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9):174-175.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于明,程波.高职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以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为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37-39.

[5]蒋兴旺.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意义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10-11.

[6]何勇.高职专业基础课浸润式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73-76.

[7]韩美玲,张净雯,尤思淼,等.思政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5):128-129.

[8]贾媛.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9):138-139.

[9]王慧颖.“课程思政”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2):25-26.

◎编辑 栗国花

作者简介:陈静静(1986—),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护理专业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部分专业介绍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