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颁布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概念的精华文本。在“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上,三个历史决议蕴含着对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经历了从理想框架到现实制度再到开放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转变。在“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三个历史决议蕴含着对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的阐释,社会主义的内涵经历了从传统革命向建设性革命再向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革命性建设的转变。社会主义运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结构的动力,社会主义结构又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理论支持。理解好三个历史决议中的社会主义概念,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党的百年历史,不断加深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史的整体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个历史决议;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结构
中图分类号:D61;D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2)03-031-009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颁布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各异,但在党的历史上都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鼓舞党员开创崭新事业的积极作用。当前学界从宏观视野对三个历史决议的整体性研究较多,如程美东将三个历史决議的共同使命归纳为总结经验教训、开创美好未来,并系统分析了三个历史决议在逻辑框架、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特点。[1]周良书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又一脉相承的共同点总结为,用发展与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人物与事件,关注并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分析历史的联系并揭示其内在规律。[2]林绪武指出,三个历史决议确立了中共党史的分期,阐明了中共党史的主题,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脉络。[3]也有学者注重研究三个历史决议文本之间的思想联系与思想引领作用的历史意义。比如,肖贵清认为三个历史决议承载着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凝结着全党的集体智慧,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推动党和革命事业向前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大作用。[4]刘建军等人认为,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结合当时历史条件,有效地维护和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5]高中华认为,三个历史决议维护了党的领袖及其权威,突出党的指导思想的权威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思想自觉。[6]宋月红等人认为,三个历史决议阐明了中共党史的主题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7]总体上看,当前学界对于三个历史决议的研究多采取宏观视角。引入微观视角对三个文本中的“社会主义”概念进行分析,对于领悟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的思想引领作用、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中国化的历程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概念是三个历史决议的关键词之一。从历史背景看,三个历史决议都成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和具有长期基本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起到了总结经验、指引方向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面临的时代任务不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在层层递进,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进行文本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史的整体性认识。
从词频分析来看,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仅出现9次“社会主义”一词。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社会主义”词频上升至146次,成为核心关键词之一。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社会主义”使用频率高达156次并呈现出用法的变化。“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和用法的变化侧面反映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并伴随着深刻的中国化历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问题的递进解答,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解不断深入。
一、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从理想目标、具体实践到体系构建
从思想史与实践史的双重发展看,社会主义最初是理想的乌托邦,这种乌托邦式的目标指引着能人志士为之奋斗,逐渐形成了各类社会主义运动。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概念在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并指导实践取得胜利,逐渐成为系统完善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概念蕴含着两种基本指向:其一是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是指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等;其二是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即目标引领、制度支撑下的人的能动过程。
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中,“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革命目标,它描绘了理想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之奋斗。早在1919年,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北京大学《问题研究会章程》中就把社会主义能否实施问题作为研讨目标。[8]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也两次提到“社会主义”,一是“即使是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9](P84)二是“至于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的诞生,阶级斗争的激进,工农阶级要推翻统治阶级的权力和依于这个权力的剥削,便要发动自己阶级的广大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9](P109)这些都是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未来的社会形态进行表达,此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大多是建立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参照苏联社会情况的基础上,而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结构本身的认识,对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思考也在逐渐深入并不断发展。D8AA3766-610C-4AAC-BF94-590949EAB196
(一)“社会主义前途”:一种理想的结构
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社会主义”一词包含着“社会主义前途”与“走向社会主义”两种用法。从整体上看,此时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蕴含着无尽的开拓潜力。这种用法一方面依然延续了斗争路线的语境,表达了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和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判断,即“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又指出中国所需要的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定要经过这样的民权主义革命,才谈得上社会主义的前途。”[10](P24)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达到理想目标的向往,对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在分析小资产阶级时,《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它是有两面性的:就其好的、革命的一面说来,是其大多数群众在政治上、组织上以至思想上能够接受无产阶级的影响,在目前要求民主革命,并能为此而团结奋斗,在将来也可能和无产阶级共同走向社会主义。”[10](P46)“走向社会主义”不仅指向未来的革命状态,还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当中国的革命者在言说社会主义前途的时候,他们所构想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是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并在这种社会基础上构建出健全完善的制度、催生出优秀的文化。毛泽东同志非常注重对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进行区分,认为新民主主义“比起现在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来是不相同的,它跟将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相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中是不要资本家的;在这个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中,还应当容许资本家存在”[11]。因此,此时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尚未实现的社会结构,或者称之为一种未来社会结构的理想表達。
不可否认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仍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环境和时机,此时还不具备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行探索的条件。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及社会主义,仍然彰显了共产党人必将实现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他们相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吸引、凝聚全体人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必然选择。从另一个角度看,由革命到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连续的存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淬炼自我,探索出了一系列工作方法与组织原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应当把此时的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当作党对制度与道路的探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结构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
