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的策略探讨

2022-06-14 01:20李文芳
新闻爱好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健康传播后疫情时代策略

李文芳

【摘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迅速进入了全民抗疫的战争。如今,我国的战“疫”取得了巨大胜利,我国的抗疫经验也为全球其他国家的抗“疫”提供了典范,健康传播也进入到疫情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来临,健康传播应如何开展?又将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策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面战“疫”的战场上,健康传播成为取得战“疫”全面胜利的重要一环。疫情期间,尽量不要外出;“闷在家里就是战斗”;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多通风;聚餐时,公筷公勺要使用……这些防疫的段子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也成为每个中国人对于疫情预防的健康共识。

疫情终将结束,健康才是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次疫情,国际形势发生了极大改变,甚至将改变整个国际格局。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20年7月31日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人们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内都将感受到疫情的影响。就此疫情的全球影响来看,未来的世界格局划分可能会以此次疫情为分界线,划分为前后时期。2020年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电话时,提到“后疫情时代”一词。时隔6天,6月22日,在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习近平再次提出,“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从此,“后疫情时代”被官方媒体及社会各界普遍使用,健康传播进入新阶段、走进后疫情时代。

一、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的特征

由于本次疫情的突发性、未知性等特点,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无论从疫情专业防控,还是在社会各领域中都有着明显的自身特征。在疫情防控上,与疫情刚刚发生时及其前一个时期相比,后疫情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国内外疫情的对比,我国的防控策略、采取的具体防控措施,还是社会公众的认知与需求上都有着巨大的改变,使这一时期呈现出与前期明显不同的特征。

(一)健康传播环境:国内外疫情“不平衡”,防控策略各异

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我国现阶段,疫情防控已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中国被网友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在疫情发生的三个月后,全国各地已经复工、复课、复商,各种餐饮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都已开放,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电影院也于2020年7月20日开放,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是,当前全球整体疫情发展状况“不平衡”,中国以外的全球疫情并不乐观。很多国家的疫情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比如美国。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从新冠病毒变异而来的德尔塔毒株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使得不少国家的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截至2022年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人数超过4亿、死亡数百万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前期不得不让整个社会生活按下暂停键。但随着国内越来越成熟的疫情防控措施,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社会反应、人群认知以及防控措施上都采取了与前期明显不同的策略。后疫情时代,我国的防控政策依然是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的政策,疫情防控的重点没有改变,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显示出良好的防控效果。但是国际上对疫情防控的态度不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对疫情防控不力,任其发展。

(二)健康传播内容:从疫情应急走向常规科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健康传播需要及时地告知公众疫情是什么?为何会发生?如何远离传染源?怀疑被感染后怎么办?如何预防?这些应急知识要及时、全面、快速地传递到社会各个方面。因为每个人都对这种新发的传染病一无所知,他们都在寻找各种途径了解这些知识,为此,政府、机构甚至个人都会采取各种传播手段进行科普传播。

经历过疫情初期形形色色健康传播的狂轰滥炸,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要逐步走上常规化道路,成为常规健康传播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复工复产中,加强企业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学校复学前,送上温馨健康提示……

(三)健康传播手段:线上为主,线上线下联动

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疫情时期的人们通过远程办公、网上视频会议、网上问诊,一切常规工作都被搬到了网上。互联网、手机、抖音、快手、短视频、云直播等,各种新的传播技术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起快速传播疫情防控的知识与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这次疫情的健康传播中被广泛运用。

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国家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个人防护不降级的情况下,这些在疫情中圈粉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虽然公共场所的活动都在陆续开展,但是传统形式的现场健康传播讲座、健康知识传播的大型活动由于受到人数的严格限制,线上云直播成了主要的健康传播方式。即使在疫情结束后,由于社会大众已经接受了这些新的传播手段,他们获得健康传播的习惯也会相应改变,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高。未来,在线下活动陆续开展的情况下,健康传播线上的需求也将仍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要根据国内外健康传播环境的不同、受众的需求以及传播形式等呈现的特点,及时进行相应的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公众对疫情防控和日常健康的需求。

二、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的原则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无论是在疫情时期,还是在后疫情时代,在進行健康传播工作时,都要把握一定的原则。

(一)健康传播要有社会责任感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后疫情时代的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发展,造成全球政治、经济等格局也在发生急剧变化,西方一些大国借此疫情进行大肆炒作,“甩锅”给中国。因此,在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时一定要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密切关注国家有关政策,不可纯粹地为传播而传播,避免成为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国抗疫工作的借口。这就要求我国的健康传播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认识到,健康传播不仅是为居民解疑释惑,提高国内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素养,也是为市民提供一件抗疫的无形防护衣。

(二)了解后疫情时代受众的健康需求

疫情时期,由于全民防疫的需要,超常规、全覆盖、强幅度的健康传播,让社会大众不仅在短时间内认识了新冠防控知识,也使人们形成了主动获取健康传播知识的良好习惯,甚至思维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后疫情时代,虽然我国大规模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零散的、局部的疫情还偶然发生,使得人们对疫情防控的知识一如既往地关注。加上世界多国疫情的持续,使不少人的神经不会彻底放松,每天获取疫情数据几乎成为他们的日常所需,戴口罩、勤洗手、注意社交距离等一些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还继续保持。

