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斌 王苗
[摘 要] 主要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如何更好地匹配教学结构与学生发展的问题。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研究中,需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建筑作为载体,经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研讨和解构,找到它们与现代博物馆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的联系,进一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过去和未来理念的反思,以及提高构建环境空间设计与和谐共生的能力。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馆的建筑风格、空间构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教学和研究,进一步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解构与环境设计的融合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传承意义。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博物建筑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046-03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所倡导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自信。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设计理念相结合。在合作共赢的设计发展大背景下,坚定民族设计自信,了解多元化的多民族设计观念,努力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环境设计建设者。所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改革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探索教学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补充,激发学生对环境设计的创新兴趣,以努力营造科学合理的、体系的、动态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为途径,以培养能够自我创新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有意义、具有实效的教学探索。
一、傳统文化植入博物建筑空间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外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等多方面总体概念的掌握,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校采用了三者兼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知识体系,对知识有系统的掌握,同时学校的课程可塑性比较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面较广。它的缺点是学校缺乏充分的课程时间使学员进一步掌握建筑学理论知识,也没有将学校的建筑设计理念深化到内部设计和室外建筑设计的细节上。所以,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建筑作品设计呈现时尚化、前卫化的趋势,这样教育的直接后果便是淡化了设计学习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意识。因此,环境设计缺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使建筑设计没有中华神韵。因此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审美理念来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构和传统文化美学的创新融入设计课程中,就显得重要和必要了。
二、传统文化与博物建筑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相互关系
(一)现代博物建筑空间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拓展了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解构在中国现代博物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苏州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平遥古城等。江苏博物院新馆的环境建筑设计中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单坡屋顶的建筑方式,并利用了抽象的方式,把屋顶演化成简单、现代、富有力量与美感的几何形态,并大胆地运用了新的构造方式和新的建筑材质。当代环境设计的创新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构与现代环境博物馆的建设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视角剖析设计现代建筑风格,开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设计之路,进一步拓展了环境人文资源。
(二)现代博物建筑空间设计连接、传承并应用了传统文化,起到桥梁作用
现代博物馆,不只是一座承载了许多充满历史意义和人文气氛的艺术物品的场馆,更是现代人类所需要的富有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感的活力生存空间。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所发扬的传统文化有着明显差别。因此,当代设计师应注重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通过激活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博物馆空间中的功能放大。
(三)传统文化与博物建筑空间设计结合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博物建筑空间设计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博物馆的环境设计中,可以扩张设计思路衍生各种各样的创新设计集成。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较快的今天,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构设计现代博物馆,可以让人们回归自然的宁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可以达到很好的建筑设计效果,使人类寻找更多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从而发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
三、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传统文化原型解构在现代博物建筑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文化原型思想的提取
隈研吾主张建筑设计“与大自然融合”,提出“负建筑物”的理念,使建筑物消失,并消弭了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分隔,与本身浑然一体,于是就有了这座建在山顶上的民艺美术馆。将博物馆形态和倾斜的山势相结合,建筑设计以平行四边形为基本单位,采用分割与整合来解决错综的地势,并沿着坡地的起伏构成连续的空间结构。从外形上可以引起我们在记忆中鸟瞰村落的青瓦连绵的情景,整个民艺馆从远处看与象山融为一体。提取传统文化原型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的特定的应用程序设计和深化研究现代自然历史建筑的空间设计。