1981年的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已取得了许多成果,社会主义由理念中的结构变为现实的结构,但是这一结构仍然是不完善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把握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首先,此时的社会主义已由理想目标,变为一种现实的制度。《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出现了15次“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社会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与生产关系,确立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10](P100)这里,“社会主义”一词已经显示出从理想制度到现实制度的转变。这个历史决议中还使用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等一系列表示现存制度的表述,这也是对党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此时的社会主义结构是对原有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结晶。中国的社会形态已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一整套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内政外交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如“社会主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0](P66),等等,无论是“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些与社会主义搭配使用的词语都指向这一客观存在的结构。
然而,这一结构仍然不完善,其中还蕴含着社会主义面向未来的无限潜力,这种面向未来的变革需要依靠各项改革来实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10](P88)因此,这种社会主义结构仍然只是初步的,中国一系列的制度问题还未得到妥善安排。《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面向未来,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也在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方略,中国共产党在吸收、借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结构、推动社会主义结构向前发展。
总体来看,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概念经历了从理论框架转向现实实践并不断拓展完善其内涵的过程。社会主义运动具备将社会主义结构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也具备重塑结构、变革结构、完善结构的能力,这就是改革的深刻内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具体制度,并且坚决地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的活动作斗争。”[10](P112)显然,改革恰恰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结构完善的源动力。
(三)构建成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共出现156次“社会主义”,其中59次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使用,这体现出社会主义概念中国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需要坚持和发展的客观结构,是对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概念的重要表述。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概念日益呈现出完整的思想内涵,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与继承,又是其面向未来、充满信心的探索宣言。D8AA3766-610C-4AAC-BF94-590949EAB1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成体系的社会主义结构的发展,涉及制度的逐步健全与相应的社会环境的持续构建,既包含政治领域的制度完善,也包含经济领域的持续探索。在政治领域,以从“社会主义法制”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变化为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社会主义法制”是作为一种未来制度的建构目标,是对社会主义结构的制度探索。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更成为体系化的国家治理方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依法治国”一词出现了16次,“社会主义法治”出现了8次,并且与之相联系的内容包括“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精神”等,这说明国家的法律建设不仅涉及制度本身,更涉及法律所处的社会条件和其具有的导向作用。与之相类似,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尚未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则作出了“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12](P39)等体系化的安排。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对经济结构探索的重要成果。“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2](P34),对社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调整势在必行。
这种发展的社会主义结构呈现出日益完备的前景,它不仅展现了现实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运行制度,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理论、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建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尚未提及“社会主义文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则将“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个已经形成并得到发展的结构来看待。《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P19),并将文化建设列为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的规律性认识,“意识形态”一词被提及12次,同时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引领作用。以中国具体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结构实现了理论化、系统化。经过百年探索,社会主义结构从理想变为现实,又从现实上升为体系,在现实繁荣的基礎上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蓬勃生机。
但是,成体系的结构不代表体系本身的完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静止的完成状态,而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结构。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P72),社会主义体系结构仍需不断完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仍然指引着我们向前迈进。另一方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P71)的战略安排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以革命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体系进一步发展。
二、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从革命、建设性革命到革命性建设
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与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是两个交织在一起的问题,“社会主义”一词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主要是搭配“社会主义革命”来使用,是指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的未来的革命阶段,是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这一用法在之后的两个历史决议中得到了延续。一方面,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运动从理想变为了现实。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也超越了传统革命本身,产生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新的具体形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由建设性革命向革命性建设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出现9次“社会主义”,其中7次是搭配“革命”使用。从出场语境分析,不难发现这里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处于未来的革命运动阶段。针对党内出现的右倾错误和三次“左”倾错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在于未能正确地把握当时所处的革命阶段和领导革命的主体力量。陈独秀右倾错误“武断地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待到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以‘国民议会为中心口号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10](P7)第二次“左”倾错误“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认为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开始即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始。”[10](P11)第三次“左”倾错误“又重复立三路线的观点,宣称‘在我们已将工农民主革命推广到中国重要部分的时候,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将成为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才会统一,中国民众才会完成民族的解放。”[10](P19)可以看出,这些错误路线都对敌我实力的对比认识不清,对国内社会阶级状况产生误判,从而无法正确指导中国革命。
与此相对,毛泽东同志注重区分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认为当时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同时强调革命的胜利需要依靠无产阶级领导。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系统阐述了这种区别,反对党内的教条主义:“我们的斗争目的是要从民权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我们的任务第一步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地主阶级,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主义革命。由这种斗争的发展,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3]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在理论上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政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4]从现实意义来看,这种对革命阶段的区分意味着革命斗争目标的确立,当时内忧外患、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必须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才能谈得上有社会主义前途,如果混淆革命的阶段性会使革命目标不清晰,从而使革命事业受挫。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革命仍然是必要的革命阶段,是必定会走向的未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合法性不仅在于无产阶级是先进的、坚决的革命政党,还在于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前途才能够实现。因此,“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创造性的表述,既承认革命的阶段性又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一贯性,从而凝聚了党内的共识,为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D8AA3766-610C-4AAC-BF94-590949EAB196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社会主义”概念主要是在路线之争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反思达成了共识,认定这种社会主义运动需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也坚信它必然实现,因此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对中国革命进行科学、系统、连贯地领导。
(二)作为建设性革命的社会主义
