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信息失真及传播研究

2022-06-13 11:04尚志海叶丹丹
关键词:接收者信源传播者

尚志海,盘 炜,叶丹丹

(岭南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再次证明,全球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在疫情风险管理中,人的风险感知与沟通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成败。在灾害学领域,学者们开展了地震[1]、洪涝[2]、台风[3]等灾害的风险感知及风险沟通研究。相对来说,疫灾风险感知研究不多,风险沟通研究也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卡斯帕森的“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及涟漪效应”被国内外学者大量引用,并被视为风险沟通与危机传播的经典理论,但是自风险的社会放大提出至今,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例如“风险社会放大”是否包括“弱化”、个体在风险信息传播中是否仅仅扮演了“社会放大站”的作用[4-5]、风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否仅仅包括放大或弱化,等等。风险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传播真实的信息,防止失真信息的扩散,失真信息更应该引起重视。

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人人皆媒体的格局,加上沟通媒介革新,风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情在公众风险感知方面有着重大影响[6-8]。在新冠疫情风险沟通的过程中,疫情蔓延,各种信息混杂也为失真信息传播提供了土壤。当个体收到并认可失真的疫情信息后,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形成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导致公众做出错误决策[9]。反之,当个体不认可失真的疫情信息时,就可以成为失真信息终结者甚至信息纠察员。目前信息失真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会计信息失真”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到公共安全风险信息失真问题,这一现象亟待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与灾害性,笔者通过对微博平台进行数据挖掘,探讨风险信息失真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信息失真传播模型;同时,为分析公众感知对风险信息传播的影响,于2020年2月10日通过网络问卷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问卷效度和效度良好[10],其中第10、14、15题对疫情失真信息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最后整理有效问卷共2016份用于分析。以期为风险沟通与危机传播理论的丰富和对公共安全事件风险的管理和舆情引导提供参考。

1 疫情风险信息失真研究背景

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国抗疫历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疫情风险信息最为复杂,谣言多发,并且在信息传播上存在三个关键时间点:①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依法发布疫情信息;②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③2020年2月18日,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数开始下降。基于上述三个节点及问卷调查时间,笔者认为风险信息失真研究背景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涉及以下三个细分阶段:阶段I,2019年12月8日—12月31日;阶段II,2020年1月1日—1月20日;阶段III,2020年1月21日—2月18日。

阶段I,疫情出现,但仅由医护人员、卫健委等密切业务机构对新冠肺炎追踪研究,摸排、分析科学性质。在舆情方面以微博热搜(以下简称热搜)数量为例,仅在2019年12月26日和12月31日分别有1条和3条热搜,覆盖率低,舆情处于开始产生阶段。阶段II,武汉市关闭疑似病源地的华南海鲜市场,实施初步管制。除2020年1月1日、1月4日及1月12日热搜数为0外,其余每天都有1~3条热搜,并在1月19日达到阶段峰值7。阶段III,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按甲类措施防控,对新冠肺炎进行分级认定并组织配套防控措施,意味着从对突发群体性病毒风险预防到建立分类管理防控体系的转变,行政系统大规模地、全面开始介入管治;自钟南山院士宣布病毒存在人传人后,较之前多了40.23%的民众感到危险,在武汉宣布封城后,风险感知程度高的人群达到了81.3%。与此同时舆论大爆发,2020年1月20日热搜数为21,较1月19日增长200%,此后热搜数呈波动型上升,并在2月9日达到峰值90。1月20日之后,热搜数一直保持在20以上,疫情信息覆盖率高,事件上升为全民热议,如图1所示。

2 风险信息失真现象及其传播分析

2.1 失真信息与信息失真现象定义

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性,是衔接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良性信息传播与风险沟通的关键。目前,针对风险信息失真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现有研究最关注的是谣言,因此可以借鉴谣言研究的相关理论,但谣言与失真信息并不完全相同。笔者认为,失真信息主要是指偏离了客观真实状况与一定衡量标准的信息。谣言和失真信息具有以下不同之处:①从定义上来看,谣言产生的根基不是以事实为依据,没有真实性,更多是“无中生有”;失真信息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很多是“有真有伪”,至少是短时间内“真假难辨”;②从传播路径来看,造谣者多出于一定不良获利动机造谣和传谣,而失真信息传播多出于善意或无意为之,其信源和传播者可能是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机构,典型失真信息案例如“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③从传播范围来看,失真信息辨认难度更大,更能迷惑信息接收者,因此其传播范围比谣言更广,潜在危害与造成的损害比谣言大得多。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失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谣言。笔者认为信息失真现象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偏离客观事实与一定衡量标准并广泛传播的现象。

