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丽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体检科,天津 300011)
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ACI)是临床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老年人最为多见,该病起病急骤,常伴有高血脂等并发症现象,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1,2]。目前,他汀类药物是AACI 并高血脂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此类药物可减少胆固醇合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脑血流量,进而缓解症状,促使病情转归[3,4]。现阶段,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均是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但其应用疗效存在一定差异[5]。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65 例老年AACI 合并高血脂患者,观察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AACI 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65 例老年AACI 合并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辛伐他汀组(21例)、阿托伐他汀组(22 例)、瑞舒伐他汀组(22 例)。辛伐他汀组男14 例,女7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76.53±6.19)岁;起病至入院时间4~22 h,平均(9.86±2.30)h;BMI 21~30 kg/m2,平均BMI(24.25±2.86)kg/m2。阿托伐他汀组男13 例,女9 例;年龄60~85 岁,平均年龄(76.62±6.21)岁;起病至入院时间4~23 h,平均(9.76±2.41)h;BMI 21~30kg/m2,平均BMI(24.32±2.90)kg/m2。瑞舒伐他汀组男14 例,女8例;年龄60~84 岁,平均年龄(76.58±6.22)岁;起病至入院时间4~23 h,平均(9.81±2.38)h;BMI 21~30 kg/m2,平均BMI(24.28±2.88)kg/m2。三组性别、年龄、起病至入院时间、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 及MRI 检查确诊,符合AACI 的相关诊断标准[6];②符合高血脂诊断;③病历资料完整;④发病后24 h 内入院。
1.2.2 排除标准 ①药物过敏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恶性肿瘤者;④免疫学及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降颅压、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3.1 辛伐他汀组 给予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07,规格:20 mg/片)口服治疗,2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5 d。
1.3.2 阿托伐他汀组 给予阿托伐他汀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47,规格:10 mg/片)口服治疗,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5 d。
1.3.3 瑞舒伐他汀组 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08,规格:10 mg/片]口服治疗,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血脂水平[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不良反应(消化系统症状、皮疹、肌肉疼痛等)。NIHSS[7]:总分42 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血脂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降低,HDL-C 水平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TG、TC、LDL-C 水平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HDL-C 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1 三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P<0.05
2.2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三组治疗后CRP、IL-6、TNF-α 水平均有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三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P<0.05
2.3 三组NIHSS 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均有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三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P<0.05
2.4 三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ALT、AST 水平均有升高,且高于瑞舒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ALT、AS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肝功能比较(,U/L)
表4 三组肝功能比较(,U/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P<0.05
2.5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辛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2/34),其中胃肠胀气1 例、便秘1 例;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其中肌肉疼痛1 例、恶心1 例、胃肠胀气1 例;瑞舒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2/34),其中便秘1例、皮疹1 例。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ACI 为脑卒中常见类型,是由脑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疾病,可引起高血脂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8]。研究认为[9,10],血脂异常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当血液中三酰甘油与胆固醇浓度过高,可导致脂类物质沉积于血管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发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对此,临床多以降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作为AACI 伴高血脂患者的主要治疗原则[11]。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用调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限速酶,阻断羟甲戊酸的代谢途径,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刺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与活性的增加,以此达到调脂目的[12,13]。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自由基损害,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14,15]。基于此,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AACI 伴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中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三种药物最为常用,但其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且瑞舒伐他汀组TG、TC、LDL-C 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HDL-C 高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P<0.05),提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效果最佳。分析认为,瑞舒伐他汀是新一代他汀类降脂药,其抑酶活性更强,亲水性高,与同类药相比,药动学性质更为显著,且半衰期长,因而降脂效果更佳[16,17]。此外,研究指出[18,19],急性脑梗死发病时,其动脉内膜斑块沉积、斑块性质改变及血栓形成过程均伴有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其中CRP、IL-6、TNF-α 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本研究结果中,三组治疗后CRP、IL-6、TNF-α 水平均有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P<0.05),表明此三种他汀类药物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且瑞舒伐他汀效果最为显著,与张云书[20]的研究一致。据研究显示[21,22],他汀类药物可降低金属蛋白酶活性,提高血清NO 生物利用度,进而修复受损血管内皮,改善纤溶与神经功能。本研究显示,三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均有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低于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P<0.05),可见三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且瑞舒伐他汀效果最佳,与张秋霞[23]观点相符。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代谢场所为肝脏,肝损害为此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ALT、AST 水平均有升高,且高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ALT、AS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的肝损害风险低于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分析原因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属于亲脂性他汀药物,其肝损害的发生与剂量存在显著相关,而瑞舒伐他汀属亲水性他汀药物,其肝内代谢较少,且与剂量的关系不明显,因此肝损害风险相对较低[24]。除此之外,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为相似,均较少,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药物安全性均较高,与吉凤等[25]研究相吻合。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三种他汀类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可下调老年AACI 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其中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