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
恢复主客场、联赛恢复正常运营……一夜之间,两年变相为赛会制杯赛的中超联赛,似乎就将正常化了。
只是这样快速地正常化,仍旧包含太多的隐患。在复杂的疫情环境下,中超联赛原本计划第二阶段7月21日启动,稍微延期到8月5日,并且对俱乐部欠薪问题提出严格要求,“在7月30日前,解决不低于总额30%的欠薪”。这一次转身,转得有点太快。
球队和球迷欢迎恢复主客场,这才是一个正经联赛该有的样子,可不少俱乐部能否承担主客场的成本,甚至有些俱乐部能否找到合适的主场,都是巨大挑战。以北京国安为例,工体在重建,丰体多年被弃用,实际状况不达标,鸟巢……这个球队要找到一个北京球迷认同的“主场”,仓促之下,有很大难度。
即便有合适的主场,俱乐部能否支付主场运营的费用,每场主场比赛究竟允许多少球迷进场,不同城市的疫情防控现状是否包容,都是一连串问号。
像河北、广州队、广州城等掉在联赛榜尾的俱乐部,欠薪已经不只一个赛季,主场一旦开启运营,最直接的成本就是场租和安保费用。过往赛季,几乎所有中超俱乐部都抱怨过主场运营成本过高,疫情阻隔经年,闲置的球场要重新运营起来,各地疫情防控的状况不同,除非有各地政府或者足协的直接支持,否则,不可能所有中超俱乐部说重启主场,就能在一个月时间内做到。
于是,权宜之计又来了——例如,将大连和海口列为“中立场地”,谁有主场问题,就到这两个城市去解决吧。
不知道这样的权宜之计会不会成为事实,但一旦采纳,已经失衡的联赛会更加失衡——有球队能利用真正的主场之利,也有球队连在家门口踢球都无法做到,这样的赛制模式仍然不是联赛。
至于客场,以广州到大连、长春为例,基本经济舱机票,一支球队算下来,成本不菲。在薪资都拖欠情况下,广州队、广州城能支付吗?
比主场更复杂又牵涉到所有联赛参与者的问题,是俱乐部广泛存在的欠薪。这次,联赛管理者的态度相当强硬,凡不能在7月31日前解决不低于总额30%的欠薪,那么,2022赛季第二次转会注册新球员将被禁止,还将被扣除联赛积分3分。到10月31日前不能偿还不低于2021赛季及之前欠薪总额70%的俱乐部,将被扣除联赛积分6分……12月31日前不能完全解决欠薪问题,将被降级或取消准入资格。
中超有多少俱乐部能做到基本薪资不拖欠?赛季初的相关报道和分析,只能确认3家俱乐部不欠薪。这个“不欠薪”仅指基本薪资,各种奖金等都不纳入计量范围。这一声令下,俱乐部应对达标的能有几家?
问题一个接一个。
中超2022赛季6月启动,以这样的赛制赛时,要集中完成这一个赛季,肯定不是理想状况,尤其梅州和海口赛区,3天到4天一场联赛,对运动员身体都有摧残嫌疑。所以,恢复正常联赛模式是大家都乐于看到的。
制定政策,就怕急停急转。中国职业联赛的沉疴早已存在,疫情让职业体育整体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哪怕周边环境和政策条件有所改变,恢复主客场势在必行,但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完成,有没有欲速而不达的风险?联赛管理者在決策的过程中,有没有通盘考虑到现在的联赛和俱乐部生存状况?
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联赛管理者本着良好的愿望,提出了看似有理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一些根本绕不开的障碍——假设某城某地区域政策上有所变化,来自联赛管理者的指令是不可能逾越的。一旦发生这种状况,这样的联赛强行推动下去,是否公平?
薪资追讨,倘若联赛管理者真能执行到位,或许也是一种阵痛疗法。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特别需要这种能下大决心,将基本规则和管理条例推行到底的大动作。如果能以这次转身作为一个起点,不达目的不罢休,抱有哪怕牺牲一半俱乐部,也要执行到底的狠劲儿,或许还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