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生态利益的实现

2022-06-15 03:50廖运生虞新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意识以人民为中心

廖运生 虞新胜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利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本身的有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决定了人民生态利益的实现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实现,面临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等诸多矛盾与挑战。生態利益的实现应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人民为中心而非个人为中心,坚持整体思维而非分解思维,经济上坚持新发展理念,政治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文化上提高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社会上让全体成员公平分享到生态利益,才能实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态利益。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生态思想;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D64;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22)03-0048-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这充分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多层次需要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宗旨。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体体现于“生态发展为了人民,生态发展依靠人民,生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态利益观。本文试图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阐释人民生态利益的实现及其路径。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利益实现困境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生产所必要的条件。生产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及其结合方式。不同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物质利益具有清晰的界限,生态产品的生产和生态利益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系统性等特征。然而,人们仍囿于经济理性来思考生态利益,用物质生产方式进行生态产品的生产,一切服从和服务于资本逻辑和经济规律,这使生态利益的实现受到很大影响。当前,生态利益实现面临着生态功能被破坏、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约束、西方生态帝国主义侵害等影响。

(一)“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受到生态功能被破坏的影响

生态利益的形成离不开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自然界多样化的物种是地球生态长期演化的产物,这种亿万年的演进和发展孕育成物种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系统整体,任何一种生命都具有不可被取代的地位。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各生物物种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和功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生命系统的延续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的系统,生态系统功能大致分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类。在没有外力干扰下,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会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处于生命共同体的最高层。一方面,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其生存所需要的物质都来自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类具有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自从出现人类之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然形态发生着快速的改变。工业革命以来,资本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企业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向大自然肆意排放污染物,已经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造成了严重影响,自然功能受到破坏。资本的掠夺、技术的异化、污染的排放日益影响着自然的演变进程,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事实证明,工业文明诞生至今,数百万年的地球基础生态系统变得日益脆弱。当前,资本的扩张性还在继续侵蚀和破坏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生态要素之间的循环与转化,破坏着生态的完整性、有机性、系统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破坏直接影响生态利益的形成。保障自然功能健康安全是实现人类生态利益的基本条件。

(二)“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约束

传统经济发展以成本核算为手段,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将生态环境作为无生命资源要素而加以利用。以成本核算为手段的传统经济理性分析方法将自然界切分为可算计的对象,那些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自然资源都被视为垃圾而被抛弃。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样的生产方式容易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首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出现矛盾。局部利益就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整体利益是由局部利益构成的,是通过局部利益来实现的。整体利益不是局部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局部利益的有机统一。只看到本地利益而忽视其他地区利益,只看到人类利益而忽视其他生命体利益,这是传统经济发展的弊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出于自身的考虑,往往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例如,2007年厦门海沧区兴建对二甲苯(PX)项目,当地群众考虑到自身利益,呼吁“不要建在我家后院”[2],加之当地政协委员的联名建议,最终该项目迁建到漳州古雷半岛。这种对周边环境与健康风险的担忧虽然可以通过风险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缓和或转移,但并不能消除“其利益由全社会共享而风险由当地居民承担”的不公平感[3]。

其次,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出现矛盾。当前利益是指最近的利益、当下的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当前利益离不开长远利益,当前利益只有在长远利益的规划下才能持续实现。经济学中跨期选择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与当前或近期的损益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的损益更小的权重[4]。人们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眼前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这样相对能较少承受延迟结果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利益的影响。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类型多样,“总的特点为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工业与城市等外源性污染不断向乡村地区转移”[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使用方便,杀虫效果好,农产品产量高,相比于畜禽有机肥,农民更愿意使用农药化肥。然而,由于缺少源头减量、过程拦截等技术,农药化肥使用效率普遍低下,农药化肥过量使用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氮磷污染超标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农民的长远利益实现。

最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出现矛盾。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利益离不开个体利益,是通过个体利益来实现的。同时,个体利益也离不开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基础和保障。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然而,人们往往为了个体利益而罔顾集体利益甚至损害集体利益。在现实中,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肆意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导致整个流域或地区饮水、土壤等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往往为了降低成本,转移风险,直接将废气、废水、废物排放出去,造成整个环境的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危机事件就暴露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在成本、利润的权衡中,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中,个别企业唯利是图,无视整体利益。政府部门也没有发挥好监督作用,导致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受到长期损害。

作为理性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公有资源的灾难”,这也就是“公地悲剧”。这种个人理性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引起了学者的积极探索。对于公共事物的治理,许多学者分析认为,除非彻底的私有化或强权控制,否则难以改变“公地悲剧”的现状。奥斯特·罗姆在综合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霍布斯的主权理论基础上,开发了多中心的公共经济理论,以及在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等理论,这是在系统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分解式的生产方式或分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坚持整体系统、共建共享的生态利益观,但没有摆脱其私有制视角,因而无法找到根治生态危机的良方。

