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组轩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深入农村、社区调研,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以来,吉林省改革创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着力打破各种行业壁垒、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在党建引领下,全省8.8万个基层党组织、177万名党员如精细“绣花针”,绣出服务群众“锦绣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九龙治水”怎么破?“总抓手”抓出源动力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基层治理服务压力不断增大。解决基层治理“九龙治水”难题,不能就基层抓基层,首先必须从顶层设计开刀。2020年以来,吉林省委高位统筹、谋定后动,率先改革创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对“分散抓”“抓不实”问题进行了靶向突破。
创新体制机制,整体谋划布局,解决“分散抓”。省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相关省领导示范带头,分别担任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民生服务5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全部参照省里模式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处理城乡基层治理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实现基层治理政策举措“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抓基层治理的主体更为明确、责任更加清晰。
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专项工作聚力攻坚,解决“抓不实”。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省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列出5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细化制定25条推进措施,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指导5个专项工作组分别制定三年工作计划,明确专项治理工作目标任务,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总抓手、任务书、路线图。
在统一的领导体制下,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精兵强将派往基层,政策项目惠及基层,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心气干事。各项任务按照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的“五化”工作法抓落实,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网格、农村屯组。
“顽瘴痼疾”怎么除?五个专项亮剑民生难题
改革的温度,基层群众“体感”更强。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是吉林省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改革,把街道职责从230项压缩到109项,同时制定20项社区权责清单、37项社区公共服务清单,全面厘清条块权责边界,让街道社区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创建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后,城管、人社、公安、税务、信访等十几个职能部门陆续入驻欣园街道,接受街道统筹指挥、考核调度。街道管理从“九龙治水”向“协同作战”转变,对群众反映的大事小情、急难愁盼快速响应,分级分类处理。
街道(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实行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是吉林省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五个专项攻坚的首要任务。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编办、省政数局,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街道(乡镇)管理体制,全面深化街道(乡镇)机构改革,统筹设置综合性内设机构,向街道(乡镇)调剂行政编1343个、事业编近3万个,充实一线工作力量;推进街道(乡镇)党群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等4个平台建设,探索将派驻街道(乡镇)工作力量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等权力下放,提升其统筹协调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街道(乡镇)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成为统筹区域治理、有效联接各方、协调指挥有力的坚强“轴心”。
随着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破冰,网格治理、物业治理、民生服务等群众关心的领域,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相继被精准“开方施治”。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厅,大力推进党建、综治、民政“多网合一”,重新优化布局城乡网格68742个,并进行统一编码。通过提高待遇、正向激励、培训赋能,大力加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队伍建设,做实做活基层治理一张网。全面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出台《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把加强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和业委会中党员应占多数的要求写入条例;推进物业治理重心下移,赋予街道(乡镇)对违法物业服务企业的行政处罚权。省委书记亲自部署,实现2021年底前全省无物业管理小区全部“动态清零”,迅速带动城市物业管理步入党建引领的正轨。
“同心圆”怎么画?“超强战队”激活末梢神经
穿上“红马甲”,打开微信群,走东家串西家,长春市双阳区黑鱼村东栗家屯80岁老党员卜耕宽服务村屯的一天就开始了。像卜耕宽这样的党员,就是“1+3+X”模式中的“X”,是“支部建在屯上”党组织的触角。“1+3+X”模式中,“1”即在屯上建立一个党支部,“3”即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委员三人组成工作团队,“X”即由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种植大户等志愿者组成服务队伍。有了“1+3+X”模式,村民有事随时都能找到组织、找到依靠,乡村治理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党建引领城乡治理的末梢神经被激活之后,干部人才队伍便是基层治理成效的保证。2021年,吉林省高质量完成社区(村)“两委”换届,6.9万名“两委”成员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5041名党员干部担任街长、路(巷)长,45万余名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先锋队”“主心骨”。随着“三岗十八级”薪酬政策的落实,社区工作者鼓了钱包,更找到了扎根社区的归属感。
基层干部队伍成长离不开“老书记”传帮带。各地发挥社区(村)老书记余热,建立书记工作室,成立导师培训团,帮助社区(村)工作者干在基层、成长在基层。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吴亚琴就是其中的代表,她帶领老党员、老社区工作者和优秀楼栋长成立了导师培训团,对宽城区59个社区进行“点对点”帮助指导。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同心圆”越画越大。长春市南关区民康街道九圣祠社区有多个物业弃管的老旧小区,社区党委书记赵月坚持党建引领,组织社区党员、群众骨干和志愿者,通过共建、援建方式建立12个便民服务站,冠名“蜂巢”,推选威望高、能力强的老党员担任“蜂巢”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实现了居民的事居民自己管。
画大“同心圆”,数字化“智慧党建”延长了监管服务“半径”。在长春市南关区,一个“数字综合服务云平台”集基层服务、教育宣传、价值引领、意见反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整合了区属13个街乡、52个职能部门、59个社区、30个公共服务企业的接诉办理信息,统一调度管理,统一督促落实,保证民生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的吉林行动,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越到基层越能感到,基层党组织越有力,服务群众的“针脚”织得越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就越稳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就越强。■
责任编辑/赵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