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
单纯的知识是不能趋吉避凶,唯有伦理做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近年來由于人道教育的薄弱,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高材生,人生还没有开始就枯萎了。他们要么因失恋而殉情自杀,要么因与父母一言不合而离家出走,要么承受不住各种学习压力而抑郁,要么因个人私欲或各种羡慕、嫉妒、恨而毒害他人等等,他们还没来得及回报社会就走上了不归路。他们大都是高智商且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到底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归根结底造成这样的悲剧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出现了问题。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育学生的四门功课被称作:孔门四科。它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当然首当其充的就是德行,也就是说学生们没有修德行,后面的言语、政事、文学都是不允许学的,这就是学习的顺序。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六七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几岁大学毕业,四门功课中其实只学了一门文学,而抛弃了德行、言语、和政事。这样打乱了科目教育的计划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徒长浮华和虚荣,怎么可能成人成才呢?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孩子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多参加公益活动。树立为他人着想,服务社会,友爱他人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干净、阳光,积极向上,这是教师用无数个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
以前教过一女生,孩子本身就有缺点,加上家长也缺失良好的教育方法,孩子和家长总是对着干。她妈妈说东她偏朝西,她妈妈说你这件衣服穿得挺好看,她会马上脱掉。这就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表象,孩子的内心关于做人伦理这个层面是空的,她对父母没有起码的尊重,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完全是没有底线的胡乱作为而产生的逆反行为,不懂得做人的基本标准。既伤了父母的心,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长久下去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都不同程度的提到“德行”的重要性。并且都进一步阐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可见,如果想要培养出未来大任于社会的人,就必须以德为本。这也恰恰为我们的教育点燃了航标灯。
所以,教师和家长在教给孩子知识之前,首先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教师要有成人先成才的理念。要让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他人、热爱祖国等优秀品质根深蒂固的长在他们的骨子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这样他们长大之后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树立远大理想,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孝敬父母,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培养孩子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初中生思想活跃,个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一方面他们受着复杂网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滞留,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烙印不深,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移,导致了各式各样的人格缺陷。所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因此,塑造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的前途命运。梁启超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梦想才有追求,才有为之而奋斗的目标,也才有动力去努力拼搏。班会是老师对学生共同开展思想工作的最好平台。我常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用中国古代的、近现代的民族英雄和当代先模人物的光辉去感染他们。希望他们能汲取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高尚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同时我还利用班会领同学们共同学习《弟子规》、《论语》和《道德经》让他们懂得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我国古代,从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从苏武“持节牧羊”的大义到岳飞“精忠报国”的壮举;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夏明翰烈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国当代,阿里巴巴互联网的创始人马云,曾对于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失败了;重点中学,又失败了;大学考了三年才入了学;大学毕业后想进哈佛,又没有录取,不得已工作了。他总是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一次次的失败与努力,他最终成功了。
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无论风吹雨打,乐观向上,矢志不渝。
郎朗,这是一个大家都无比熟悉的名字。他是“八零后”的国际著名钢琴家,是首位在22岁前和柏林爱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爱乐乐团合作过的音乐家,是一位11岁就在世界顶级大赛上夺得冠军的天才。他被外媒称为“当今世界最成功的钢琴家”。他的成长和成才固然离不开一直有着音乐梦想的父亲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真心喜爱钢琴,他乐意用手指演奏出流畅美丽的旋律,他习惯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用琴音与世界交流。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让世界听到他的琴声。一个普通的中国孩子,正是由于从小怀揣梦想,激励他在艺术之路上通过艰苦拼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少年励志的实例,比比皆是。都是用来教育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很好的教材。
用中华美德对中学生的人格进行养成教育,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运用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来教育、熏陶中学生,使他们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时代的道德人格,担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勇于担当大任,为国分忧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总之,培养中学生的高尚人格,使他们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首先就要教育他们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把个人“少年梦”与国家的“中国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理想。使他们的人生闪光充实,为他们的人生交上满意的答卷。
人生就像一条小船漫游在茫茫的大海里,也像翱翔于无垠的天空中的飞机,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航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