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及对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6-10 09:06姜亚男张明瑛
医学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血小板住院

姜亚男,张明瑛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北京 1013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科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于5 岁以下幼儿,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冠状动脉损伤,甚至引发心血管病变,危及患儿健康[1,2]。阿司匹林是治疗KD 的常用药物,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有利于症状缓解,且对冠脉血栓形成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但单药疗效有限[3,4]。丙种球蛋白作为临床常用的免疫制剂,可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同时负反馈调节免疫细胞数目,在KD 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5,6]。近年来,临床关于丙种球蛋白治疗KD 的报道日益增多,但该药物在KD 患儿抗血小板聚集及免疫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KD 患儿的效果及对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2021 年10 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收治的72 例KD 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1~10 岁,平均年龄(3.21±1.50)岁;发热时间5~16 d,平均发热时间(9.24±2.18)d。观察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1~10 岁,平均年龄(3.14±1.44)岁;发热时间5~16 d,平均发热时间(9.35±2.27)d。两组性别、年龄、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KD 诊断标准[7];②首次发病;③无药物禁忌。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免疫系统及凝血功能疾病者;③全身严重感染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片)口服,初始剂量每日30~50 mg/kg,分3 次服用,退热后逐渐减量,维持剂量为每日3~5 mg/kg,分3 次服用,共治疗8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33001,规格:2.5 g∶50 ml)静脉滴注,2 g/(kg·d),药液浓度维持在20%,8~10 h 内输完,1 次/d,持续用药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发热、四肢肿胀、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住院时间、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后CRP、TNF-α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表1 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表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2.2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后PLT、WBC、ESR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

表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CD3+、CD8+高于治疗前,CD4+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3+、CD8+高于对照组,CD4+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KD 的病理特征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且中小动脉最易受累,可导致冠状动脉损伤,是引发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之一[8,9]。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研究认为血小板聚集、免疫活化及血管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KD 发作的重要因素,而外源性感染引发的免疫功能异常则是引起血管损伤的是始发环节[10,11]。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机制是治疗KD 的重要原则。丙种球蛋白是治疗KD 的重要手段,该药为IgG型免疫球蛋白,富含IgG 及多种抗体,可封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液单核细胞、血小板表面的FC 受体,抑制血管免疫炎症反应[12,13]。同时,丙种球蛋白还可负反馈调节免疫细胞数目,抑制CD4+淋巴细胞的活化,增加CD3+、CD8+淋巴细胞数目,纠正机体免疫平衡[14,15],在KD 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丙种球蛋白有助于缩短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与赖志光等[16]报道一致。研究指出[17,18],KD 患儿免疫系统异常,可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其中CRP、TNF-α 等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管壁损伤,引起血小板顺序功能性反应,进而导致凝血表面暴露及凝块回缩等现象,增加冠状动脉损伤风险。因此,下调CRP、TNF-α 等炎症因子水平,是降低KD 患儿冠状动脉损伤风险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中观察组CRP、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丙种球蛋白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分析认为丙种球蛋白可有效减轻免疫复合物反应及内皮炎症反应,且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中和自身抗体,以此减轻血管炎症反应,预防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19]。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观察组PLT、WBC、ESR 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丙种球蛋白可加强患儿的抗血小板聚集能力,这与其血管抗炎作用的提升存在密切相关,且随着抗炎作用的增强,血管壁损伤明显减少,大大避免了凝块回缩及凝血表面暴露等问题,有利于抗血小板聚集[20]。研究显示[21],KD 可导致患儿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发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等现象,促使病情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3+、CD8+高于对照组,CD4+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丙种球蛋白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纠正其免疫紊乱,有利于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可缩短KD 患儿的康复时间,下调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血小板住院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