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为思政教育体系的进步带来了机会。互联网信息传播秉持着自由、平等的原则,信息传播媒介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凭借便携多媒体设备随时随地地了解热点时讯。但也因此给了许多不良信息肆意传播的机会,这些信息可能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不良影响。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积极性较低、教师教学理念太过陈旧、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构建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提升师资队伍媒体素养、实现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等方式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1-0114-04
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强、个性鲜明、公平公正等特征。在此条件下产生的新媒体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传统教育固定性强,教学地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因素并不会轻易发生改变。而新媒体教育更加灵活,其具有泛化性、碎片性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地采用任何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灵活的新媒体教学更能适应学生做出改变,但需要更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保障。
一、新媒体特征
(一)隐蔽性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具有即时交流、传播渠道丰富等特点。在新媒体平台上,大众不再只是简单的看客身份,而是集看客、评论者、发布者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角色。并且,新媒体平台会保护大众的隐私,并给予大众一个可以自行编辑的“虚拟身份”,大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基本信息,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能够看到的信息。这种情况造就了新媒体隐蔽的特性,也让部分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进入互联网宣传不良信息。
(二)个性化
在新媒体平台中,人们可以自由发布自己喜欢的信息,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出评论,这期间信息传播的受众是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也是人。并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完成信息的传播,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但因为不同用户有不同的三观、精神信念,偏好的信息传播途径不同,这导致新媒体极具个性化,极大地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割裂性。
(三)公平、公正、自由等特性
新媒体根植于互联网,具有公平、公正、自由的特性,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在此特性之下,互联网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具备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传递不良信息的功能。
二、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的区别
(一)新媒体的泛化性
传统媒体受到的传播限制较多,如报纸新闻需要以纸张为载体。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较多,能够从各个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如早间的新闻播报,午休时间的各种短视频,晚上睡觉之前各类公众号推送,这些都是新媒体传播的泛化性。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途径是非线性的,任何人都可以针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且信息的传播成网状结构,能够不断地延伸扩散。
(二)新媒体的碎片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也呈现碎片化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特征,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任何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他人发布的信息。在不断分享、传播的过程中,信息被不断分裂,以碎片的形式传播,导致新媒体逐渐显露碎片化特性。这一点在传统媒体时期是不存在的,传统媒体中,只有少数媒体能够控制社会的舆论导向。而新媒体改变了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随时于信息传播平台中实现信息的搜集或者个性的表达,并以这种方式实现自我的提升[1]。
三、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积极性较低
大学生的三观以及精神信念已经初具雏形,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方式,并且会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第一判断是正确的。尤其现阶段的大学生以“00后”为主,这个时期的学生与新媒体共同成长,他们热衷新鲜事物,可能在很小的时候便接触到了互联网或者多媒体,可以称得上是网上“冲浪”的高手。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更容易被他们获取。而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所选取的案例极具年代感,许多例子并不符合当前社会背景,这导致学生在面对这些案例时没有足够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理念和新媒体环境不符
大部分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这使得他们对新媒体有着充足的了解。而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他们并不愿意去接触新媒体。虽然,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新媒体也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但多数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没有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学生很难借助新媒体环境促进自身思政水平的提升。对教师来说,老旧的教学方式只会限制自身的发展,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对思政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并无帮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主动了解新媒体技术,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选择更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使自己能够与时代接轨,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教师媒介素养较低
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思政教师并不会借助新媒体开展教学,甚至部分教师不具备利用新媒体软件处理数字化资源的能力。这导致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编写导学案,且内容选择较为陈旧,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思政教育需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如果教师的新媒体素养较差,只能通过报纸、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介获取内容,在获取途径有限的同时,获取内容也极其有限。
(四)学生对新媒体依赖程度强
当前高校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对新媒体的了解和依赖程度极高。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更加自由,便携多媒体设备也成了他們的标配,如校园中常见的“低头族”,部分学生完全沉浸到新媒体中,甚至完全离不开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课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甚至会因为课程的枯燥和自身意志力的不足,出现上课走神、玩手机等情况。思政教师需要构建完善的新媒体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五)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
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也是影响高校思政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主体是教师,以教师讲授、学生接收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够传播思政教育理念,但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缺乏思考和理解,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没有任何的帮助。随着新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接收更多、更新奇的思想,这会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教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低。此外,高校教学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网课的出现让教学方式更加多变,且不受时空限制,具有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等诸多特点。种种前提之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应当做出一定的改变,选择更具时代特性、更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师资队伍新媒体素养的提升
