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稻作系统生态智慧的发掘与利用

2022-06-14 20:57蒋纯李佳仁王少拳盛李杰李郭安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蒋纯 李佳仁 王少拳 盛李杰 李郭安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着农村耕地荒废、耕作生产体系破坏以及传统农耕文化消逝等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与激励农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传统农业技术与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依旧迫在眉睫。发展蕴含传统生态智慧的绿色农业,是解决目前农业发展难题的有效切入点。湖南省是中国的稻作大省,深入挖掘、科学解读、大力推广当地的稻作系统生态智慧,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的有效传承,能够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助力。

关键词:湖南省稻作系统;生态智慧;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9-0014-03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cological Wisdom of Rice Farming System in Hu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JIANG Chun   LI Jiaren   WANG Shaoquan   SHENG Lijie   LI Guo′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e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abandonment of rural cultivated land, the destruction of farm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Over the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the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rough rural policies. Although som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wisdom are still imminent. Developing green agriculture with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is an effective entry point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unan Province is a major rice farming province in China. Deeply excavating,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ing 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local rice farming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and can become a major boost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ice farming system in Hunan Province; Ecological wisdom; Rural vitalization

1 引言

鄉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方位振兴。“十四五”时期,我国明确提出绿色农业化发展是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稻作系统生态智慧是农民根据当地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并经过历代传承形成的一系列有利于谷物生长的种植技术,其能够有效地应对稻田耕作、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自然问题,是中华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生态智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现有学者在生态智慧的有关研究中提出,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探析稻作文化、民俗文化、梯田旅游等多个方面的生态智慧[1];从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究稻作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林粮间作等多方面的生态智慧[2]。

现如今,伴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村资源大量外流,原有的农村社会生产体系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链条遭受了巨大冲击。占农业生产主体地位的稻作面积正逐步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优秀传统稻作种植技艺与农耕文化的消逝。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政策多年来一直把改善当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作为重要目标,但稻作智慧的传承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发掘优秀传统稻作耕种技艺、分析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并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能够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有效传承,从而为我国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助力。

2 湖南省稻作系统蕴含的生态智慧

水稻种植是单一的稻作耕种模式,其核心产物是稻谷和稻秆。稻作系统则是在传统稻作过程中深度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在稻种的基础上形成的复合种养的生态体系,其中包含了生态、文化、科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体系[3]。湖南省稻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稻田开垦种植到生产收获的各个环节。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湖南省稻作系统稻田开垦、稻作过程、稻耕习俗3个方面所蕴含的生态智慧。B795F984-27C1-460D-ADD6-248D5070DA66

2.1 稻田开垦 湖南省地域面积较广,地形环境复杂。各地先民们在进行稻田开垦过程中充分适应当地环境,就地改造土地来适应稻作生产。湘西花垣地区在几千年前曾是一片深水沼泽,杂草丛生,不宜种植。但子腊村的苗族先民们创造了一项伟大的“铺树造田”技术[4],即在沼泽地上铺上附近砍伐的树木,又在铺上的树木上铺满沙土,以此形成了初步的稻田。铺树后的田与之前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稻田的地势,有利于增加水稻的受光面积,并延长光照时间,改善当地稻田日照不足的问题[5]。铺在稻田底部的树木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腐烂,转而被土壤所吸收,成为提高稻田土壤的肥力来源之一,最终促进水稻生长。湖南石门地处深山,主要围绕当地河流进行开垦,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为了拓宽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当地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抢水田”模式。“抢水田”一般需要满足位于远离水源的山谷等聚水之地和雨水充沛2个条件。“几时落雨,几时下地”便是当地农民对此进行的形象总结。由于“抢水田”所开垦的土地通常土质较硬,土地肥力较低,为了适应这种艰难的环境,当代人便又创造了更加复杂且有效的开田程序——近水田“三犁三耙”、抢水田“七犁七耙”。