2.2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失真现象

笔者通过Python爬取微博辟谣平台转发和评论多的前150条失真信息作为数据集,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设定疫情防控主体为政府、公众和医疗机构,发现相关疫情信息主要涉及到个人、政府、医疗三个方面,因此可将疫情信息归为4大类:①个人防护类,指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常识及物品储备等;②政府防控类,指疫情信息发布、宣传教育、隔离监管、复工复产等信息;③医疗救助类,指医院救治进展、医护人员事件、医护物资供应等信息;④其它,指未包括在前三类中的信息。

统计150条失真信息发现,与安全最密切相关的个人防护类信息占比高达44%,政府防控类信息为30%,医疗救助类信息为10%,其它类信息为16%。

为调查公众是否接收到过失真信息,笔者选取6条有代表性的失真信息,对其接收及转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这6条信息分别对应上述4类疫情信息,其中信息1和2为个人防护类信息,信息3为政府防控类信息,信息4为医疗救助类信息,信息5和6为其它信息。

表1 公众部分失真信息接收及转发情况统计表

个人防护类信息“钟南山院士建议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与“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可抑制病毒功效”,仅有9.97%和13.29%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收到过信息1和信息2,且信息1转发比例在6条信息中最高,大概每5个收到此信息的人群中就有1个转发了此信息。但之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证实“钟院士从来没有提出过此建议,他强调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可知“钟南山院士建议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符合失真信息的特点:有伪有真。其次,与政府疫情信息发布相关的信息“白岩松对话钟南山”,有26.84%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收到过;与医疗救助进展相关的信息“广东省中医院研制出预防武汉肺炎药方”,有35.57%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收到过;而其他信息“新冠肺炎由人类设计并有意释放”与“中国将被列入疫区国”,高达50.35%和47.62%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收到过,且转发比例低。由此可知,信息与个人安全及利益相关度越高,失真信息传播越广泛。

2.3 信息失真传播模型

一般来说,失真信息传播过程主要涉及到信源、媒体、接收者三个要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风险信息失真传播模型确定为:

(1)

在失真信息传播过程中,首先要有信源,信源越可信,与之相关的信息也越有成为失真信息并被广而告之的可能性;其次,失真信息要通过各种媒体覆盖接收者,覆盖率越高,接收者越多,失真信息传播越广;再次,即使有媒体传播了失真信息,如果接收者对该信息关注度低,其影响力也有限;最后,接收者收到并关注该信息后,如具有一定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失真信息传播链条可就此截断,接收者不会成为新的信源,失真信息传播在某一方向上就此结束。

2.3.1 信源可信性

信源可信性是信息接收者所感受到的信源的一种品质,即不论其传播内容如何,都能令接收者无可争辩地信赖,是决定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信源可信性的两个基本属性为传播者声誉和专业权威性。传播者声誉是传播者在信息接收者心中的影响力,传播者声誉越高,信息接收者越愿意相信其传播的相关信息,即使不是声誉高的传播者直接发出的信息。专业权威性也是信源可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专业权威者不一定经常出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但是被公众普遍认可。从短时间尺度来看,信源权威性对“劝服效果”影响更大。信源权威性越高,短期内失真信息传播效果越明显,造成的负面影响越严重[14]。

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普通居民对于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发布疫情信息的信任度高,分别有82.14%和75.1%的人选择信任,而选择信任大众媒体、知情人士和亲人朋友的比例均在30%以下。由此可见,在疫情期间政府和专家具有高可信性。以“1月31号双黄连口服液”和“白岩松对话钟南山”两条信息为例,这两条信息涉及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以及中科院、钟南山等专业机构和权威人士,因此有助于分析传播者声誉和专业权威性在失真信息传播中的影响。

