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刀法杂说

2022-06-10 06:34徐正濂
老年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切刀刀尖刀法

□徐正濂

线条是篆刻的基本单位,线条的丰富多样决定了篆刻作品的丰富生动。用刀方法不同,则形成的线条形态不同。这些用刀方法就是篆刻的刀法,在整体上可以分为冲、切两种。

冲刀中,一刀冲去完成一条线,称为单刀。单刀有时并不局限于一刀,如果维持一个方向的重复冲刀,尽管有两三次的运走,但由于线条的形态依然是一边光、一边毛,没有什么改变,我们依然可将其看作单刀线条。如此便能解释,齐白石的篆刻为何具备一定厚实度的单刀法。此外,单刀只能表现白文。一刀冲过去,反方向再一刀冲回来,称为双刀。双刀可以表现朱文和白文。双刀的操作,一般是将凿刻时石材的迸裂痕迹掩盖在白文的线条中间、排斥在朱文的线条之外,因此双刀的线条一般两侧边缘比较平正、光滑。

在实际创作中,双刀的用途大大多于单刀,绝大多数印章是由双刀完成的。根据作者的操作习惯,以右手执刀者为例,冲刀的方向一般可以分为:由近身端往远身端冲、由右往左冲、由远身端往近身端拉、由左往右拉四种。一般说来,冲比较用得上力,同样形成冲刀线条的“拉”则相对用不上力,但比较容易控制,线条起止的准确性更高一些。无论哪一种冲刀,刀的冲击方向都是与印面平行而略微往下的。

切刀是指一条线由两刀以上刻成,如果是双刀,那么来回就由四刀以上刻成。而究竟以多少刀为宜,则视线条之长短和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定。切刀与冲刀在操作上的主要不同,在于刀的冲击方向对着印面相对往下,像切菜似的聚段成线。切刀连续动作的方向同样也可分为:由近身端往远身端、由右往左、由远身端往近身端、由左往右四种“切法”。与冲刀不同的是,切刀无论朝哪个方向连续动作,由于力量相对向下,所以在发力的程度上差别不大。在理论上甚至实践中,切刀也可以有单刀。但在现存的历史经典作品中,我们尚未发现较成功的实例。

《养陶》王福庵

《福德长寿》清·赵之谦

一般而言,冲刀的线条比较劲健、奔放、痛快、简洁;切刀的线条比较苍浑、波磔、老辣、丰富。虽然刀法有冲、切的不同,但许多篆刻家为了追求线条的丰富表现,也因为实际操作时可以走刀的空间大小不同,他们往往是冲、切兼用的。冲中有切,切中有冲,长线用冲,短线用切。而我们判断一方印章是冲还是切,大体上只能以其主要的线条来定。有的线条虽然为两刀以上刻成,但却是两次以上的冲刀刻成,我们或可称之为短冲刀。同样,切刀也可能因下刀的角度较大而形成较长的切痕,我们或可称之为长切刀。所以,虽然在理论上将刀法分为冲、切两种,但在实际运用中要复杂得多、自由得多,完全不必拘泥于刀法纯正,只用冲刀或者切刀。

《平安无事》徐正濂

执刀的方法,一般以捏钢笔般的手势为多。冲刀时由于用力的方向与石面平行,刀杆自然要比执钢笔写字时更倾斜一些。切刀则相反,由于力量是向下的,刀杆自然会比执钢笔写字时更直一些。其他还有四指执刀法和一把握住的执刀法等,无一定之规,由作者的使用习惯所决定。

刀刃入石时,刀杆应向线条的相交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古书上所谓“正刀入石”是欺人之谈,若完全正持刻刀,以九十度入石,让石材向线条两边均匀迸裂,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刀刃入石必须有一定的斜度,但斜到怎样的角度,则因作者的习惯不同、意欲达到的线条效果不同而不同。有的相对陡直,可以达到七八十度,有的比较平缓,只有三四十度。过于平缓角度的用刀,又称为“披削法”,意谓刀走石面像削水果皮一样。

刀之用,主要在于刀尖,这在冲刀中尤其明显。但在披削走刀时,一部分刀刃也可能接触石面。而切刀由于力量向下,则会有更多的刀刃与石相击。刀尖与刀刃对石面的冲击所形成的线条效果,会有稍微的不同。一般来说,刀尖是首先入石的,冲击力相对较大,石材的迸裂程度会大一些;刀刃随着刀尖而后入石,冲击力相对较小,石材的迸裂程度会相对小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细微的差别可能会影响线条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章的风格。当然,这只需要我们有一种认识罢了。在实际操作时,只能由经验来运作,我们无法也无需具体分清用几分刀尖、几分刀刃。

《福德长寿》清·黄牧甫

《剑胆琴心》徐正濂

猜你喜欢
切刀刀尖刀法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方捆秸秆专用高效粉碎机搅切刀的设计
探秘“刀尖”石林
1SL-2/3型多功能鼠道犁创新研究设计
内框纸U型切刀装置对提高烟包小盒质量改进与运用
刀法
武师授徒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数控加工中刀尖半径补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