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
胡裔涛Hu Yitao
胡裔涛,1990年生,陕西省宁强人。2013、2016年分别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士、硕士学位;2020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导师杨涛先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讲师,从事书法篆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特聘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新峰计划”青年人才。曾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北京市文联创作项目等。
我与汉中胡裔涛兄相识于2009年,那年我们分别被录取为中国美院书法系理论和实践方向的本科生,此后一同攻读硕士学位。而颇为有缘的是,七年美院生活中的半数时间,我们是同寝室的室友,因而得以在共泛学海之际,见证彼此的成长。鉴于陈寅恪先生所言的“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仍在考验着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底线,此处谨将胡裔涛作为一个个案,通过讨论其人其作,以期对高等书法教育乃至当代书法的发展做一些讨论。
一
我最初系统地观览的胡裔涛作品是他在高考期间积累下的数本印谱。虽然此时他还在模仿阶段,但有数例已近似范本,加之印蜕数量颇为可观,这使我感觉到其于奏刀运笔所求应不止于升学而已。必须说明的是,近年来杭州的书法培训在发展壮大之际,亦有同质化的趋势。如坊间艳称的“国美三大件”—伪褚书《阴符经》、汉《礼器碑》与清吴熙载小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从业者将自己的所学径自转化为了培训内容。其宣传的“书法传统”“美院传统”,便不免成为“被发明的传统”,致使许多人严重受制于此间养成的习惯。所以,有识者除勤奋学习外,还会有意识地于“同”中求“异”。于胡裔涛而言,他除了于治印上有高度投入,还熟记了容庚《金文编》,无怪乎其本科入学考试的篆书创作是以金文完成的。此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任何人若进行此类自修,必定在习见范本之外投入相当多的训练;第二,另辟蹊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特出者的喜好、勇气和眼光,亦往往可以显露光芒。
二
入校之后,我们都浸淫于中国美院书法系这一环境中。他在此阶段的进步,充分说明既有的教学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不过,在当下高等艺术院校中求学,我们都难免会遇到学古与学今的问题。换言之,如何认识教师的授课与古代范本之间的关系?至少在本科一、二年级时,我们各自的书写和审美多受到了任课教师的影响。但紧接着,以何种眼光与态度来审视这类“影响”,便基本决定了之后的发展方向。具体到胡裔涛的经历,我以为以下两者意义重大:
第一,他自本科一年级下学期便启动了篆刻学习计划,每日临仿《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中的范本,历时一年有余,他的奏刀手段由此得到了反复的锤炼。如彼时临摹的“虎牙将军章”等,几可乱真。尔后对隋唐乃至北宋官印的采摭别开生面,使其技术得以触类旁通。
第二,本科二年级时,他每日回到寝室,便系统临摹黄庭坚的草书,同时进行密集的仿作。正如其涉隋唐官印之于古玺印,对黄庭坚草书的探究亦成为串联其日常积累的关捩。其运笔的节奏感及布置方式都于此间进步显著。
以胡裔涛为代表的书家,有意摆脱时人影响,以习见的传统范本学习为主,而后选择较冷僻的范本进行重点攻关,将之整合,最后带动所涉诸领域的整体进步。由此,胡裔涛规避了三个危险的倾向:背离传统、浸淫时人、毫无主见。
三
攻读硕士、博士之后,胡裔涛的参考内容渐趋多样,在楷书上有中古写经,隶书上有秦简、汉简,行书上有杨维桢、八大,草书上有祝允明、“三笔三迹”等。陶文与若干装饰因素的融入,使其篆刻于“印外求印”上亦大为拓展。由于在广征博览的同时并没有偏废对经典范本的深究,所以其作品并未因参加各类展赛的增多,而流为千人一面的“展览体”。
胡裔涛类型在当下不是唯一的,却是很有特点的。如今的高等书法教育虽然还谈不上成熟、完善,但是在摸索前行中形成了固定的培训学习方式。一方面,相同的教师、相近的取法方式及类似的展赛经历,容易使学生的技术、作品面目乃至审美趋于雷同;另一方面,相较于浸淫在古典文化环境中的古人可以在漫长人生中沉潜修磨,今人所走的注定是一条压缩、密集的学习路径。合而论之,既有的教育只是前提与基础,如何踏实前行,需要胆识,亦需要定力。
在多年前的一次长谈中,我和胡裔涛都表达了以“一流”相期的志愿,如今回想起来,仍是十分珍贵的。不论从年龄的角度,抑或是从作品的角度,他在读书期间的所学都是富有成效的。其技术扎实,涉猎广泛,创作欲望和创作经历都很突出,并在诸多古代范本中探索出自己的风格倾向。其中既有勤奋执着的投入,亦有不与人同的眼光。以上无疑形成了一个相当优越的开端。但在此之外,如何在未来走出有着明确规划且有别于一般艺术院校毕业生乃至地方名家的路径,创作出第一流水准的艺术作品,又是在课本之中无从深论,却必须在人生之中执着求索的。
不久前,胡裔涛兄數度征文,我自然责无旁贷。欣览其近作之余,我仍愿意在此以“一流”的鹄的相期。希望他能以更宏大的气度、更长远的眼光、更坚强的定力,不断地超越自己,抒其意,尽其才,达其志!
本专题部分作品为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巍巍长城’主题系列书法创作”阶段性成果。
约稿、责编:徐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