与之相反,也有不少人在疫情期间是迫于群体压力而采取的个人防护。在后疫情时代由于疫情形势的好转,他们迅速放弃了个人防护、不再关心疫情的状况,同时在心理上也放松了对疫情的重视,让自己的生活与心理都回归到疫情发生前的状态,出现对个人防护的麻痹大意以及对健康知识的忽视。

因此,要及时关注社会人群中对疫情防控呈现出的持续高涨与麻痹大意两种现象,进行相应的健康传播。

(三)严守健康传播的专业性

健康传播是运用各种方法宣传普及与人类身心健康有关的健康科学技术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方法,传播健康科学思想,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健康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人们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社会活动。因此,健康传播工作不仅告诉公众如果要健康需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公众该“怎么做”才能身心健康,不得病、晚得病。因此,健康传播要科学严谨,针对性强。

健康传播要对已经经过科学论证、被科学家广泛认可的知识进行科普,不可将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或者没有被科学家广泛认可的结果作为定论进行传播;更不能将似是而非的知识或者结论作为传播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种传染病都会对社会及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由于是新发疾病,科学家对它的认识有限,社会公众对它更是知之甚少,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社会恐慌。因此,健康传播时要注意知识的科学、准确、完整,切不可不问知识信息的来源就向公众进行相关传播,那样不仅会引发恐慌情绪,也会以讹传讹,一旦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有误,就会给公众心理带来影响,造成他们对健康传播的误解。

三、后疫情时代健康传播的策略

与疫情突发初期及进展时期开展应急的健康传播不同,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疫情健康传播要平战结合,掌握时机与节奏

疫情期间,健康传播的强度、频率都是超常规的应急状态,几乎所有的健康传播都是为了疫情防控,内容几乎全部围绕疫情进行,强度大、频率高、覆盖面广,力求将健康知识尽快传播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后疫情时代,对疫情的防控知识不必像疫情阶段那样高度密集、大批量地进行,可根据需要采取平战结合的传播模式。除非发生疫情反复的特别事件,否则有关疫情的健康传播应进入常态化。一是此时的人们经过疫情期间的科普教育,已经具备了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并且对疫情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对有关疫情的科普知识就不再需要高强度、高频率地进行科普教育。二是如果此时仍然采取与疫情期间同样的科普教育强度与频率,难免会让公众对疫情的防控现状产生疑虑,心中会出现不安,不利于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恢复。

但要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是新常态,与疫情发生前的旧常态是不同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疫情防控依然是健康传播不变的主题,只不过其所占的比率明显下降而已。任何疫情、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的疫情,大多是由传染病的传播引起的,而预防传染病的手段既有传统的隔离、戴口罩,也有新型的注射疫苗、预防性用药等,这些经典的防控措施是永不过时的,需要反复强化,根植于公众的内心,使之成为每个人的健康自觉。因此,对疫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健康传播依然是不变的主题。

(二)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传播常规化开展

后疫情时代,科普传播应及时从关注疫病转移到常见病、多发病的科普传播。因为随着生产、生活进入常态化,工作、学习步入正轨,人们正常的健康需求也逐步释放,健康传播也需要及时跟上。生活进入常态化的人们希望看到,社区的健康大讲堂又开讲了,电视节目中不全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介绍,电台的养生节目又有了常规内容……因此,关于人们健康的日常生活、常见的慢性疾病的预防、儿童及老人常见病预防等健康知识,应及时提上健康传播的工作之中。

常规健康传播内容的回归,给社会公众一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信号,给社会传递信心,也让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整个社会回归了正常轨道。不可忽视的是,心理健康传播应及时跟进。疫情的暴发和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工作、家庭、社会关系等也是极大考验。同时,其他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傳播也是必须关注的话题。

(三)全方位多渠道健康传播手段的运用

疫情期间,全媒介健康传播的应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一切媒介都加入其中,一些新的传播手段如抖音、微视频、直播等被普遍采用,使得疫情期间的健康传播呈现出“短视频+直播+话题广场+专家讲堂+社区社群”的全方位、全媒介的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国家与多地政府就疫情举办新闻发布会,健康知识的传播成为各级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的重要一环。邀请疾病预防、临床治疗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话题进行解读。后疫情时代,随着疫情防控健康传播依然要求重点人群与全人群的覆盖,但是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机会相对减少。不过,疫情中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医学专家,无疑成了人们认可的健康传播权威,他们的作用需要继续发挥。

(四)健康传播要解读新知,粉碎谣言

随着人们对疫情认识的不断深化,引起疾病的原因不断被科学揭示,新的知识与信息也亟待普及教育。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曾经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有效的新药经过临床验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中医药在救治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有效认可。同样,一些常用的防控举措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等。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通过健康传播让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经过科学证实的知识需要科普,需要对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健康传播。

与此同时,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各种防疫知识被淬炼,科学的知识被证实,虚假的知识与信息被揭穿,甚至被证实为谣言。因此,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传播在担负传播健康新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谣言粉碎机的重任,要帮助大众辨别真伪,以正视听。

(作者为《上海大众卫生报》高级编辑)

编校:王谦

猜你喜欢
健康传播后疫情时代策略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实践视角的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探
《燕赵都市报》做好健康类新闻的认识与实践
科学传播视域下社交媒体中健康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健康期刊出版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