2.2 稻作过程 在水稻种植阶段,稻作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在空间上,农户不仅重视单个水稻的生长,还重视包括伴生植物种植、伴生动物养殖、稻田维护、河道水源维护、田边林地管理等一系列的相关措施。通过对多方面的管理,形成了完整、互利的生态区域。又比如在植物方面,在稻田周边的山坡上种植茂密的树林,那么不仅林中的白鹭、喜鹊等各种鸟类能以稻田中的害虫为食,有效治理害虫问题,而且树木根部的固定作用也得到增强,有利于水土保持。另外,在水稻周围种植大豆来固氮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在伴生动物养殖上,宁乡市顺口溜“水稻要想种得好,黄鳝泥鳅少不了”强调了黄鳝、泥鳅在稻田中的重要性。花垣县在这方面形成了“稻鱼鸭鸟蛙”种养系统,通过养殖伴生动物改善生长土壤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肥料。湖南省稻作系统生态智慧通过了空间管理,形成了稻田与周围动植物的共生模式,并且有效地促进了稻田的生长。

在时间上,稻田平整、催芽、育秧、播种、稻田管理、收割、储存等一系列稻作行为,构成了较完整的稻作系统生态智慧。而在各个稻作环节当中,稻作生态智慧更是比比皆是,比如在施肥环节,有宁远县传统的“火围”“踩青”。火即和(huo),“火围”就是把采摘的草串起来,再将平常累积的小便大便淋下去,然后将其搅拌均匀后沤一定的时间再撒入田中。“踩青”则是到山岭间采摘张开枝丫的蕨或名为“浩达婆”的植物,然后将采摘好的植物撒入田中,踩进深田,待其腐烂后为土壤提供肥力。人类粪便中含有硝酸铵、尿素等含氮无机化合物,碳酸钙、碳酸氢钙等含磷无机化合物,碳酸钾、硝酸钾等含钾无机化合物;植物富含磷、氮等微量元素,这些都将提供给稻田丰富、绿色、生态的肥料,是一种当地改善土壤条件的有效方法。此外,宁远县还采取烟稻轮作模式,一方面,宁远县土壤呈现弱酸性,适宜种植烟叶;另一方面,烟叶种植可以提高当地人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就生态保护而言,在同一块稻田先种植烟草,等烟草收割后,“烟杆还田”后再种植水稻。收获烟叶后剩下的烟杆既能充当肥料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又能通过烟杆中的烟碱灭虫,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推动宁远县稻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稻耕習俗 各地农民围绕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稻耕习俗,如花垣县苗歌《教子种地歌》《生产季节歌》及谚语、新晃县斗牛等习俗。稻耕习俗的存在既能丰富农民的农闲生活,也能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蕴含着独特的生态智慧。

涟源市有“正月犁田是块金,二月犁田是块银”的说法,通俗来说便是正月收割后的田地里植物腐烂,在这个时候犁田时将其搅和均匀后养料会更加充足。这体现了农民在长期种植中对于土地肥力增长规律的探索。播种时,又有“清明下种,谷雨插秧”“懵懵懂懂清明下种”“二月清明迟下种,三月清明早下种”的说法。意思为:清明时节的气温以及雨水条件都已经满足水稻生长要求,借此来指导当地农民在清明时节及时地播种水稻。针对播种这一环节,更为精确的有湖南石门县的谚语——“穷人不跟富人哄,桐子开花泡谷种”。“泡谷种”即为催芽,意为必须要等到桐子花开之后才能给水稻催芽。“桐子花开”是一个时间预令,表明温度开始回升并且趋于稳定。这种通过温度判断的方式更为合理,可以预防倒春寒等灾害的出现影响到水稻生长的作用。另外,“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一期怀胎,一期出;一期扬花,一期谷”,这也是当地指导生产的重要谚语之一,意为在芒种时期播种秧苗,在夏至时水稻就能长出胚芽。“期”是十五天到二十天的单位,“怀胎”指的是稻谷长出幼絮,在怀胎期到出花苞期间都需要给田地引水;“出”指的是幼絮开始出花苞,这时需要一直给稻田晒田直到迎来水稻的“扬花期”;“扬花”则指的是稻谷花开,开始授粉的时候;“谷”指的是稻谷成熟。从“扬花期”开始便需要一直对稻田进行干湿的管理,既要保证田里面有水,水又不能太多,当地上开始出现像蜘蛛网一样的裂纹之后,才能进行引水,这一步称为灌浆。石门农民发明这些俗语来指导作物生产,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后又发现水稻生长与田中水之间的准确关系,最终又发现了“干干湿湿”的水稻水土的管理办法,最终达到促进生产的目的。

