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保华 余维 本刊记者 赵华伟
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岸,是江西省人口第一大县、地域第二大县,所辖29个乡镇、1个街道,共有529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160多万,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曾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近年来,鄱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脱贫摘帽后把乡村振兴摆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位置,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立足湖区特色,策应全省大局,坚持系统谋划,提升工作标准,团结带领全县干群着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鄱阳湖东岸广袤大地上发生了可喜而深刻的变化,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新征程展示了鄱阳风采、贡献了鄱阳力量。
紧紧围绕“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目标,牢固树立城乡融合理念,在“做大县城、做美集镇、做强村庄”上通盘考虑。一是高标准规划主城区,实行龙头带动。按照城区、园区、景区、高铁新区、港口新区“一城五区”布局,进一步拉开主城区框架,高标准规划建设绕城高架快速通道,推动团林、三庙前、昌洲等近郊乡镇与县城融合发展。二是全方位规划城镇群,形成立体效应。构建“一主一副多节点”城镇体系,“一主”指主城区,“一副”指县域副中心田畈街镇,“多节点”指以油墩街镇、谢家滩镇、凰岗镇等省市重点镇为节点,建设新型城镇网络。三是多举措规划行政村,体现村组特色。为避免“千村一面、万户一色,只见楼宇、不见炊烟”现象,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小镇、民俗文化小镇、滨湖渔民小镇等个性化美丽集镇,在湖区、山区培育了星罗棋布的农家乐和易地搬迁示范田园。为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将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乡村发展规划相衔接,已完成全县529个行政村规划编制评估。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通过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使全县城乡“有山有水有灵气、有人有序有生机”。随着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倾斜,鄱阳湖东岸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大美鄱阳画卷在赣鄱大地生动展开。
按照“拆得干净、整得彻底、摆得有序、扫得清洁”的要求,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快速推进美丽集镇建设。2021年,在“十三五”时期秀美乡村建设“扫一遍”的基础上,推动22个美丽集镇建设和380个新农村村庄整治,打造了14个高品质的秀美乡村示范点,创建了9个美丽宜居乡镇、13条美丽示范线路、19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7万个美丽示范庭院。二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十三五”时期高质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保持政策延续性,2021年改造危房297户,鄱阳县农村危房改造荣获国务院表彰。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水利、电力建设,鄱阳县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把“水患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投资80亿元实施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鄱阳人民的水患之苦。三是深入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宅基地改革,已退出宅基地11607宗、93.43万平方米。持续加大绿色殡葬改革力度,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14.5万座,实现了全县火化率和入公墓率两个100%目标。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县实现旱厕“清零”,完成农村改厕31.2万座。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治理。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三级联动模式,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了全域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10个乡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45个自然村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建立“省市奖一点、县乡出一点、村集体助一点、群众筹一点、乡贤捐一点”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提升。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禁捕退捕在全省率先实现船网回收、渔民参保、就业安置三个100%。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全省绿色殡葬改革现场推进会、全国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现场推进会分别在鄱阳召开,鄱阳作为唯一县级单位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参与性,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政风、社风、民风相促进的良好格局。一是不断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扎实开展“党建+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落实村“两委”换届选举候选人县级联审机制,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563个村(社区)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与“四个不摘”要求,持续为162个“十三五”脱贫村、96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与工作队。研究出台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20条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营性收入全部达到了10万元以上。二是持续展示乡风文明的崭新风尚。县乡村(社区)三级全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培育主流价值、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全县各自然村已基本实现建立红白理事会和制定《村规民约》全覆盖,移风易俗有规可循。开设道德讲堂,设立“道德积分银行”,建立红黄黑榜,促进村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最美家庭”评选,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如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年轻人结婚彩礼控制在10万元以内。将扶贫与“扶德、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广大群众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人民网》《学习强国》《江西日报》等25家主流媒体对鄱阳县移风易俗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推广报道。三是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和谐格局。加大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草根人才”“田秀才”“土专家”培育力度,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参与村级事务、开展为民服务。企业参与乡村治理,到农村投资兴业、扶贫济困。用好“党建+好商量”平台,推进基层民主协商议事。探索“党建+老年驿站”“党建+孝老食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年所依、老有所安”,有效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