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不同用量及运筹方法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2022-06-14 00:50黄玉安毛晓梅宁国云潘建清柏超沈伟棋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稻曲病施肥相关性

黄玉安 毛晓梅 宁国云 潘建清 柏超 沈伟棋

摘 要:为了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与稻曲病发生程度的相关性,开展了不同氮肥使用量和施用方法对单季晚稻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曲病与氮用量呈正相关,氮用量越高则稻曲病发病程度越重;在同一氮肥施用水平下,稻曲病发生程度与缓控氮肥用量呈正相关,在总氮用量210kg/hm2时,应用缓控氮121.1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稻曲病的发生重于不用缓控肥的常规施肥(基肥∶分蘖肥∶穗肥=4∶3∶3)。因此,采用缓控氮肥1次性基肥施入应适当减少缓控氮肥的用量,并与非缓控氮肥按一定的比例混用,防止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曲病的发生。研究结果为稻曲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施肥;稻曲病;发生程度;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105-03

稻曲病(RFS,rice false smut)是在水稻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名丰收病、谷花病和青粉病等。稻曲病主要症状是由稻曲病菌于孕穗期至抽穗之前侵染水稻花器引起的,在稻穗上形成墨绿色稻曲球。稻曲病的发生不仅影响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产生对细胞分裂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多种毒素,威胁人畜安全[1-4]。长兴县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西南岸,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水稻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随着籼粳杂交等高产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化学肥料的偏施及适宜气候的影响,稻曲病发生较重,已发展为水稻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如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540以其超高产的生产潜力和良好的丰产稳产性受到种植大户的欢迎,得到了快速推广。主要表现为熟期较早,适应性较广,抗寒、抗倒等抗逆能力强,兼有籼稻的长势和粳稻的长相,灌浆速度相对较快,子粒比较充实,外观米质较优,但在高肥条件下易感稻曲病[5]。

近年来,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发展较快,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如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两高两壮栽培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施肥技术在水稻增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常规施肥方式的施肥次数偏多、费时费工,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分次施肥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缓控肥产业的发展,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应运而生。在单季晚稻栽培中施用缓释氮可减缓养分释放速率,有效降低氮素的淋洗、径流和气态损失风险,提高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具有减肥、稳产、省工的效果[6-7]。缓控肥在单季晚稻上一次性基肥施用技术以其省工省本增产的优点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在稻曲病的发生规律、抗性品种、气候影响、化学肥料等方面研究相对较多[8-15],而在单季晚稻采用缓控肥一次性基肥施用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笔者开展了不同缓控氮用量和运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试验,为稻曲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況 试验设在和平镇霅溪村长兴和平谷丰家庭农场的单季晚稻田中,试验点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309mm,其中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供试土壤为水稻土,pH值5.1,有机质含量48.7g/kg,全氮含量2.8g/kg,碱解氮含量106.5mg/kg,有效磷含量4.7mg/kg,速效钾含量104.7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易感稻曲病的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540。该品种具有超高产潜力和良好的丰产稳产性;熟期较早,适应性较广;耐寒性好,抗倒能力强;兼有籼稻的长势和粳稻的长相和熟相;灌浆速度较快,籽粒充实,外观米质优;但在高肥条件下易感稻曲病,稻瘟病抗性有待提高于2020年5月25日播种,6月17日施基肥,6月18日机插,6月24日施分蘖肥,7月31日施穗肥,8月30日始穗,11月18日收获。

供试缓释肥由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稻坚强”(N-P2O5-K2O:26-10-15),其中缓释氮含量为15%,即缓释氮占总氮的比例为57.7%,氮释放期为120d。应用“稻坚强”处理中氮素不足部分用普通尿素补足。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K2O60%)均为市售。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间用宽0.3m、高0.3m的田埂隔开,田埂上覆盖黑色塑料薄膜防止水肥串流;采用手工移植,各处理株数一致。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2:常规分次施肥,施肥量为纯N-P2O5-K2O:240-81-120kg/hm2,氮肥为100%尿素,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4∶3∶3)分3次施入;处理3:常规分次减氮施肥,施肥量为纯N-P2O5-K2O:210-81-120kg/hm2,氮肥为100%尿素,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4∶3∶3)分3次施入;处理4:一次性施肥,施肥量为纯N-P2O5-K2O:210-81-120kg/hm2(其中缓控N占57%),作基肥1次施入;处理5:施肥量为纯N-P2O5-K2O:210-81-120kg/hm2(其中缓控N占46%),作基肥1次施入;处理6:施肥量为纯N-P2O5-K2O:210-81-120kg/hm2(其中缓控N占34%),作基肥1次施入(见表1)。各处理磷肥和钾肥均作基肥1次施入。其他农事操作措施一致。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8月中旬平均气温31.9℃,比常年偏高4.0℃;无降水,比常年偏少47.3mm;日照时长102.5h,比常年偏多42.7h。8月下旬平均气温29.0℃,比常年偏高2.2℃;降水量57.3mm,比常年偏少3.4mm;日照时长61.0h,比常年偏多6.9h。9月上旬平均气温27.2℃,比常年偏高1.8℃;降水量80.5mm,比常年偏多39.1mm;日照时长82.8h,比常年偏多32.7h。9月中旬平均气温21.9℃,比常年偏低1.5℃;降水量125.1mm,比常年偏多79.1mm;日照时长11.8h,比常年偏少32.1h。