(三)“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受到西方生态帝国主义的侵害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一切以追求利润为核心。随着工业的过度发展,资本积累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激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和国际贸易优势,将本国高污染、高危害的企业转移到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污染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几乎免费使用自然资源,工业废物的处理也基本没有成本,造成当地严重的生态危机。更甚者是,个别西方国家将有害垃圾废物直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受到“洋垃圾”“毒垃圾”的侵害。随着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西方国家改变以往直接掠夺资源、将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而是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和不公平的产业分工,间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奢侈需要。例如,为了减少本地区污染,2006年欧盟出台《欧盟生物燃料战略》,要求到2030年所有欧盟国家在交通所用能源中生物燃料占比为25%。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欧盟把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的油棕燃料。东南亚一些国家通过焚烧森林来开辟棕榈种植园,以满足欧盟对生物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对欧盟而言,油棕燃料的使用有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却引发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严重的生态问题。从局部来讲,使用清洁低碳的棕榈油是正确的,但从世界全局来说,因生产棕榈油导致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却带来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6]。

二、“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7](P519)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然而,自然界不会主动满足人民的需要。生态利益矛盾源于人们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生态利益需求与大自然生态产品供给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人与人在生态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8]。一方面,大自然能否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生命型公共物品,受自然生态功能是否完整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过程中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分配方式影响到生态利益的实现。“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7](P532),即生态利益的实现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等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

(一)生态利益的形成受人类生产方式的影响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服从于自然规律,“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9](P560),但人又通过劳动实践作用于自然界,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9](P559)。

如何改变自然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人类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作用于自然。在近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以资本为中心组织生产,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使得他们不断战胜自然界,并取得一个个胜利而忘记了“往后和再往后的影响”。私有制下的资本运行基本上都是采取分解方式,将有机系统的自然资源分割为不同部分,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进行整合,而自然资源本身的内在联系被忽视。这种基于因素分解方法而采取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经济利润最大化。但是,生态利益的生产以整体而不是以部分为考量,组织方式以系统而不是以局域来布署,开发以长远而不是以短期目标为基础。如果忽视生态利益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机性特征,必然导致生态利益的损害。恩格斯以十九世纪美洲森林的损毁为例,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们为了得到作为肥料的木灰而焚烧森林,引起水土流失。他指出:“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赢利的咖啡树利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保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9](P562-563)正是由于对利润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其他功能的忽视,加之资本的肆意掠夺使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态利益。

(二)生态利益的生产受政治制度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以资本为中心”和“以个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政治组织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而资本的本性是无限扩张的,哪里有利润,资本的触觉就会伸向哪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无法适应日益擴张的资本节奏与速度,而作为资本利益维护者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无法维护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围绕“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等思想建构起来的,本身就割裂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机性和系统性规律,强调为资本增值服务,维护的是资本家的私人利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与手段,维护着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生态利益的生产需要系统性治理、整体性保护、有机性发展,维护的是人民的公共利益,需要以系统安排为原则,秉持共建共享理念。因此,这种以利润追求为目标,忽视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安排,是不可能作出远景规划和长远考量的。事实证明,以“分权”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安排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态利益的整体性发展。

(三)生态利益的供给受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影响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影响着生产。人们在吃喝这种消费形式中生产出自己的身体。从消费角度看,一方面,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又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10](P17)。在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与消费应该是统一的,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然而,在私有制下,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资本家往往无计划盲目地生产商品,导致商品积压、浪费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刺激人们不断地消费,从而维持生产、获取利润,资本家往往利用广告等媒介不断地向人们宣传“越快越好”“越新越好”“越贵越好”等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只关注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忽视其审美价值,只关注产品的物质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只关注产品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这种注重短期利益与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消费主义思潮普遍存在,支配着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快餐式消费、奢侈消费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与时代潮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消费模式已经使地球难以负重前行。

(四)生态利益的分享受到分配方式的影响

分配影响生产,分配即生产。马克思认为,分配既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也可以作为收入源泉来分析。作为资源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的分配先于生产,并使生产有了一种新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分配安排和决定着生产。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优质的生态资源,成为生态利益的优先占有者和获得者,在生态产品分配中处于优先地位,而广大工人往往工作和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工人为了生存,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受到更多污染物或疾病的侵扰。“这种疾病在一切大城市的工人区,甚至在较小的地方的某些房屋质量很差而又维护得不好的街区都可以发现,而蔓延得最广的是在贫民窟”[7](P412)。而资本家拥有更多的自然资源和美好的生活环境,享有更多的环境利益。当一个地方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时,资本家可以选择到更好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

