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和后疫情时期,空港的存在不仅是通过交通枢纽的布局拉近城市间的距离,加速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聚,更需要深度思考如何将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庞大的人流吸引并转化成发展优势。
2020年4月,习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明确提出“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这一重要指示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在新的历史时期激活“一带一路”国际航空枢纽存量资源,发挥航空“速度经济”比较优势,实现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展经济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节庆、赛事和演艺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全球公认的高收入、高赢利且产业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会展经济中仅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就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则为9。
会展活动能够极大地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同时其还具有很强的产业汇聚、引领、落地效应。临空会展经济就是依托空港、依托机场枢纽及周边发达的交通配套条件,发展会展经济的一种模式。会展经济与航空枢纽优势相互叠加共振,将会进一步产生“化学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纵观全球,中心城市以空港为战略支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大势所趋。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依托,通过空中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与世界重要经济区取得密切联系,为人才、商品、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在更大空间流动的综合性新型门户城市——国际空港城市正在兴起。全球空港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演进”:第一代是单纯的机场,以客运为主;第二代是客运+货运;第三代是机场+临空经济区;第四代是航空大都市;第五代则是临空会展都会。可见,依托机场枢纽发展会展经济正成为全球空港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全球来看,因“机场+会展”的组合而实现城市经济腾飞的案例不胜枚举。从英国伯明翰到德国法兰克福,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深圳,会展产业与国际航空枢纽无不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使当地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一)国际临空会展典型案例
1.亚特兰大空港会展经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039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64万吨。依托机场,亚特兰大拥有世界知名的会展中心,展馆建筑面积达到390万平方英尺并配套建设了106个会议室,其中展馆共有12个展览大厅和2个宴会大厅。加上乔治亚圆顶体育场和百年奥林匹克公园作为补充,这三个场地是融会展、体育、娱乐于一体的世界著名建筑之一。
2.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芝加哥是全球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奥黑尔机场周边特别是罗斯蒙特,建立了多个大型展览中心或会议中心。这些场所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如写字楼、娱乐、文化场所等,汇聚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人流。这带来了庞大的商机,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会展经济,不仅给罗斯蒙特地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也推动了城镇商贸、旅游、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游客向往之地。
此外,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在周边布局的会展商务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会展中心及香港会展中心等都是依托航空枢纽发展会展经济的成功典范,值得学习借鉴。
(二)国内临空会展典型案例
国内各大中心城市正呈现出会展经济临空化的发展趋势,典型的有:
1.上海虹桥空港催生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毗邻上海虹桥机场建设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与虹桥机场交通枢纽的直线距离仅1.5公里,通过地铁与虹桥高铁站、虹桥机场紧密相连。周边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2小时内可到达长三角各重要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场馆总投资230亿,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级会展中心之一,带动周边产业约2000亿元经济效益。该场馆已连续多年缔造“进博会”价值传奇。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进博会,6天共有181个国家(地区)的3800多家企业参展,累计成交711.3亿美元,为国家贸易做出了重大贡献。虹桥机场和会展中心的组合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的强大助力,成为“机场+会展”的典型模式。
2.广州“空港+会展”为城市经济赋能。广州国际空港中心(IAC)抢占会展产业发展先机,依托白云机场,以“泛港经济”发展模式、“港、产、城一体化”理念为参照,大力发展临空产业链,着重构建“会展+空港”的创新产业合作发展模式,为城市经济发展赋能。
3.郑州空港预计今年建成新会展中心一期项目。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由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绿地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兴建。项目位于航空港区中心位置,距离新郑国际机场仅6公里。项目总占地面积2450亩,总投资100亿元,由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室内总展览面积为40万平方米,是现有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6倍。目前在建的展馆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69亩,室内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4.国内多个城市已在空港布局建设新会展中心。深圳、武汉、北京和南京等地空港已建成或规划建设规模和体量较大的新会展中心。其中,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室内展览面积达40万平方米,距深圳机场T3航站楼7公里,距深圳机场T4枢纽3公里。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此外,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也选址黄陂区临空新城,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该会展中心定位为世界级综合性会展中心,建成后将在汉承接国际、国家级展会,规模等级跻身全国前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将国际会展列入枢纽高端服务业核心板块。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的场馆项目——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已建成投用。
发展临空会展是实现会展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必然举措,有助于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两大战略目标。在后疫情时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特别是西安会展业刚经过新老场馆交替的背景下,西安空港迎来了发展临空会展经济的战略机遇。
(一)落实习总书记讲话要求,实现六大优势落实的重大行动举措
在空港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实现空港“口岸+自贸+临空+跨境+第五航权+保税”六大叠加优势落地,是举办各种会展活动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平台载体。
(二)后疫情时代,空港产业布局与选择的重要创新
空港新城发展临空经济的核心是产业选择与布局。在发展中不仅要借鉴全球临空经济发展规律,还要紧扣临空指向和国际交往两大属性,结合陕西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临空会展,通过“机场+展馆”双硬核驱动,打造西安空港临空经济发展新引擎,助力陕西打造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三)西安会展场馆布局规划存在机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会展经济正成为全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内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深圳、长沙等,无不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西安市会展业正进入转型与调整发展的特殊时期。一方面政府管理职能由原市会展办移交给商务局会展处,政府会展资源有所调整;另一方面,虽然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已先后拆除,但还有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新建的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等会展场馆,行业资源进一步分流。在此背景下,西安空港依托交通便捷优势发展会展业面临极大的市场机遇期。
(四)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需要
参照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案例,结合西安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和西安会展业的发展格局,西安空港每年进出港人数近五千万,且随着机场三期扩建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大文化旅游投入的必然趋势下,空港通过会展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实现将庞大的人流转化成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的机会。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带动会展旅游,实现与曲江和其他开发区发展文化旅游的错位竞争。
作者:徐德洪,西安外事学院物流与会展经济系
参考文献
[1]王红.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启示[J].空运商务,2013(5)
[2]曹允春.临空经济-速度经济的增长空间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刘雪妮,宁宦熙.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 [J].现代经济探讨,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