从1945年到1981年,中国共产党从年轻走向成熟,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社会主义革命理想逐步变为现实。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并非一帆风顺,时代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概念必须与时俱进。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概念从一般意义的革命向建设性革命的话语转变。在这个历史决议中,“社会主义建设”一词出现18次,“建设社会主义”一词出现10次。出现了8次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延续了作为路线斗争的革命运动;二是对以“三大改造”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形态变革运动的总结;三是指向一种面向未来的建设性革命。《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10](P82),“这绝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不但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且要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10](P119)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概念在此时得到了发展,其中包含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而必须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建设性内涵。这个历史决议中出现了16次“社会主义制度”、10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正面地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表现。必须指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本中仍然保留着相当强的革命性,但是这种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有了更广阔、包容的含义,突出了未来的建设主线。“我们现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斗争,正是这个伟大革命的一个阶段”[10](P119),将社会主义现代化视为一种革命,这无疑赋予了革命概念更深厚的建设性意蕴。
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就是这样一种建设性革命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的改革共识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继续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一系列全新的建设运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探索,以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人民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社会主義结构向前发展。
(三)作为革命性建设的社会主义
1981年到2021年,既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愈发深入、愈加自信的四十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中国日益接近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社会主义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平平稳稳,而是充满着艰辛与挑战,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因此有了革命性建设的全新含义。
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主线是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共识,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出现8次“社会主义建设”、13次“建设社会主义”、21次“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视。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社会主义”组合频率最高的使用方式,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成体系的理论、制度、文化建构,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持续奋斗的核心关键词都是建设,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2](P25-26)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建设仍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运动主线,也是未来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运动形式。
建设仍然离不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现出革命性建设的形式,是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出现9次“自我革命”,不但将“坚持自我革命”列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而且将改革开放视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同时,这个历史决议在总结新时代成就中多次提到“革命”一词,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12](P27);“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12](P45),等等。对“革命”一词的创造性使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并将其运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革命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时。《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向全党发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号召,我们要坚持不懈进行自我革命,将革命精神、革命情怀、革命理想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D8AA3766-610C-4AAC-BF94-590949EAB196
三、以社会主义运动推进社会主义结构向前发展
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与作为结构的社会主义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结构的重要动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再到日益完善的体系发展,这一历程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不懈奋斗所实现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结构作为一种开放的目标和自身不断完善的体系,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社會主义”一词在三个历史决议中的内涵演变,体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结构的日益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5]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历史与现实指引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运动推进社会主义结构向前发展,以社会主义结构的完善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坚实支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程美东.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使命与写作风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
[2] 周良书.政治家的历史意识——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编写谈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3] 林绪武.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对中共党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术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22(01).
[4] 肖贵清.整体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三个《历史决议》[J].河北学刊,2022(01).
[5] 刘建军,王 丽.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坚定理想信念——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6] 高中华.三个历史决议与中国共产党话语权的演进[J].学术前沿,2021(23).
[7] 宋月红,周 进.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与正确党史观的确立和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0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写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363.
[9]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1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3.
[1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14] 林修能.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J].苏区研究,2022(02).
[1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Movement and Structure: A Study of“Socialist”Concepts in the CPCs Three Resolutions on Historical Issues
Lin Xiuneng
(School of Marxism,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Abstract: The Resolution on Some Historical Issues,the Resolution on Some Historical Issu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100-year Struggle are the quintessential text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socialism.On the question of“what kind of socialism should be achieved”,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conta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as a structure.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m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 ideal framework to a realistic system and then to an open and developing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question of“how we can realize socialism”,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conta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ism” as a movement.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m has undergon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revolution to constructive revolution and then to the revolutionary construction of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led by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The socialist movement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realize the socialist structure,and the socialist structure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ocialist movemen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s in 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entury-old history of the Party and to deepen our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e history of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words: Socialism;CPCs Three Resolutions on Historical Issues;Socialist Movement;Socialist Structure
责任编辑:杨柳D8AA3766-610C-4AAC-BF94-590949EAB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