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022-06-10 02:37:59吴淑华
关键词:理解能力教师应习惯

吴淑华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提升学困生数学成绩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观察与思考,笔者发现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阅读理解能力特别差。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因此,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并未将阅读和数学联系在一起,仅认为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实际上,数学学科也普遍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题意,更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生动的语言和有效的实际行动。在教学中,笔者通常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作为数学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充分阅读,在情境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更加强烈。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果。”足见,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人受益终生。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采取认真有效的阅读梯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去记,及时检查、调整思路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专心致志地阅读,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教授學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在质疑中阅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数学课本时,教师可以适时“设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

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猜测、验证,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然后通过连续追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迄今为止,除了乘除,我们还学过加减,如果把‘同时乘或除以改成‘同时加或减,会出现什么情况,得出什么结果?”借助类似的追问,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思考得更周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二)多种感官参与

阅读不应仅用眼睛浏览,而应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首先,教师应提倡学生逐字逐句默读;其次,教师应教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标记重要内容,如用曲线标明重点词语,用问号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星号表示注意等;再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同时,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辨析活动。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总之,作为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师,应从一点一滴做起,充分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从而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聊城市茌平区信发街道中心小学)15A0E3DE-89BD-4769-8613-3B612B0331FE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教师应习惯
上课好习惯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10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12:00:14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