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2-06-15 09:48刘佳杨静逸刘玲玲
中国德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湾区劳动探究

刘佳 杨静逸 刘玲玲

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开创未来。近两年,劳动教育全面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的时代内涵得到进一步强化。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成立于2017年,是深圳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探索中西方教育多元融合的创新学校。学校在全面夯实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创新融合IB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教育提倡实践性和活动性,进行超学科主题教学,这与劳动教育强调的实践性、开放性高度契合。

一、“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的内容

学校将立德树人作为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积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多元融合的“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该体系分为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和职业体验这四大维度。四大维度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劳动资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场景下展开,具有多元化特征。

(一)生活劳动

生活劳动维度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基础性地位,以个人和集体生活起居为主。学生需要分年级、分阶段了解和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清洁、收纳、烹饪、缝补等基本生活技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劳动工具,如抹布、扫帚、畚斗、拖把、炊具、针线等。在此维度上,学生通过在家庭或学校中承担各项劳动,初步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受疫情影响,深圳市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线上学习期间,学生在家时间延长,参加家务劳动成为锻炼劳动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品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制定了家务劳动参考清单,号召家长每天记录学生的劳动情况和劳动表现,并指导家长从劳动时长、劳动工具使用、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和劳动品质五大层面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在每周学校升旗仪式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提出表扬,记入劳动积分账户。

在此项活动中,家长和学生踊跃参与,反馈良好。学校收到了大量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图片和视频,部分学生还对原始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了加工,产出了有创意、有特效的新视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劳动兴趣被激发,劳动技能得到了锻炼,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发扬。

(二)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维度也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农业、工业、手工业、传统工艺和通用技术,具体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分别展开。

在农业方面,学校通过建设校内种植园和联系校外农业生产实践基地,分年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种植、养殖选择。每个班级负责一块土地,班级内部成立种植园管理委员会,决定种植何种蔬菜、如何分工开展种植和收获活动等,每项活动都记入个人的劳动积分账户。除了必要的种植劳动,初中学生还要开展植物变系和无土栽培研究。种植园所收获的农产品将“售卖”至财商主题馆的创意商店,学生获得劳动积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学生参与“厨神”比拼活动,用种植园的果实制作菜肴,共享劳动成果。工业生产劳动主要面向初中高年级学生,与校外邻近特色工业生产企业展开合作,带领学生进入工厂,体验工业生产技术和流程。在手工业、传统工艺和通用技术方面,学校建设了独具特色的陶艺、扎染等功能教室,并配备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陶艺、布艺、手工缝制毛衣、金木电工、3D打印等生产性劳动项目,举办劳动成果评比活动;同时,学校也组织学生到校外手工艺劳动基地开展更多元的生产劳动项目,如制作皮具、玻璃等。学生通过生产劳动所产出的各项劳动成果将在财商主题馆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可以“以物易物”,或使用劳动积分进行购买。

(三)服务劳动

服务劳动维度同样面向全体学生,以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为主。二者含义相似,而公益劳动侧重于体力劳动,志愿服务还涵盖了除体力劳动以外的其他类型劳动。公益劳动包括社区清洁卫生、植树造林、种植养殖等;志愿服务的场景更加多样,博物馆、图书馆、烈士陵园、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公交站、地铁站、社区疫情防控点等均是学生开展服务劳动的场所。

学校与校外志愿服务场所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参与适宜的服务劳动。同时,学校开展了服务劳动小课堂,为学生和家长介绍服务劳动的特点和类型,鼓励学生自主联系社区,主动参与各项服务劳动。

(四)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面向初中学生。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提供的多种学生工作岗位以及跟随父母工作一天,切实了解和体验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初步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奠定基础。

湾区学校从社会实际出发,在校内建立了两个学生社团——学生银行和校园文创中心。在這两个社团中,所有岗位人员均是初中学生。学生在校内外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运营活动,获得职业体验,开发职业兴趣,锻炼任职能力。学生银行设置行长、副行长、客户经理、柜员等职位,选聘学生担任上述职位。学生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学生劳动积分账户,科普财经知识,提供财经信息,保证银行的顺利运营。校园文创中心设置经理、运营助理、宣传助理、售货员等职位,选聘学生担任上述职位。学生在艺术老师的指导下运营,负责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文创理念,促进文创产品的开发、生产与推广,推动优秀的文创艺术和文创产品融入校园生活、社会生活。