第一条失真信息传播过程:2020年1月31日22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称“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根据微博热搜榜数据,当天双黄连口服液搜索指数增长860%,占热搜排行榜首位,搜索量为15 041 419;次日搜索指数增长223%,共有4条微博热搜,搜索量高达28 539 305,增长189%。从人民日报22点54分发微博,直至上热搜时刻共用时16分钟,累计转发量为59 660,共80 250条评论及1 335 775次点赞数。次日(2月1日)人民日报于7时33分发布特别提醒“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普通人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从信息传递过程看,该信息传播不存在主观恶意,但还是导致了信息失真。鉴于疫情信息的敏感性和个人灾害风险感知的恐惧情绪,该信息具有误导性,使期望的传递效果发生偏移并造成负面影响,这与谣言传播有很大差异。

第二条失真信息传播过程:“白岩松今晚9点30分对话钟南山”最早出现于2020年1月22日,并在当天被人进行辟谣。即便被辟谣,这则消息依然在继续传播,直到1月26日微博引起热议,白岩松亲自辟谣,信息热度才下降。热搜度排位最高为第4位,搜索量为112 046。但应注意的是,这条失真信息的传播方式多为下行传播,广泛散播于高校、教育机关乃至执法机关。下行传播多发生于组织内部,是上层将信息向下传达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单向性、信息准确性。下行传播往往会因上级的权威性和下级的服从性,忽略对信息真实性的考究。这也是被辟谣后失真信息仍然能死而复生的重要原因。

在以上两则失真信息中,人民日报属于高信誉传播者,失真信息由其直接传播,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则为专业权威,所以“双黄连”失真信息对接收者而言具有高可信性;白岩松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人,具有较高的传播者信誉,而钟南山院士在非典时期积累良好社会信誉并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专家,亦具有高信誉和专业权威,所以尽管白岩松及钟南山不是传播者,但因两者皆具较高的传播者信誉,接收者对信息信度认知为较高可信性,同时该条信息传播方式为下行传播,下级对上级的权威性认可度高。综上,信源声誉越好、权威性越高,则说服力越强,失真信息的传播效果越明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深。

2.3.2 信息覆盖率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失真信息的覆盖率。不同媒体的人群覆盖特征及传播效果也不同。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体因介质缘故,传播速度慢,传播效果不显著。广播、电视等媒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对年轻受众者来说,其吸引力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具有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信息全球化,伴随着疫情发展,往往更易造成风险信息的失真:①新媒体具有匿名性,除去政府部门或相关大企业有技术能力追踪定位到传播者,大部分人无法得知信息传播者资料,这有利于不良分子滋生作恶环境与侥幸心理,漠视道德约束,肆意发布失真信息;②新媒体便捷性也导致传播信息手段简单易于被掌握;③新媒体信息容量大,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滋生失真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获取新冠肺炎信息的途径大都是新媒体,信息覆盖率远比传统媒体高,如微信微博为89.78%、网络新闻为91.91%,电视广播只有不到70%;④由于此次疫情发生突然,普通公众由于情绪焦虑而没有精力去核实信息真伪,加上由新媒体推动传播,使得失真信息拥有高覆盖率,推动了失真信息传播。

2.3.3 信息关注度

信息只有覆盖率,没有关注度,也不会对接收者产生很大影响。与信息覆盖相比,信息关注是公众的主动行为,关注度越高影响越大。信息关注度和危源距离、波及程度有关,危源距离是指个体离疫情传播源的距离。当危源距离越远时,个体受害机会越小,感知的疫灾风险越小,对疫情信息关注度也越低。波及程度是指个体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波及程度越深,疫灾后果越严重,个体对疫情信息关注度越高[15-16]。

在重大卫生安全事件中,关注度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阶梯状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微博搜索中热搜榜数据:阶段I,新冠肺炎相关信息量少,且感染地区为武汉地区,感染人数少,风险波及程度低,对于危源距离远的个体,其风险感知弱,关注度很低;阶段II,疫情升级,相关信息获取量得到一定增长,感染人员有所增高,风险波及范围扩大,个体风险意识提升,关注度随之提高;阶段III,疫情全面爆发,风险波及全国、人人自危,个体风险感知达到高峰,事件关注度也随之质变。公众在关注疫情信息的过程中,部分公众成为了失真信息的传播者,导致失真信息的进一步扩散。由图2可知,微博辟谣数量与疫情信息浏览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间接说明失真信息随公众关注度变化而变化。

