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林
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发展至今,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传承,数千年来从未中断,已成为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玉石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因而被广大藏家所喜爱。玉雕之美,美在其天然材质,更离不开设计之美、工艺之美和内涵之美。只有赋予玉雕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使其可观、可藏,让人回味无穷,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玉雕从业者应从多方面着手,丰富玉雕的文化内涵,提升其艺术品位。
玉雕设计的第一步是构思,这是创作的基础,也是呈现玉雕文化内涵的前提,设计师要以璞玉为基准,量料取材,因材施艺,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效果。因此,要先从原材料着手,让自然之美与人工设计巧妙融合,使璞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具体而言,有以下两方面的要点。
思维决定设计,因此,面对一块原石,巧妙构思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玉雕创作者要根据原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选题,适当表达一定的题材,对颜色的运用也要巧妙,要结合玉料的肌理选择题材,业内将这一过程称为“审玉”。作为玉雕家,要学会和玉石“沟通”,熟知其特性,在设计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思路和灵感才能较好地表达出来。
审玉时,首先要注意观察玉石的外形,受大自然作用力的影响,玉石原料往往会存在裂绺,应根据裂绺对原石进行巧妙的切割,保持其完整性,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其次要观察玉石的皮色和石色,多角度观察,由表及里,对颜色分布的整体情况做出全面的了解,并作为设计的依据。
审玉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未能准确预料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要做到顺其自然,及时改变思路,借势发挥,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调整设计和构图,思考玉石适合表现的景物、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尽可能多地利用俏色进行创作。
图1 《静止》 张树林/作
设计是玉雕作品的灵魂,在审玉的基础上做好设计,最考验一个设计师的功底。首先,要在设计中把握整体布局,设计出整体造型轮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形状不断调整,设计出多种方案或腹稿,然后再进行筛选,找出其中最适合原料的一种方案,这一过程被称为“找形”,需要加强关注。
把握形状后,便可以进行构图,构图有两大原则,一是要遵循美学原理,二是结合原料的天然形态,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这是玉雕设计的总体原则。优秀的玉雕作品讲究材质、设计、制作三要素的融合统一,通过艺术加工,使玉石本身的价值实现升华,既呈现出玉石的天然魅力和神韵,又要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让玉雕成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任何一件玉雕作品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因此在雕刻时,要先抓住整体,再关注局部,让作品结构合理、准确,符合审美规律,注重虚实搭配,合理利用不同空间表现特定事物,使玉雕的造型表现更加丰富,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需在了解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创新设计,使作品美观、大气,具有神韵意境。意境是提升玉雕表现力的关键。
意境是玉雕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是设计者思想的流露,也是艺术之美的体现。在传统艺术中,意境之美更多地体现在国画中,玉雕的意境是对国画意境的借鉴与运用。玉雕师要以现实为依托,在设计中主动追求艺术美、意境美,呈现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玉雕意境的呈现,需要做两方面的“功课”,一是想象力,二是工艺技法。
一件意境深远的作品,首先离不开设计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带来了意境,也让设计的作品更加富有文化气息,展现出设计者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和审美韵味。想象力来自积累与变通,作为玉雕从业者,应广泛涉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牙雕、竹雕、陶瓷等,从中借鉴设计灵感,并巧妙融入玉雕创作中,为玉雕带来不一样的美感。此外,玉雕创作还要结合时代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根据收藏家的偏好、审美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营造特定的意境。
在技法层面,要结合实际情况营造意境,不同的玉石种类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要善于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综合运用透雕、浮雕、立体雕等手段,虚实结合,更好地增强作品的意境。
一切构思和技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完美。因此,在营造意境时,要注意整体布局,不能刻意追求烦琐或简洁,既要注意留白,简明扼要地表现事物,又要在工艺上回归传统,增加技艺方面的难度,让玉雕作品更有深意。
意境营造要注重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设计灵动,构思巧妙,能够引发观赏者的思考和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整体形态、创作内容、背景故事等方面入手,要善于用玉雕讲故事,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寓意,从而使设计之美、工艺之美得到进一步升华。
图2 《薄胎西施白玉壶》 张树林/作
文化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因此玉雕创作也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文化,创作出蕴含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玉雕师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创作出更美、更有创意的玉雕精品。
玉雕创作具有“功夫在诗外”的特征,一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必然是一位文化学者,需要博览群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进行创作。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书法、国画、陶瓷等艺术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玉雕创作者可以借鉴。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与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相符,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玉雕创意的富矿。与此同时,在玉雕创作中必须总结、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有所取舍,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
玉雕对传统元素的借鉴切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在尊重传统、尊重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另外,还可以采用简化、抽象化的手法,让作品设计感更强,更符合当代审美。具体而言,在玉雕创作中,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打破、重组,同时借鉴西方雕塑的平面设计理念,增强现代艺术美感,努力确立新的审美形式,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也是引导大众审美取向的过程。
总之,在创作中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能停留在技艺的层面,而是为玉雕设计带来艺术性的升华。只有让玉雕同时具备文化属性、艺术之美、工艺之美,才能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