从地域来看,不同国家或地区占有的自然资源是不同的。在国际上,全球90%的有害垃圾来自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垃圾几乎都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1](P121)。主要发达国家把污染性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让更加弱势的人去完成生产任务。这种生态利益分享的不公平,势必加剧整个地球环境的恶化,影响全人类生态利益的实现。

三、“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思想的生成逻辑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态利益比物质财富范围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包括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没有自然要素,就不可能形成生态利益,生态系统中也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但社会发展中,生态利益的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体现,它是具体的、全面的。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指出“这个解放(即人的解放——作者注)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7](P18)。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指出“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12](P21),“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放手将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各分区,交给广大群众”[13](P281)。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少数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4](P111)。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化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新的内容,人民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与根本立场,它不同于“以资本为中心”,也不同于“以个人为中心”。“以资本为中心”维护的是少数资本家的利益,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两极分化。“以个人为中心”导致精致利己主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对立、力量分散。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也离不开社会,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构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基础,也是批判“以个人为中心”的主要方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生态利益的生产不应从人的理性出发,而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马克思反对从抽象的人出发,主张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分析和研究利益问题。“现实的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马克思所探讨的人的基本“需要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7](P531),也包含了满足第一个需要后又引起的新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强调人的利益需要必然是建立在人类劳动实践基础上并具有社会历史性。“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时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9](P422)。因此,以社會关系为基础,强调利益的整体性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15](P122)。“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5](P128)。我们要以系统性思维来进行生态保护与治理,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翻烧饼’”[15](P48)。这些论述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

(三)“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马克思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P286),“正是群众利益是任何大的历史事件的基础”[16](P322)。人面对的自然是“历史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劳动过程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也提供生命型公共物品,还提供精神产品和审美价值等。这里的物质变换不仅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生态利益。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层次跃升到一个新台阶。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7](P61),“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的满足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当人民满足了基本的衣食温饱需求后,就会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属于人民更高层次的利益。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利益就是满足社会上不同群体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态需要[18],包含着人民对物质产品和“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等生命型公共物品的需求,是对“营养食品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概括[19](P199)。它也有量和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范围看,“以人民為中心”生态利益的实现应体现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从“质”的范围看,人民的生态利益与个人的生态权益辩证统一,广大人民的生态利益是在尊重和满足个人权益的基础上与社会总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人民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环境的需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的提升过程。“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20](P345)。我们要从社会实践角度理解人的需要,从生产关系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人们的生态利益需要。

四、“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实现的路径

处理好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利益能否实现的关键。生态利益实现要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为重点,在保护基础上重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着力构建生态利益有效供给、生态利益合理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利益的整体推进,以保证生态利益的可持续和合理分配。

(一)坚持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制度,限制利用资本,切实保护好自然功能的完整性

生态利益的根基在于自然功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功能不受破坏。以利润追求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发展方式虽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但无法消除经济危机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必将破坏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视自然的整体性特征,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前,我国实现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整体优势,它能充分考虑到自然的各种功能,而不仅限于经济功能,契合自然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同时,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体制力量,具有较短时间内集中力量调集资源的能力,能集中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人民生态利益需要。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控制资本对自然的肆意掠夺,使资本朝着有利于人民生态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能为人民生态利益的实现提供整体、全面、可持续的制度保障。

诚然,生态利益的实现不能缺少资本的参与,资本仍然是市场的活力源,生态价值转换也需要发挥资本的动力作用。自然生态与资本逻辑的矛盾要求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本,防止资本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应服从或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本,资本增值逻辑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逻辑、根本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导劳动的逻辑,坚持劳动主体论,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主线”[21]。“先污染后治理”警示人们必须抑制资本的贪婪,控制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渗透和瓦解。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制度,划分了生态功能区,为生物、水源、田地等划出了红线,也就是为资本划定了红线,为自然恢复留有空间,把美丽还给自然,还给人民,这有力地维持了生态平衡,维护了人民的生态利益。

(二)正确安排好生产组织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利益的绿色生产

生态利益实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有机性、系统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理性下合理安排,促使事物间属性互相增强,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从产出方面看,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生态系统不会主动满足人类的需要,还需人们通过社会性劳动,对自然界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转化为人类需要的生态产品。因此,在自然资源全民所有的制度下,我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增加绿色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增长需求。当前,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推动产业转型为动力,逐步完善生态价值评估与核算、推动生态资产入市、建立生态资产权益交易等制度,让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市场和生产主体间流动,促进生态交易市场的形成。

在碳排放方面,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通过排放控制,促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由于碳排放在经济上的负外部性,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不仅将碳排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补助、制定行业标准等降低碳排放,持续推动能源结构深度调整,还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碳排放控制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同时,激励群众通过农林碳汇、植树造林等方式增绿植绿,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生态利益的公平分配,提高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三)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实现共建共享的生态管理体制

