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下”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它在语言运用中,除了作为方位词出现,还可以单独用作动词,而在作为动词时,当与不同的词汇进行组合,其会有多种不同的语义特征。随着现代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现代汉语动词“下”的意义及用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也让汉语交流过程中“下”的运用更加清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更加复杂。针对此,从规范现代汉语运用,促进语言交流乃至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对“下”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汉语动词“下”的意义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通过对与动词“下”有关的词组的分析,发现“下”结构的情况也较为复杂,不同的“下”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下”结构中,“下”的含义也并不相同。从动词语义看,“下”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呈现的语义特征各有不同。
(一)动词“下”在表示空间位移时的语义
由于“下”最初是以方位詞出现的,因此,在成为动词后,“下”在表示空间位移方面的用法最为普遍。例如:(1)民间小调有唱:“水在船下流,你在船上坐,把你送上岸,把你掀下河。”(2)她强忍着泪水跑下台,任由泪水洒满前胸,心中懊恼:“我真是没用,第一天演唱就搞砸了。”在两个例句中,动词“下”明确体现出动作主体的空间位移,其中,(1)的动作主体是“水”,流动的方位是“船下”;(2)中的动作主体是“她”,跑的方位是“下舞台”。在这两个例句中,可以跟随主体的动作找到位移的方向,甚至能够找到动作的起点和终点,这表示空间位移的动词“下”结构中的“下”和它最初的方位含义是一致的,因此,在句子中,其语义也比较实在,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可以从补语的角度加以解析,理解动词含义。
“下”在表示空间位移时,由于语境的不同,在其体现的方位的含义上也存在强弱之差,而这也会影响句子含义的解读。例如表达强位移性“下”,在句子中能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位移,其中包括动作动词中的跑、跳、走、迈,等等,例如:(3)他走出院子时已近中午,顺着小路跳下土坡,走上蜿蜒的山路,这时迎面踽踽走来一个缓慢行走的中年人。(4)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开始走下神坛,文艺先驱们汲取古典精髓,在创作中注入人文精神,尽情地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在这两个例句中,“下”结构后面都带有宾语,并且宾语的种类主要为名词。由此可以发现,在利用动词“下”表示强位移性含义时,一种常见的结构是,“动词+下+名词”,这些动作可以理解为位移的起点,也可以理解为位移的终点,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最关键的一点是突出了动作主体发生的明显的空间位移。再如表达弱位移性“下”,在句子中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位移,动作位移的起点和终点也比较模糊。这种情况下,“下”可以与其他动作动词联合使用,其中包括接、收、挣、买、攻、打、摘、脱、掰、拆、剪、扯、换、写、画、刻、签、描、记,等等。例句:(5)他把这个珍贵的画作放在自己经营的店铺里作为收藏珍品,花如此高价买下这个画作主要看重的是其历史价值。(6)我完整地写下了我的名字,很仔细、很兴奋,心里有个声音不断地喊:“你终于出版自己的作品了!”在这两个例句中,“下”后面的宾语都由普通名词充当,如(5)中“买下这个画作”,“画作”这一物体由于动作主体“他”“买”的动作而发生,并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虽然产生了空间位移,但是这种位移相对较弱,换句话说,产生空间上的位移并不是这句话的重点,重点是“画作”所属的变化;(6)中“写下了我的名字”也是如此,这句话的重点依然不是位移,而是因为“写下”的动作形成的结果。此外,动词“下”在运用中除了有强弱位移的差别,还存在一种独特的语义类别,即“容纳类”。在这种结构下,“下”也体现出空间上的位移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重点却在包容而不是移动。由于空间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如装、放、容、塞,等等,因此,“容纳类”的动词结构的语义也比较特殊。例如:(7)演出大厅方位绝佳,宽敞明亮,能容下好几百人。(8)这件衣服是特制的,口袋看上去不明显,但是却能塞下不少东西。根据这些例句可以发现,这些容纳类的动词与“下”相互配合,共同产生容纳的含义,在动词结构中,“下”后面的宾语能够被“容纳”到动词主语的空间内,并形成相对较弱的空间位移。
在动词“下”在空间层面表示位移的句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其体现出的主语的动作都是十分鲜明的,且存在大量的语料作为佐证。这是因为,在方位词“下”的影响下,动词“下”包含的意义也更加实在,尚未形成语义虚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动词“下”的结构中空间位移的不断弱化,其语义虚化的发展是必然的。
(二)动词“下”在表示时间时的语义
空间与时间是事物存在的两个主要维度。客观事物的发展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内,自然也要在时间层面表现出变化。动词“下”结构在时间层面产生的语义也是因为这一规律。
在时间上,“下”并不是表示动作的持续性,而是表示动作“已经发生或完成”,并且“使结果固定下来”的语义。例如,在心理动词运用方面,“下”的这种语义特点就比较明显,因为心理动词本身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从查找的语料看,并没有心理动词与“下”组合使用的情况,在日常用语中,心理活动也没有与“下”组合使用的情况,由此,基本可以判断“下”结构不具备表示“动作持续”的语义功能。
通过对相关语料和口语应用经验的分析看,“下”在时间层面的表达,无论是从结构形式,还是语义内涵看,都是比较单一的,最常见的就是“下+了+宾语”的形式。例如:(1)如果这次博得了雌鸟的赞许,它们便订下了终身大事,共同布置“装点”新房。(2)在小组赛对澳大利亚队比赛时,他们靠实力硬是从东道主手里夺下了他们认为必须得到的两分。(3)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小林神情懵懂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闯下了大祸。在这几个例句中,动词“下”的组合明显没有体现出方位性的含义,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动作发生的时间性,其中,更多的是表达动作发生的结果,如(1)中的“订下了终身大事”、(2)中的“夺下了”、(3)中的“闯下了大祸”。在这一结构中,“下”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虚化的情况,换言之,“下”虽然从词性看,依然是动词,但是跟动词本身的语义关系已经不大了,主体动作的表达主要依赖前一个动词,即“订”“夺”“闯”。