图2 微博热搜浏览总量与辟谣数量随时间变化图

2.3.4 接收者能力

(1)分析判断能力

人能够对客观事物做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个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分析判断能力亦存在着差异性。青少年阅历少,总体上对疫情信息分析判断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失真信息的影响;成年人阅历丰富,普遍对疫情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比青少年高;老年人由于接触新媒体的机会更少,因此对疫情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偏弱。文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分析和判断能力,文化水平高的群体因知识面广,对疫情风险分析判断具有较高的能力。

(2)独立思考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会轻易相信流言、传播流言。中止流言是消除失真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给真相和真理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中止流言的过程中,要警惕“三人成虎”现象。同时,人类天然地受到群体社会的影响,存在“羊群效应”[17]。故个体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时,要不断增强个体理性思维,培养对群体行为及情绪的鉴别力。

(3)情绪控制能力

当人对疫情的风险感知为“严重”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一个情绪失控的人,信息判断很容易被误导,对失真信息加以传播造成负面影响。由于新冠肺炎具有危险性,公众从安全角度出发,会寻求应对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当与健康、防护相关的失真信息出现后,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接收者不会去分辨信息真伪,往往在短时间内盲目决策并采取行动。

3 风险信息传播的管理策略

在接收者辨别能力强并能理性地处理失真信息时,失真信息自然不会广为流传。但现实是很多接收者能力有限,因此信息传播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险信息传播的管理策略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源、流和汇,分别对应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和接收者。

(1)传播者方面

传播者是信息产生和传播的源头。新媒介的特性使得人人都可成为广泛传播信息的源头。古语言“三思而后行”,作为传播者,要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对要传递的信息进行斟酌、核实后再发布传播。其次,信息传播者应该尽可能确保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源头输出的信息真实性越高,信息失真发生的概率就越低。建议疫情风险信息由政府部门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发布者可为专门管理部门,比如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

(2)媒体方面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介质,网络媒体媒介传播信息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决定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严抓媒体:①各媒体要加强自律自查,用严肃态度来对待各种信息,建立严格审查制度,不能为了抢头条、博眼球发布未证实的信息。如果各大媒体媒介能建立一套严格审查制度,确保信息真实后再发布信息,就能大大降低信息失真发生的可能性;②各媒体要加强监督管理,由于疫情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会呈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现象,监管部门可以运用合理监管手段对各大媒体媒介发出的疫情信息进行严格管理,一旦发现媒体发布失真信息,立即对此类信息进行处理,并追究媒体责任;③各媒体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并贯穿到媒体管理全过程,发挥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3)接收者方面

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处在传播过程末端。它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也是媒体传播的主动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接收者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由于接收者的社会地位、经历及受教育程度各有不同,对疫情风险信息看法也随之不同,但网络疫情信息的真实性必然需要接收者去辨别。故接收者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辨识能力,做到不让失真信息继续传播,看到风险信息时要多加思考并尽力多方求证,而非盲目传播失真信息。

4 结论

笔者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现有风险沟通与危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对风险信息失真现象及其传播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1)提出了失真信息与信息失真现象的定义,明确了谣言与失真信息的区别,失真信息比谣言范围更广,危害更大。

(2)从信源、媒体、接收者三个方面,提出信息失真与信源可信性、媒体覆盖率、信息关注度正相关,与接收者能力负相关。

(3)提出风险信息传播的管理策略,建议从传播者、媒体和接收者的不同角度加强对失真信息的甄别,尽量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导致的公众恐慌及不合理行为决策。

新冠肺炎自全面爆发以来,疫情风险信息层出不穷,失真信息传播现象尤为突出,后续研究必须要进一步挖掘信息失真原因,并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

猜你喜欢
接收者信源传播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广播无线发射台信源系统改造升级与实现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基于稀疏对称阵列的混合信源定位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可撤销用户动态更新广播加密方法的研究
转述与评论性写作
口碑传播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