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全球结核病活动程上升趋势,高校人群密集度高,结核病易感易传,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处在学生管理系统的最基层,既是高校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渠道,又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落脚点,班级同学生活、学习接触频繁,一旦有同学患有结核病,班级中的平静将被彻底打破,班级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威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使班级同学会陷入恐慌之中。辅导员平时和学生联系密切,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做到既代表学校又代表学生,利用这种特殊的纽带关系,迅速打开局面,使班级尽快恢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
关键词:结核病;辅导员;班级管理
根据国家疾病防控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结核病发病数处于乙类传染病第2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第3位列艾滋病,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高校一直是结核病的高发场所,高校学生生活、学习接触频繁。结核病通过呼吸道传染,且潜伏期长,患病初期不易被重视,班级中一旦有学生患有结核病,其他同学极有可能被传染,辅导员应积极配合学校及当地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排查工作,隔离传染源,做好同学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尽量减少学生之间的恐慌,要求班干部及学生党员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加大对班级患病同学的资助工作,与患者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合理诉求,尽可能减少不良舆情的发生,可见加强突发结核病班级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
1、高校结核病特点
结核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结核菌会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又称肺结核,占各类结核病的80%以上[1]。(1)高校结核病隐蔽性强。据WHO报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2000万人罹患结核病,且每年新增6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高校人口密集,感染结核菌人数众多,当这部分同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时就会进阶为结核病。结核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同学们的警惕性,通常被当成普通咳嗽来治疗,就算到医院拍胸片,医生也不可能仅通过胸片一眼辨出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的区别,况且有些结核根本就不在肺部,极易造成漏诊、误诊。此外有些患结核病的同学还刻意隐瞒病情带病上课,使得结核菌在校园里快速传播。(2)高校结核病危险性高。结核病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研究表明结核病患者在传染期,光随地吐痰这一行为一年就可传染10-15人,且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高校宿舍空间封闭性强,一旦有传染源,势必造成大规模的传播。(3)高校结核病影响范围广。高校学生连接家庭和社会,一旦有结核病传患者出现,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成为公共卫生事件,给学校和社会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2、加强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结核病防控体系非常不健全,甚至没有结核病防控体系[2]。高校结核病疾病传染范围广,波及面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舆情,给学校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耐药性结核病逐年增多[3]。作为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建立起学校、后勤保障处、校医院、学院等多部门密切配合的防控体系。由学校出台制定一系列的传染病防控条例,如新生开学体检增加PPD实验,在宿舍或校园宣传预防結核病的标语,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讲座。作为辅导员层面应建立起班级同学传染病尤其是结核病疾病的防控体系,防控体系应包含班干部,学生党员,宿舍长,班级信息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同时,应做好结核病患病同学的休学复学登记管理,配合防疫部门做好结核病筛查工作以及后续动员强阳性同学积极服药。当学校出现重大结核病疫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及时报告到所属卫生防疫局。
3、加强突发结核病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引领与心理辅导
对于突发传染病患者的班级要时刻了解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思想动态,对于重点人群要及时关注,避免负面情绪在班级中蔓延。当班级中有同学甚至多位同学被查出患传染病,班级同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这种不良心理反应来自对传染病本身的不了解,不确定自身或者身边好友是否被感染,自身的学习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经济原因等多方面带来的压力。针对部分被感染的同学产生对学校乃至社会的消极,逆反,甚至报复心理,应深入与其谈心谈话,了解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必要时应邀请心理咨询专家为其做心理辅导,同时对于这部分同学的合情合理诉求应尽量满足。
4、加大突发结核病班级的资助工作
高校资助育人其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困难学生不受家庭经济影响而辍学[4]。正常情况下,学校分给每个班级的资助金额和名额是一定的,但当个别班级中有同学患结核病,则班级中极有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同学们的检查治疗费用激增,正常分配给班级的资助金额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应逐一了解患病同学具体的家庭经济情况,分门别类向领导汇报,积极为患病同学尤其是需要自费治疗的经济困难同学争取补助,以使其在家安心养病。同时学校应及时加大突发传染病班级的资助额度,给与适当的临时性困难补助,对于病情复杂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同学应制定一生一策的资助政策或给与适当的学费减免。
5、紧抓突发结核病班级班干部及党员模范示范作用
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辅导员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是学生群体的“领头羊”[5]。高校学生党员是班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经过党校系统的培训,是传播正能量的主力军,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党员同学不忘使命担当,积极作为,严格规范自身言行,这两类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能力决定班级回归正常化的难易程度。辅导员一定要把班级主要干部和学生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充分发挥自身的职务权利和人格魅力,打造一支可靠的学生骨干团队,引领班级舆论导向,随时随地的掌握班级动态,进而使得班级能够安稳运行。
结语
结核病是一种隐蔽性、传染性和死亡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疾病,高校人口密度大,加之宿舍空气流动性较差,结核病在高校易感易传。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此时一定要坚毅果敢,配合防疫部门隔离传染源,筛查密切接触者,劝说强阳性同学坚持预防性服药;配合学校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安抚被感染学生及其家长,向学校反馈其诉求;同班级每位同学谈心谈话,准确了解其思想动态,通过主题班会宣传结核病是可防、可控、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是能够治愈的,紧抓班级干部、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引领作用,重拾班级凝聚力,使班级同学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沈鑫,肖筱,白丽琼,等.《学校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及处置规范》解读.中国防痨杂志,2020,42(9):990-991.
[2]刘安银.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长效机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402-1403.
[3]罗司军,徐关众,温志兴.高等学校构建传染病防范体系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3):190-191.
[4]影响高校贫困生认定公平性的因素及对策[J].郭兆云,黄文婷.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
[5]高校学生干部培训模式的探索[J].孙维鹏.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
作者简介:周向阳(1991-12),汉,安徽淮北,男,研究生,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