在时间层面,“下”的结构除了可以体现动作发生的结果,还可以表达“某种结果被固定下来”,例如,“下”可以与建、安、置办、接、收等动词合用,表达主语发生的变化被固定下来。例如:(4)正是因为他的胡作非为,为后来的灾难种下了祸根。(5)两个人拉拉扯扯,一个不要礼物,一个非要送出去,最后他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在上述例句中,“下”结构都可以表示为“某种结果被固定下来”,即“种下了祸根”“收下了(礼物)”,当然,这种语义仍然是建立在时间层面上,正是因为时间的变化,主体动作的结果才能被固定下来,这是语义形成的内在逻辑。
此外,有些包含“下”结构的句子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下”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少,或时间短,这样的语料较少,但确实存在。例句:(6)郭全海摆弄下枪栓,猛喝道:“不许动,谁也不许动。”(7)领导,我想向您会汇报下这个月的绩效情况。(8)针对这个问题,请各小组在内部交换下看法,给出一個整体方案。在这三个案例中,如果采用常规用法“下”,都可以换成“一下”,这是动量补语的一种运用形式,在语用中偶尔出现,并不影响书面表达或者口语交流,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表示动词时间性的语义,是完善动词“下”意义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二、现代汉语动词“下”的用法
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研究看,与动词“下”结构组合使用的动词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动作动词和使令动词,当然,“下”也可以作为动词单独使用。基于此,本文根据“下”所搭配的动词以及其单独使用情况分析其常见的用法。具体包括:
(一)“下”与动作动词组合使用
通过对动词“下”的分析发现,能够与其组合使用的动作动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A.跑跳类,如跑、跳、走、踏、迈等;B.抱搬类,如抱、搬、垂等;C.盛放类,如盛、装、放等;D.摘脱类,如摘、脱、掰、拆、剪、扯、换、咬、抛、甩等;E.写画类,如写、画、刻等;F.接收类,如接、收、挣等;G.置办类,即置办、建、安、闯等;H.留存类,如留、存、余、攒、积等;I.决定类,如定、订、许等。这些与动词“下”能够组合使用的动作动词都有相应的语料支持。动词与“下”组合的所有合法结构,从广义上说,体现的都是动作产生的结果,因而,“下”的各个语义类别也是对其语义中“结果类”进行的进一步划分。例如在“跑跳类”动词中,这些动词与“下”组合使用时,常常体现动作主体在位置上发生的变化;“抱搬类”动作动词和“下”组合使用时,常表示由于主体的动作行为导致物体产生的位移;“摘脱类”和“写画类”的动词与“下”进行组合时,其体现的是宾语发生的位移不如在“跑跳类”与“下”组成的句子中,体现出的位移性强;而其余几类更侧重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出现某种结果。不同语义特征的出现,通常和动词本身的语义有关,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者可以根据主体动作的特点分析“下”与其他动词组合构成的含义。
(二)“下”与使令动词组合使用
除了动作动词可以和“下”组合之外,部分使令动词也能和“下”组合。使令动词与动作动词相比,其与“下”形成组合共同使用的情况较少,在书面用语以及口语中的应用也并不频繁。例如在体现命令与请求的动词中,与“下”组合使用的动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叫、请、让、派、教、求、托、逼等,命令、请求、吩咐、发动、迫使、动员、组织、号召、禁止等。从数量上看,使令动词在动词数量中的占比较小,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使令动词都能够与“下”组合使用。通常来讲,单音节使令动词与“下”的组合使用情况更为常见,例如叫、派、逼等使令动词可以与“下”组合表达空间位移。例句:(1)等她返回上车时,李清华借扶她上车之机探出腰部确有硬物,将其叫下车,搜出缠在腰间的违禁物。(2)近几年,一些营销号通过对历史的片面解读,将一个个形象正面的历史人物请下“神坛”,并通过语言的煽动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在这两个例句中,“叫下车”“请下神坛”都在“下”后面加了表示地点的宾语,表示动作主体的位移,这是一种位移性较强的体现。这种使用方法是对“下”的方位词含义的延伸;同时,通过语料分析发现,由于使令动词表示“对他人的命令与请求”,因此,“使令动词+下”的结构常常出现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例如:(3)老李走过去,把在墙上挂了二十多年的一幅字画拿了下来。(4)这张在墙上挂了二十多年的字画被老李拿了下来。在这两个简单的句子中,“把”和“被”与动词“拿”相结合,并搭配“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同时,也将主体动作完整表现出来,体现了主体位移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双音节使令动词不能与“下”进行组合,例如,看见、推倒、发展、启发等这样一些动词,其本身的语义就包含动作的终结点,如果出现动词“下”,则会造成语义重复。
(三)“下”在句子中单独使用
上文已经提到“下”的动词含义是在方位词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因此,其在单独使用中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出空间位移的特点,同时,延伸出时间上的特性。例如:(1)在明朝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为明朝与海外诸国的沟通开辟了路径。(2)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与上司谈一谈职位调整的问题。在这两个例句中,“下”与名词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含义,表现出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动词“下”的意义以及用法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书面用语与日常口语中简单的、大家习以为常的动词“下”在语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当前,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汉语的规范应用也受到了挑战,而通过对动词“下”的意义以及用法的研究,可以让人们看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并为汉语言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刘云,吴春波.现代汉语动词“下”的意义及用法浅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02):70-71.
[2]方环海.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阐释——以趋向动词“上\下”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1,2(01):136-150.
(作者简介:苟卫东,男,中专,舟曲县第二小学,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