1.5 调查方法与分级 水稻黄熟期,病情基本稳定后,调查稻曲病的发生情况,采用平行跳跃法每小区调查200穗,记载发病穗数和发病级别。病情分级:0级,无病粒;1级,每穗有1粒病粒;3级,每穗有2粒病粒;5级,每穗有3~5粒病粒;7级;每穗有6~9粒病粒;9级,每穗有10粒以上病粒。按下列公式计算[穗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穗病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病级值×该级别病穗数9×调查总穗数]×100;

[防治效果(%) =对照区病情指数−防治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6 数据处理 采用WPS 2019lnk表格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数据处理,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不施氮肥处理的稻曲病病情指数为1.44,显著轻于其他各施用氮肥处理。处理2常规施氮240kg/hm2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4∶3∶3)分3次施入的病情指数为5.46,高于处理3常规施肥减氮12.5%的4.69,但差异不显著,常规施用氮肥作基肥、分蘖肥和穗肥(4∶3∶3)分3次施入,氮肥用量越多,稻曲病发病越重,稻曲病与氮用量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0.0163x+1.4256(R2=0.9956)(图1);在氮用量210kg/hm2水平下,处理4采用57.6%缓控氮一次性基肥施入的病情指数为7.44,高于处理5采用43.1%缓控氮1次性基肥施入采用的病情指数7.07,显著高于处理6采用32.4%缓控氮1次性基肥施入的病情指数4.63,应用缓控氮肥作基肥1次施入,随着缓控氮肥用量的增加,稻曲病发病加重,稻曲病与缓控氮肥用量呈正相关,线性方程为y=0.0524x+1.3629(R2=0.9695)(图2);处理4采用57%缓控氮1次性基肥施入的稻曲病明显重于常规施肥的处理2和处理3。根据用工和稻曲病发生程度综合分析,34%缓释氮施用比例可满足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要求,同时能减轻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保证水稻稳产。

3 小结与讨论

缓控释肥在水稻上一次性施用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和节省劳动力[16],已被广泛使用。水稻的氮肥吸收呈双峰性特点,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的吸氮量较高,而缓控释肥可满足水稻的需肥规律,促进水稻增产[17]。稻曲病发生的影响因子除了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外,氮肥施用量过多或偏迟,容易造成长势过旺、导致水稻贪青晚熟,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18]。由本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常规分次施肥方法,氮肥用量越多,稻曲病发生越重,稻曲病的发生程度与氮肥的用量呈正相关;应用缓控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方法,在总用氮量基本相同情况下,缓控氮肥用量越多,则稻曲病发生越重,稻曲病发生程度与缓控氮肥用量也呈正相关,这可能与缓控氮肥释放期较长,在水稻生长后期释放氮肥较多有关。因此,单季晚稻一次性基肥施入应根据缓控氮肥的释放特性,适当减少施用量,并采用緩控肥与非缓控肥合理混用,防止水稻后期氮肥偏多而加重稻曲病的发生,对于防控稻曲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正兴,刘才南,徐润成.稻曲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4(6):28-32.

[2]陈永永.我国稻曲病研究概况[J].中国农学通报,1992(4):15-19.

[3]黄世文,余柳青.国内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02(2):45-51.

[4]田鸿,陶家凤.水稻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特性及稻曲病菌毒素对水稻、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0,13(3):113-116.

[5]陆惠斌,章志远.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5):64-65.

[6]张金萍,陈照明,王强,等.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2021,35(6):207-212,221.

[7]金月,侯建军,裴惠民,等.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对浙粳8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3):449-450,455.

[8]张君成,张炳欣,陈志谊,等.稻曲病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学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1):44-47.

[9]吕建平,缪巧明,杨虹,等.稻曲病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1994(4):93-97.

[10]饶汉宗,谢子正,李阳,等.浙南山区单季杂交稻稻曲病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及防控[J].中国稻米,2018,24(5):85-92.

[11]陆明红,刘万才,朱凤.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5):45-48.

[12]杜毅,褚茗莉,王疏,等.稻曲病发生规律与栽培防治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1990(6):11-14.

[13]王梅.水稻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及稻曲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14]尹小乐,陈志谊,于俊杰,等.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及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459-1465.

[15]黄桃翠,范玉刚,李贤勇.水稻稻曲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7(5):207-211.

[16]张木,唐拴虎,张发宝,等.60天释放期缓释尿素可实现早稻和晚稻的一次性基施[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1):119-127.

[17]丁艳锋,李刚华,李伟玮,等.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J].中国稻米,2020,26(05):11-15.

[18]陆明红,刘万才,朱凤.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05):44-4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稻曲病施肥相关性
籼粳杂交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试验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