(二)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文化原型要素的分析
该博物馆地处浙江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分校,是日本艺术家隈研吾的代表杰作。该馆一直坚持的建筑设计宗旨为“让建筑消失”。整个馆以收集、陈列我国传统物质文化为应用对象,以传承、活化与复兴传统中华手工艺文化为主要目的,并以此宣扬我国传统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
1.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形”的再生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以平行四边形为基本模型,并加以延续、拓展,为整个建筑物的起伏与演变奠定了基本形态。随着屋顶的升降,弯曲的瓦块在有秩序的堆积下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整座建筑。远看整座建筑物,整个屋顶交叉重叠,建筑物外立面青砖黛瓦,颇有中国传统村落的风貌。该建筑的室内也是个连贯的空间整体,大部分空间均以坡道互相衔接,整体宽阔、连贯,给了参观者趣味的游览体验。该博物馆在内部陈列空间中并没有明确的分割线。另外,狭长而具有空间变化性的展示柜空间则呼应了建筑设计,让整个空间更具有延展性,而台阶则被坡道所替代,斜坡的开阔性与创新性给予了游览者漫步于乡间蜿蜒小路上的感觉。
该博物馆主要运用的是地方材料,显示了地方特色。通过实地研究发现,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设计师通过解构瓦这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材料绘建。在整座建筑物的屋顶、外立面、内部铺装以及造型设计上都有着传统瓦块的影子,不论是在空间的形状方面,还是在内部装饰方面,都反映出“瓦”这一符号,而外立面的建筑材料则大多使用了瓷砖、瓦以及玻璃,这使得整座建筑物更加和谐地融合了大自然并具有了历史的时代感。在建筑外立面的建筑设计上,人们对瓦块的排布印象会更加深刻。建筑外立面采用了不锈钢的带刺铁丝网拉成圆外切四边形,并针对不同的采光要求排布各种密度和形态的瓦块,从而产生了别样的韵律美感,它不但从空间功能上发挥了调节采光的功能,还从视觉感受和空间效应上给人崭新的感受,场地铺装上亦利用了大量砖石与瓦片的堆砌,空隙中的青苔体带着一些生气与时代的烙印,充满了时代感。
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空间形态的分析以及材料“瓦”的解析,将抽象的“形”具体化,更加方便学生理解与教师教学。
2.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色”的感知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在色彩上融合了传统文化和地方色彩习惯。该博物馆建筑的主色调为灰色,与当地的地形和环境相呼应,两者相互渗透、融合。同时,绿化也是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个建筑由内而外被周围的绿化包裹,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该博物馆建筑表皮使用的瓦是由当地原材料和传统手工艺品制成的,目的是融入当地自然环境,突出自然环境和建筑色彩的重要性。另外,中庭的地面也是用旧的青砖铺成,青砖灰瓦营地营造出浓郁的传统风味和视觉色彩,有助于博物馆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3.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意”的体味
对于博物馆不应该只是对建筑物本身的了解,更应该聚焦于当地人的思维意识和情感依靠。建筑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得整个建筑和谐而自然,而大量的瓦片也体现出人类对历史的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所以,无论是层叠相互交织、青砖黛瓦的中国新型建筑形式,抑或者带有历史传承含义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都是人类对中华“民艺”的回应和再生。“民艺”之“民”可解释为某种人、居民、群众、人民、民间等,“艺”可解释为技能技术、工匠、人民美术艺术等。而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博物馆所传达的“民间艺术”的含义似乎相当简单而宽泛。它可能指中国古代民俗中的一种技巧,也可能是我们都知道的一种流行习俗,或者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工具进行的社会和艺术活动,比如衣服、食物、住房和交通。中国民艺之所以为“民”,是因为其蕴含着民间智慧与技艺精神。“民艺”虽然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也不存在明确的文学分类标准,但它是人们对民俗智慧的蓝图,是现代社会的无价之宝。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意”在意境上的表达。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留给观众更多的是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如果没有感染力、共鸣,没有设计之外的含义,这种设计是肤浅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世世代代的沉淀和血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明集合体。博物馆空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载体,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内容价值的重任,博物馆空间必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保障,同时要强调中国文化与博物馆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多元化、形象化的形态展示,从而促进博物馆空间与中國传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呼应、参观者与中国传统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另外,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也应该根据时代潮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更加多元化地展示中国传统文明,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军科.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4(2).
[2]王莉.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9).
[3]李鸿鸽.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布局及功能[J].艺术教育,2020(6).
[4]丁川.隐于群山的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6).
[5]温雷刚.隈研吾建筑作品中形式转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7.
①基金项目: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传统文化原型解构在现代博物建筑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SYYJSJG-2117)。
作者简介:宋丽斌(197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王苗(1996—),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