从政治体制机制看,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遵循生态规律,打破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的区块管理模式,改革不适合生态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到以自然区域和河流水系为单元进行管理,统筹上下游、河两岸的综合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更高效、更有效。作为自然资源管理者,政府代表国家对生态资源拥有资源所有权,同时作为管理者,对市场主体进行规范和管理。要加强落实产权登记与资源确权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部署,引导企业参与“双碳”行动,提高政府生态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还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国际合作,促进人与自然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从社会组织方面看,要扩大渠道,创新形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能力,紧紧依靠人民,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生态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政府出台生态保护条例,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拓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监督渠道;另一方面,动员组织人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通过人民参与生态利益的共建共享和团结合作,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进一步鼓励地方大胆实践,肯定、维护地方政府探索出的“护林队”“护鸟队”“林长制”“山长制”“河长制”等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人民群眾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倡导“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也都是种树者”[15](P121)。

(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做好生态利益的合理分配和补偿

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分配方式,生态利益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系统性特征,“不适度的人口增长,不适度的消费行为,不适度的经济发展,以及盲目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均会引起系统熵增,即无序度的增加”[22]。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自然生态进行能量补偿,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序稳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支持和鼓励那些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人和地区。由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人们物质利益和作为生命型公共物品的分配也呈现差异性和不公平。“我们应如何激励那些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换句话说,如何让他们的付出获得应有的回报”[23](P119),这需要妥善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对生态贡献者进行相应的利益补偿。

政府应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筹集补偿资金,尽可能宽领域地开展生态补偿,做好科学合理分配。不仅做好横向补偿,也要开展纵向补偿,加大源头保护、矿山修复、流域治理等补偿力度,推动对口协作、园区共建、项目支持、飞地经济、产业转移、异地开发等灵活多样的多元化补偿方式。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补偿考核内容,完善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配合和衔接,提高违法成本,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扩大生态保护修复奖补范围,集中力量做好事关百姓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生态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生态利益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

没有价值观的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将难以改变。生态利益的形成受到自然功能的影响,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其生产不能任意扩张,也不能随意改变,更不能听从资本的肆意安排。因此,生态利益的消费并非“越快越好”“越新越好”“越多越好”,而应在尊重自然时令规律的基础上,实时生产、适度消费、适当利用。从文化培育上看,生态利益的实现要求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对零和博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两点论、辩证法,整体推进生态利益的实现。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辩证思维,促成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消费文化。在消费意义上,禁止异化消费、炫耀式消费,让消费回归其本来意义。在消费数量上,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限制不合理消费,形成“足够就行”的消费共识。在消费质量上,提倡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等行为。在消费内容上,拓展精神消费、文化消费、艺术鉴赏等消费内容,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2]周亚越,李淑琪,等.正义视角下邻避冲突主体的对话研究——基于厦门、什邡、余杭邻避冲突中的网络信息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8,(7).

[3]朱正威,王琼,吴佳.邻避冲突的产生与演变逻辑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7,(3).

[4]李洁,黄仁辉,曾晓青.不确定性容忍度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及其情景依赖性[J].心理科学,2015,(3).

[5]王永生,刘彦随.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重构策略[J].地理科学进展,2018,(5).

[6]韦敏.气候变化治理中的“系统”与“生活世界”——以棕榈油开发下的印尼泥炭沼泽森林破坏为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虞新胜.生态利益实现的制度困境及其破解[J].长白学刊,2021,(4).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解保军.生态资本主义批判[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1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澤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8]闫咏梅.人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出发点和实践立足点[J].新疆社会科学,2020,(3).

[19][英]莱恩·多亚尔,[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1]唐爱军.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N].海南日报,2021-07-09.

[22]秦书生.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J].生态系统学报,2008,(2).

[23][美]杰弗里·希尔.生态价值链——在自然与市场中建构[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责任编辑:陈文杰

On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centered”

Liao Yunsheng, Yu Xinsheng

Abstract:A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ecological interes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ople's better life. The organic nature, integral and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y determines that 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s ecological interests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material interests. It is faced with many contradiction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short-term interests and long-term interests,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local interests and overall interests.As a result,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interests should respect the laws of nature, and adherence to the “work for the people, rely on the people, share the fruit with people”, insistence on the dialectical method and the overall thinking. Only by adhering to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 economy, exerting the people's dominant power in politics, enhanc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culture, and allowing all members to shar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fairly in society can "people-centered" ecological benefits be realized.

Key words:people-centered, ecological interests, ecological thoughts, ecological awareness

猜你喜欢
生态思想生态意识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人对自然的暴力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