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庆杰 邹志友 王雅宁 李华
[摘 要] 普通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学生的地学殿堂启蒙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该课程虽然涉及较全面的地学领域专业知识,但针对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当前仍处在摸索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亟须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体系,要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素养,增强学生在地学领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有助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 键 词] 普通地质学;思政建设;课程体系;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2-0028-03
将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理念,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1]。普通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综合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大家科学兴趣、了解地球、引导进入地学殿堂的启蒙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和普适性的特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还能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将普通地质学引入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普通地质学思政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一)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是指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体现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地质学的学习热情,增强地质专业知识的认同感。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以及地物类专业的地质基础课,也是核心课程。激发学生的地质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普通地质学教学效果是现今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在普通地质學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课程内容涉及学科较多,比如沉积岩与沉积相、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等学科,是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基础。此外,该课程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息息相关,也涉及国际热点话题,比如“行星(星际)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与大地构造学发展”“大地构造与行星地球宜居性研究中的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当代大地构造学发展和如何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社会”“三深计划与我国地球科学的大数据化和智能化”等一系列科学热点。可见,普通地质学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普通地质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优化了知识结构,还能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学生上专业课的兴趣,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教书育人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二、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影响因素
(一)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包括大量关于地球相关知识,比如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板块构造、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等。大量的专业名词、地质原理、地质信息使学生无法完全接受,难以完全吸收,以致应接不暇。
教师在介绍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两点挑战:一是如何熟能生巧以及合理地将思政内容融入普通地质学课程中,以致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和领悟。二是如何合理地划分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课程教学时间,如果讲授内容和拓宽视野太广,对教学进度会有影响。因此,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培养理论体系不够系统。
(二)教学实践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指出,“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我也不爱听。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普通地质学课程是针对地球科学的一门学科,既涉及理论部分,又涉及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包括岩石鉴定、地质图编制等方面,目前这些实际仅仅将课程的内容重复讲解,很难与社会自然中一些实例相结合,也没有关于实际过程及结果对社会或思政理论共鸣思考。
三、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
普通地质学已经是一门较系统和成熟的课程,地质学各领域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技术、新发现不断涌现,不缺乏思政元素素材。然而,目前存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缺乏、思政元素难以选取并有效融合等问题,制约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此,系统地建立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理论体系迫在眉睫,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设置
遵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性、时代性等基本原则,将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契合,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2]。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结合探讨,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见文末表1)。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由浅入深地授课,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丰富课程思政内容
针对教师思政方面,结合研讨思政主题,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教师的思政素质直接影响普通地质学思政授课效果,每个教师的涉及领域、思政修养、价值观不同[3],因此,定期的思政研讨,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思政教育放在教师培养的首位,有机结合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及时将学生的思政教育纳入师德师风教育内容,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可按研讨主题、实践互动和平台建设三步骤依次进行。
1.研讨主题
在研讨主题上主要选择以专题形式为主的研讨项目,可以要求教师以某个章节为专题研讨项目,引导每个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该专题和思政内容的贴合度和理论高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教师交流“专、精、深”的地质内涵,深刻理解地质和思政内容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2.实践互动
为了促使学生在实际中不断消化和體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不断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应大力实施解释性、体验性以及综合应用性实践,在解释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体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任务探究等方式促使相互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在综合应用性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企业中真实感受教学活动与质量管理。
3.平台建设
教师可以建立微助教、雨课堂或其他App进行互动式交流,在平台上共享和改进地质内容和思政内容的结合。
(三)凸显地学热点成果,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针对学生思政方面,介绍我国地学领域热点与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普通地质学主要体现地质领域的特色和研究内容,针对这方面内容我国地质工作者取得的震撼世界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如现在国家的“三深”深海、深空、深地重大计划。教育引领学生认识到中国地学界具有强大创新潜能和竞争世界的实力。
此外,还需要将课本知识、研究进展和典型实例相结合,介绍和宣传我国老前辈黄汲清、李四光、翁文灏等大师的杰出成果。我国有11枚“金钉子”剖面,占全球“金钉子”近六分之一,排名全球第一。这都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吃苦耐劳、不断开拓进取的成果,实现了地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地学领域众多的国际前沿水平成果,可以激励学生学好知识,努力工作,勇于创新,认识到中国的强大创新潜能。
(四)注重过程考核,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之后,可以对课程思政内容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核:一种是研讨式,一种是按比例进行考试考核,前者主要要求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某个章节进行专业知识和思政的综合研讨,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性解释和思政内容的准确贴合度进行打分,纳入平时成绩中,后者可以针对某些讨论式话题进行考试考核。为了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对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近60人进行15分值的思政考试,其中13~15分的占23人,10~12分的占25人,5~9分的占12人,总体来看,10分以上的占比80%,可见教学方法和内容行之有效,而且学生对思政内容也重视和认真对待。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个需要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和努力的重大工程。目前针对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老一辈地质学家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学生成为适应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舒良树,王博,茆雅风.新形势下教师的新使命:《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3-16.
[2]贾伟杰,徐趁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2):73-74.
[3]刘玥,盛彬,徐广翔,等.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问题探讨与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1):100-103.
①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20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沉积岩石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JY2020014);长江大学2020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地质学’一流本科专业的改革与建设”(2020404);课题“SPOC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普通地质学》为例”。
作者简介:邓庆杰(1988—),男,安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