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张冬 杨丽莎
摘要:在当今民办高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基层团组织建设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智慧团建”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平台,如何完善其工作将对民办高校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智慧团建”;工作
民办高校开展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
截至2020年,全国有民办普通高校771所(含独立学院241所),在校生791.34万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蓬勃发展起来,为社会文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1]
第一,民办高校有自身的特点,多倾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质量是生命线,学校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实践上,学生管理队伍大多是行政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且流动性较大,很大程度上失去学生工作的联动性;同时在政治思想引领上欠缺完善的教育机制,使得学生思想受教育不均衡,难以达到大会至小会的效果,从而无法发挥团组织作用。这就需要学校团组织深入学生基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活跃校园文化、增加社会实践机会。
第二,民办高校大多呈现学生基数大,专项经费少的矛盾特点;根据上级团组织的要求,难以达到每位团员活动经费标准,造成如奖惩机制、思想引领系列活动、青年权益等项目无法开展,减少了团组织引领的路径。
第三,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带给学生群体无法弥补的心理问题;就读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数学习能力偏弱、素质较差,与其他高校对比,欠缺的是对思想的开放、包容、学习和接受,对团组织的活动表现出事不关己、慵懒的态度。所以,民办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团的建设和团组织作用的发挥,把团组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使其在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2]
“智慧团建”工作的实际应用
广东理工学院自2018年初开始使用“智慧团建”平台,已经理顺多项团务功能,但在具体联系团员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在工作开展中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1.团员意识淡薄
共青团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发挥好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正是身为一名团员的光荣使命之一,但因为我校思想引领不够透彻,学生关注方向无法准确把握,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共青团员”身份过度淡化,从而无法精准落实“智慧团建”的支部建立工作。
2.团员基数大
我校约有24000名学生团员、270个团支部,数量之大造成“智慧团建”系统在建立阶段难以实施。同时每学年新转入团员及需新构建支部数量庞大,使得与少量工作人员比例无法平衡,造成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繁琐。
3.常规问题难以解决
“智慧团建”将定时缴纳团费、团员奖惩、青年大学习、党史专题学习等功能逐步上线,但是相应地出现了如空心团支部、团干团员缺漏等后遗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长时间跟进解决。
4.团干部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新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大学生所处环境发生了强烈变化,其中包括了素质意识、生活观念、理念等,对于特殊的需求和精神需求多样化,传统观念和政治意识、组织观念和理想信念等不断弱化;而在进行“智慧团建”的操作时,往往因系统的复杂性及频繁性造成工作机制难以统一,这些与民办高校普通团干部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因为缺少高素质的团干部来引导和服务,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3]
完善民办高校“智慧团建”工作路径
共青团面临全新的挑战,跟从社会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占据政治引领青少年新高地的唯一突破点,而“智慧团建”工程正是新时期共青团“再组织化”的重要策略,完善民办高校“智慧团建”的工作路径迫在眉睫。
第一,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团建的中心思想,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从现实生活中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关注点、组织情况,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站等平台对接,举办思想-生活相结合的活动及宣传,形成宣传网络阵地,强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大学习、大讨论”的形式,潜移默化走进学生生活及日常学习中。在可能的路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所需,做到真正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
第二,合理分配,多层管理;构建大会带小会的多层管理模式,强化班级团支部的责任感,定期更换管理负責人,强化换血功能,合理分配经费,减少“无意义”活动,采取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开展活动。
第三,规范“智慧团建”工作程序,从启动使用系统至今,共青团广东省委先后出台及修订了20余份制度文件,进一步理清了组织规范设置、团籍档案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团费收缴使用等一些长期模糊不清的工作规范。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文件制度要求,对自身工作不足点进行改革,且结合自身发展及现实需求,出台相应的改革文件,针对团建工作进一步规范程序。在面对团组织空心化、“两新”组织团建空白、口袋团员和隐形团员等情况,应实行一对一策,专人管理,做到转流、分布。
第四,响应落实,共青团广东省委专门组建“命脉工程”攻坚办公室,抓住百万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团费在线交纳启动的关键期,集中办公攻坚半年,持续对高校和地方团委转接工作进行双向督导,每周定期通报转接数据,明确团组织审核转接申请的响应时间和响应率,监测各级组织是否在72小时内工作到位。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QQ、易班等媒介平台,整合各方面信息,积极探索团建工作信息化。
推进“智慧团建”工作,着眼于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智慧团建”的核心是以互联网思维完善、改进和构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工作体系,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体系向管理和服务相结合转变,用互联网等时尚手段便捷方式去吸引青年,用服务去凝聚青年,用组织去覆盖青年,因此我们要探索更多服务青年的基础服务,而不会将智慧平台变成青年“讨厌”的工具。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2021-11-1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2111/t20211115_57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