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军 许晓辉 程恩思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思维模式,应该体现在高校的每一节课堂,应扎根于每一名教师的心灵,每一节课都能起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更好地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作用。本研究在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侧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方案及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强调高校应构建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151-0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但目前部分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存在未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思维方法、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各自为政的现象,专业课教师缺乏整体育人理念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难。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思政课程重在课程,是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课程[1],课程思政重在思政,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它既不是指现有的思政课程,也不是新增加的思政课程,而是一种育人理念,这种理念应体现在高校的每一个课堂中,专业课教师应善于根据专业特色、学科背景挖掘专业课深层次的德育内涵和因素,高校应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每门课程之中,让所有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育人体系。
可见,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课程思政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基本载体,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编织起全面覆盖、内容完善、相互支撑、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动因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模式,使其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升,有效解决学生发展需求与思政课无效低端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新期待。课程思政改革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支撑力量,课程思政改革旨在将学生上的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功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大熔炉”的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支撑力量[2]。课程思政改革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3]。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才能践行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课程思政改革是构建全员育人体系的有益尝试。课程思政改革顶层设计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前提,教师推动是主体,改革试点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形成合力才能方兴未艾。改革的成功需要高校各部门合力推进,实现全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让思政课堂从“一堂课”走向“每堂课”,让所有教师协同一致,让思政教育从“专人”走向“人人”[5],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
上海是全国最早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城市,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上海经验”,并且已向全国推广。反观其他高校对“课程思政”还未形成一套符合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因此,希望在借鉴上海“课程思政”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能结合地方特色特别是各高校具体实际情况,尝试性地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首先,课程思政改革深化了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思想政治课程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授课内容、方法、模式等的创新,从教师—教材—教学多方入手,让每一名教师讲出理论味道,讲透理论精神,讲出理论魅力,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可将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及东北抗联文化等寓于思政课程之中,形成一套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配套参考书目。其次,课程思政改革培育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综合素养课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习“上海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打造符合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如推出的《大国情怀中国故事》系列课程,从课程前期筹备、教师选拔、内容筛选、讲解试听、意见反馈到调整完善的全过程精心准备,将课程打造成精品向全省推广。最后,“课程思政”改革打通思政课与专业课互通桥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对接,对专业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课培训、研讨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入途径,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将专业课程设计成有生活温度、有价值导向、有血有肉的专业课程,之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
(三)课程思政改革的侧重点
高校注重专业课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各专业在各自学科背景基础上深入挖掘各自思政元素,整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育人目的。但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是“独舞”状态,现在大力倡导的课程思政改革,则让思政课发挥“领舞”作用,让所有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舞”[6]。因此,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引领、示范作用。继续深入文化语境,创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改革,创新开展“思政+”教学模式,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思政课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实践课通过自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同行对本地区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进行摄影视频采风,真实记载红色文化实景,通过文献比较,专题化梳理红色文化的史实资料,渐进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通过思政课改革强化课程主渠道育人功能,发挥其“显性+隐形”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尝试性解决思政理论课中学生课前“出勤率”低、课堂“亲和力”差 、课上“抬头率”低的问题,尝试性解决思政实践课教学效果差、形式主义的弊端。其次,注重发挥综合素养课浸润、延伸作用。综合素养课与思政课程一样,具有共同的政治方向、育人目标和文化认同。其课程建设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党、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认同感、使命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區别,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表1中列举了目前上海部分高校根据各校特点建设的一批较成熟的综合素养课程。
笔者在实地考察上海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综合素养课建设情况基础上,吸取各高校的有益做法并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拟定由学院骨干教师和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以专题教学的方式给全校学生开设“大国情怀中国故事”全校选修课程。课程注重团队协作、开拓创新,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通过该课程不断提高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认知能力。最后,注重专业课程改革强化、拓展作用。专业课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不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打折扣。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具有显而易见的意识形态属性,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巨大思想政治教育潜能。自然科学课程重在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但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挥其育人功能,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频共振。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专题化方式,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已经在思政课程中先后融入如“大道至簡 从善如流”“传统文化之旅——漫说中华日常礼俗”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中国哲学的天人之辩”“美丽中国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智慧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文化内容和“大国治理与中国道路”(上海大学李梁)、“国学智慧及其当代价值”(哈工大徐奉臻)、“青年价值观的新取向”(清华大学刘书林)等专题内容。采取外请(知名学者)加本校(校内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两种方式创新开展思政课教学。其次,思政实践课通过模块化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展现和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思政实践课程不断挖掘辽宁地方红色遗址遗迹,在校外,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举办“红色文化印记”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亲身领悟红色文化传统,探寻红色文化资源,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在校内,学校举行红色经典故事演讲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优秀党员身上的宝贵品质和信仰的力量,学习新时代辽宁地方革命精神,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二)综合素养课培育
本校借鉴上海课程思政改革成功经验,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开设综合素养课如“大国情怀中国故事”课程,共16学时,分为八个专题讲授,每个专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和各学院党委书记及副书记主讲,分别以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不同寻常的中国模式、文化中国与中国智慧、大国之路的峡谷隘口、法治进程中的稳步迈进、中国崛起不能回避的问题——生态文明、风云变幻的大国外交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讲授。
(三)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
以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为试点,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途径。如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低年级学生可通过对本省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实地调查和考察参观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的素质[7]。高年级学生以前期实践调查为基础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学习的迫切性和责任感,认识到专业的学习不仅是自身的学习任务,也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课程思政改革难点
课程思政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一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二是通过一些通识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修养;三是通过“课程思政”全方位全覆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课程思政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方面课程思政覆盖面较广,操作较为困难;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推进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因此,“课程思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上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
专业课教师甚至部分思政课教师不清楚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什么,不知道哪些是思政的范围,往往把思政理解得相对比较狭窄。实际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专业课及思政课教师不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则专业课教师无法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思政课专职教师也无法给予专业教师准确的指导,双方各行其道,则无法形成协同效应。
(二)操作上理不清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
因为认识上的不清晰,导致专业课教师无法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课教师担心专业课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有限,再加入思政教育元素是否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专业课教师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根本认识不到自身课程中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对如何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存在迷茫。
(三)评价上无法衡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各门课程教学效果的衡量一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一般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等客观方面的评价较为容易,可以通过量化指标考察和评价,而课程思政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何衡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立德树人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对教师队伍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广大高校教师要着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融入其课程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职业素养。因此,课程思政改革促使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挖掘其专业授课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功能,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课程思政改革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整体提高了全校“全员全程育人”的效率,有助于形成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 田克勤.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构[J]. 思想理论教育,2009(01):20-24.
[2] 唐开福,卢同庆,邢秀芳. 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 教育科学论坛,2017(33):8-12.
[3] 新时代学习工作室. 习近平为何强调投入要向教师倾斜?如何让教师安心热心从教[EB/OL]. (2018-09-1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11/c40531-30286156.html.
[4] 何畏. 高校教师要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筑梦人”[J]. 红旗文稿,2018(22):27-28.
[5] 林海春.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 前沿,2019(02):42-47+68.
[6]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7] 伍进,孙倩茹. 生态文明意识与生态文明行为相关性分析——基于对高校大学生现状的调查[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6(06):112-118+125.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2021 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课题一般项目“基于‘雨课堂 + 思维导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1slhzyb-32);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SZK10157001);2021 年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雨课堂 + 思维导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作者简介:孙淑军(1980 —),女,博士,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许晓辉(1970 —),男,硕士,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程恩思(1985 —),男,硕士,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