二、“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的特点

“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跨学科合作、探究式劳动、家校社联动三个方面。

(一)跨学科合作

湾区学校创新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在IB超学科主题框架之下,进行跨学科合作,实行多元融合课程,设计具有本校特点的综合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课程融入财商课程、社会实践与职业规划课程,实现跨学科合作:初中部开设财商课程和职业前沿课程,由学生运营学生银行和文创中心,体验不同职位,提前接触前沿行业;劳动项目采用积分制,由学生银行管理学生劳动积分账户。多元融合课程注重新兴技术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跨学科合作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多参加劳动,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这一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赋予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和新的使命。

(二)探究式劳动

“积极探究”是IB培养者目标中最重要的品质。IB教育中的社会科学课以《大学、职业和公民生活框架——社会科课程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探究为中心,聚焦学生探究技能的培养。作为一所IB学校,湾区学校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及IB国际课程体系,采用探究式教学,遵循教育规律,设置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项目,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课堂和学习的中心,我们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设计探究计划和行动,教师作为促进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负责引导学生找到问题并“探究—行动—反思”。在道德与法治课、财商课和职业规划课上,教师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探究计划和劳动方案及行动。学校配备陶艺、扎染、财商等功能教室和种植园,初中部学生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职位,所有学生自主选择劳动实践项目,通过积分自主兑换物品。在学习相关的技术和理论之后,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强化实践体验,将所学知识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学有所用、用有所学,实现知行合一,提升育人实效性。

(三)家校社联动

湾区学校遵循“强化综合实施”原则,除设置常规劳动教育课程外,还策划了“我用小手:爱家、爱校、爱国”系列活动。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提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机会,学生参与家务劳动,能锻炼劳动技能,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关爱家庭的责任;社会是劳动教育的保障和补充,提供组织公益、志愿服务的相关力量。湾区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深圳周边自然、经济、文化等可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去汕尾市潭西镇崔陂村崔陂小学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前往本市流浪动物收容所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等等。家校社联动,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三、“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的评价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的评价具有导向、反馈和激励的重要作用。湾区学校坚持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个层面综合开展评价。

总体来说,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对每节课、每学期和每单元进行全面监测,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贯穿全过程。

(一)针对劳动知识的评价

劳动知识的教授与各学科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对劳动知识素养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进行。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探究课与劳动教育课融合,学生学习药品相关知识,学会分类整理药品、正确处理过期药品。课后学生提交学习成果,自行检查对错,教师则进行等级评价和文字评价。每个探究单元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在学习报告中填写劳动知识评价,分析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之处与需要改进的方面。

(二)针对劳动技能的评价

劳动技能是劳动知识的实践,是手脑并用地将劳动知识运用于客观世界、创造出劳动成果的能力。我们对劳动技能素养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例如,在“我用小手爱我家”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分别填写《学生自评表》和《家长评价表》,从劳动工具、劳动时长、劳动效率、劳动品质等方面对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校将劳动教育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展示活动。在美食节上,学生进行厨艺比拼;在劳动月中,评选能工巧匠。此外,学校还将开展最美教学区评选,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爱护、美化班级教室。学生在学习陶艺、扎染、缝纫、金木电工和3D打印技术等劳动技能后,也将在财商主题馆展示其劳动作品。

(三)针对劳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四维度”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理念,弘扬热爱劳动、勤奋努力的传统美德。因此,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劳动素养评价应放在首位,由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等多元主体进行。

在日常劳动活动中,学校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現,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学生的劳动态度。如对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参与种植园劳动和照顾流浪动物的过程,进行及时记录和评价,并设计《学生自评表》,以自我评价为主,指导学生如实记录活动情况,收集整理劳动作品或感悟,辅以教师、同学、家长、服务对象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在期末学习报告中给出劳动品质相关的评价等级,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

同时,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积极宣传社会劳动模范,设置学校劳动奖项,激发学生对劳动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通过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例如,在每周升旗仪式上,对“劳动小能手”提出表扬,记入劳动积分账户,进一步烘托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的校园氛围。

湾区学校构建的具有深圳和校本特色的“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结合深圳的自然、经济、文化条件,在课程、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在IB教育框架下,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劳动、创新性劳动。该体系全方位、循序渐进地丰富各年龄段学生的劳动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刘佳,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执行校长,高级教师;杨静逸,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刘玲玲,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湾区劳动探究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设问引导探究
湾区争雄
“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
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