3 稻作系统生态智慧的现实利用

3.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智慧重建 人与自然作为命运发展的共同体,唯有两者和谐共生才能推动走向良性循环发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资源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在人地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通过稻作系统生态智慧的现实利用,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将对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关键在于深入解读当地生态智慧,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修复生态,科学种植保护生态。农户对于稻田的开垦正是基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加以适当的改造和利用,例如就山势开辟梯田,不仅扩大了稻田面积,也造就了梯田美景。在就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问题上,农户在充分尊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重视稻田及附近区域形成的生态区域,搭建一个稳定的生态功能圈,以此奠定稻田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推动稻田生态涵养能力的提升,从而在稻田耕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修复损坏的自然环境。稻作系统生态智慧中蕴含的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助力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实现绿色可持续化发展。B795F984-27C1-460D-ADD6-248D5070DA66

3.2 稻作文化强调生态智慧的社会营造 乡村振兴是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的全方位振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需要的是全社会共同行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出共同的福祉。稻作文化是当地稻作种植在文化层面的延伸,是当地历史、生态环境的衍生物。其作为稻作系统生态智慧及人们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共同认识,对于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稻作文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推动生态智慧在人们日常生产中的发掘与运用,强调稻作文化、生态智慧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社会营造,才能进一步实现党所号召的“五位一体”的乡村全方位振兴方针,让农村成为一个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稻作文化中的歌曲、舞蹈、戏曲、谚语等多种内涵,既可以充当农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又能体现当地稻作文化的丰富内容,以此指导生产实践,生动体现了其观赏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又如谚语多由当地朗朗上口的俗语所构成,凝聚着代代农民的智慧,它为以靠天吃饭为主的水稻种植规避一定的天灾人祸,提高水稻的产量以及稻谷品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谚语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农业生产的智慧,便于农户以此为指导进行农业生产实践。因此,让稻作文化得以在农村再次焕发光芒,从而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户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此共同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3.3 生态智慧结合传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質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因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解决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积极推动生态智慧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发展,以此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田地的生产附加值,促进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稻作系统生态智慧立足于绿色生态,是区域环境开发与保护的最佳平衡点。深入推动生态智慧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利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地区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生物肥、草木灰肥、人畜粪尿肥等传统有机肥来耕种,以保持土地肥力;利用生物链、生物特性防治病虫灾害,极大地减少了化学产品给土壤、农产品甚至是人体带来的危害,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日常主食。只要坚持以绿色发展观为中心的种植方法,土地也将实现长久的利用。稻作系统生态智慧与传统农业的结合顺应了粮食绿色生产的核心理念,将推动绿色、生态、安全的传统种植模式的推广,助力我国农业走一条绿色化、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4 结语

稻作系统生态智慧体现在稻作的各个流程中,它是几千年来的农民智慧的累积,标志着传统生态观与稻耕文化的融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传统稻作生产过程中的生动体现。在与时俱进的生态智慧中所反映出的是传统农耕过程适应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魅力。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发挥稻作系统的生态智慧独特的优势,对稻作系统生态智慧进行进一步的发掘和利用,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6]。

参考文献

[1]杨主泉.“越城岭”地区少数民族梯田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研究——以龙胜龙脊为例[J].农业考古,2010(06):397-399.

[2]梅军.略述黔东南苗族传统农林生产中的生态智慧[J].农业经济,2009,29(01):120-124.

[3]张永勋,刘某承,闵庆文,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机生产转换期农产品价格补偿测算——以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作系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03):374-383.

[4]陈茜,罗康隆.农业文化遗产复兴的当代生态价值研究——以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9(9):63-68.

[5]陈茜,黄祥芳.农业文化遗产创新式传承的当代价值——以苗族“子腊贡米”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0(1):88-88.

[6]陈茜.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转化[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12(03):133-140.

(责编:张宏民)B795F984-27C1-460D-ADD6-248D5070DA66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