以新媒体为基础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需要教师进行实际的操作。因此,高校需要对教师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新媒体素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设备的教学效果,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思政教师本身也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更具热点的时事新闻,使用更具效率的教学方式,主动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尝试着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课程相结合,尽可能地借助新媒体开展讲解,在提高教学灵活度的同时,增加自身对新媒体的利用能力。此外,在教师遇到问题时,可以适当询问学生,因为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要远超过教师。这种情况下,问题可以被解决,学生也会因为帮助到教师而感到开心,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背景下,传统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且有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如传统教学较为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新兴课程形式加以解决。思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加入思政教育课程中,可以改善当前思政教育内容太过单一的问题,能够使思政教学内容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常见的微课学习模式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际的案例视频,让学生亲身体会,并能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思考。学生或许无法短时间内得到答案,但只要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当学生真实地面对类似的事情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抉择。
(三)发展新媒体的实践育人阵地
理论需要与实践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以理论知识点为主,并且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思政课程的有效性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创设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线下进行基础知识点学习,在线上进行实践以及深度思考。此外,教师可以在重大节日时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根据学生的行动方向和行动表现进行竞赛,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不断努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所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到他们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重视教学顶层设计
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在新媒体行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完善的顶层设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具体来说,高校需要建设完善的、能够熟练地运用新媒体的队伍。同时,高校应当构建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如公众号、慕课等。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将课件上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下载观看,保证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的学习。此外,思政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传播范围较广的特性,将课程与生活结合,将生活中的热点新闻吸纳进思政课程中,也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相关的实践,解决思政教育实效性较差的问题[2]。
(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测机制
教学评测机制的建立是思政教育体系的保障措施。在思政教育体系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控因素,如学生思想上的抵触、教学案例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思政教育体系的有效性。完善的教学评测机制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相关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多元化分析。此外,在设计教学评测机制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线下实际观测与线上综合评价保证思政教学体系的实施,也让教学评测机制的灵活度更高、更具现代化。
例如,传统的教学评测机制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这种评测机制较为片面,很难起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将目光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测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境界、行为准则、成绩、实践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评测。首先是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可以指定一些内含深意的问题来考验学生,根据学生的答案确定学生的性格、思维习惯等情况;其次是设立学生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学生思想境界的直接体现,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受到的限制不同,行为准则的判定需要根据学生无意识的表现为准。如学生会遵守交通规则,但当有人率先闯红灯的时候,学生是否会“随大流”,随着闯红灯的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些行为才是真实的内心写照,教师需要通过更细心的观察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行为教育。此外,成绩的判定需要以学生的基础成绩、学习状态两部分为主[3]。具体执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划分来帮助学生完成测评,并同时更新、完善整体的测评机制。
(六)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当在教导学生的同时,迎合时代发展,不断革新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在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教学设备及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新媒体在思政教学之中的应用,主动了解新媒体的特点、使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可以将教学视频上传到云端,讓学生自由下载并进行复习。此外,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学应当具备多元化和服务化特点。多元化是指在教学内容、评测机制、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学习,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服务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引导、帮助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4]。
(七)打造高校新媒体平台
传统教学模式受到的时空限制较多,且难以和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尝试着构建新媒体思政平台。新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传播的泛化性和碎片性,泛化性可以包含更多的知識点,吸引更多的受众;碎片化可以让知识点以碎片的形式传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具体来说,思政教师可以在各大媒体平台创建账号,如微博、微信等主流社交平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分享校园动态、教学视频、知识点深度解析视频等内容,提高思政课程的趣味性,也让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以微信平台为例,校方可以尝试着构建一个微信公众号,通过程序和板块的设计提高思政教学体系的覆盖范围。如,现阶段高校生以“00后”为主,他们对移动多媒体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微信更是大部分学生使用的社交软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大都通过微信[5]。高校设立微信公众号服务可以轻松解决传统宣发模式受众较少的问题。针对高校微信公众号来说,校方需要设计作业传输、教学视频传输、即时交流、客服专区四个板块,作业传输和教学视频板块包括教师布置作业、上传教学视频,学生上传作业、下载教学视频;即时交流包括教师、学生甚至校方,所有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自由地研讨、交流意见;客服专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主要起到帮助使用者解决问题的作用。此外,校方可以根据平台的实际使用情况拓展功能,如饭卡充值、电费充值、学费缴纳等,便利学生的生活,也让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历经设计、实施、评测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通力合作。如设计环节,高校方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思政教师需要严格执行,学生需要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当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让思政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琳.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2] 俸芳娜. 融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D]. 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1.
[3] 徐诺诺.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重塑研究[D]. 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20.
[4] 范成龙.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20.
[5] 孙彬彬.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荐稿人:张丽娜,河北金融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政专业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张静利(1990 —),女,硕士,洛阳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