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云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体系设施、技术双升级,形成了高质量的庞大市场化储、运能力,为国家物资储备系统优化和运行效能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应立足新发展条件,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加强物流体系与储备系统发展统筹,提高国家、地方、市场的仓、运、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构建更为安全和高效的物资储备能力。
一、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升级,为服务物资储备系统提供新基础
物流体系与储备系统具有密切的能力与运行融合关系,社会化的物流仓容及商业储备,是国家总体储备能力的构成部分,高效运行的物流通道网络,对优化储备物资调运的能力、成本、效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应加强物流与物資储备统筹,加快储备高质量发展。当前,在区域化的物流分拨系统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以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设施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国家顶层“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具有规模能力和成本效率优势的国内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加快形成,为我国物资储备高质量运行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重大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为储运资源统筹利用提供新载体
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突出资源整合,规模化集聚区域仓容、运力、商业储备等资源,空间上改变我国传统物流要素分散结构。有关仓、储要素的聚集,为物资储备集中利用市场化仓容能力和网络化运行环境,统筹设计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合理关系与运行模式提供了新的条件;运力资源的集聚,为物资储备更好统筹储备规模和调运能力,提供了组织创新和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载体保障。
(二)干支物流通道网络构建,为储备物资储运模式提供新支撑
依托以实体重大物流枢纽牵引的多层级物流设施体系,我国在物流运行层面实质性推进干、支物流通道网络建设,突出构建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并以“轴辐式”网络空间形态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新的网络运行体系,不仅为储备物资跨区域调运提供更大能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通道化物流服务,也为储备系统依托通道网络进行物流储备运行模式创新和形成新结构、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用好物流网络支撑,优化多层次储备布局结构、调整设置更为经济合理的储备规模等,成为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三)物流运作平台化发展,为储备物资快速应用创造条件
我国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的逐步构建,确立了枢纽的组织地位和网络运行模式创新方向,基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物流运行组织平台加快建设,重大枢纽的资源整合与运行统筹能力得到实质提升,推动物流功能的衔接与一体化融合发展。依托平台化的物流运作系统,物资储备存储、调运、分发、配送等环节和功能的统筹高效运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物资储备实现快速、高效、精准的调度组织,将为储备物资应急系统建设创造新条件,极大提高储备能力的应急服务水平。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应急物流平台化调度资源和有效衔接组织,既得到实践的检验又成为创新的内在动力。
(四)物流与产业持续融合,为储备物资进出市场提供渠道便利
重大物流枢纽建设,在集聚物流资源,构建网络系统的同时,引导经济产业要素有效集聚和高效组织,形成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供应链集成服务系统,培育物流枢纽经济增长极。储、运等物流活动与产业组织的紧密结合,特别是重大枢纽和运营平台形成的供应链组织创新环境,为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模式创新提供了便利的市场流通渠道和快速对接条件,也为储备物资与关联的流通、生产企业协同布局发展,更好统筹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商业储备与政府储备关系等创造良好条件,对提高储备物资的经济效能意义重大。
二、更好发挥现代物流体系作用,支持储备系统提高效能
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应抓住机遇,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核心,以加强物流体系与储备系统融合发展为方向,强化布局衔接、功能对接、网络适配,更好发挥现代物流对物资储备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我国储备质量和运行水平。
(一)加强设施布局衔接,提高资源集约集成储备水平
空间衔接是推进物流与储备融合发展,扩大储备资源可利用规模,提高各类资源统筹利用效率,发挥综合效用的基础,应统筹物流与储备布局,实现整体空间优化。一是优化储备系统的能力布局。应根据国家储备系统需要,统筹推进不同功能的储备能力与分层发展的物流设施协同布局,优化储备空间。鉴于国家物流枢纽是储备要素集中区域、便利跨区调运和快捷辐射周边的载体,为提高物资的集约储备水平和多品类集成化储备能力,应优先将服务区域的重大储备能力,集中布局于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城市,并在具体设施布局层面,尽量布局于枢纽设施内或周边区域。其他储备能力,也应结合城市交通、物流条件,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其他设施统筹布局。二是推进重大物流枢纽设置储备能力空间。应从安全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开展各类物流设施特别是重大物流设施的布局建设中,将物资储备功能和能力建设纳入物流设施发展空间或周边进行统筹。
(二)提升关键物资战略通道能力,提高物资调运水平
物流通道网络与储备物资调运方向和能力的适配,是保障重大物资储备安全和提高运行效能的重点,应突出储备需求,提高物流通道能力。一是强化战略物资国际通道能力。细分粮食、矿产、能源等重大战略物资的进口方向、通道方式等,提高有关港口、航空、陆上口岸等重大物流设施的国际通道组织能力。着力引导国际通道运营企业,在固有国际通道运营网络基础上,针对性强化关键战略物资进口通道能力,优化关键境外节点物流设施布局,增强各类运输能力的自主性,做好替代通道组织方案,确保战略物资通道畅通、安全。二是提高国内物资调运通道能力。依据国内物资储备能力的总体布局,引导国家储备物资主要产区、储备能力集中地的有关物流枢纽,围绕物资调运方向,开展通道能力建设。突出国内粮食南北通道、矿产能源东西通道、国际进口战略物资国内转运通道等,结合调运规模,加强交通、物流设施能力配套,做好通道物流组织方案,并增强季节性、应急性集中调运能力准备,确保物资调运稳定、高效。85F44116-932E-47CD-A42F-63AC527DD7D5
(三)健全物流体系服务储备功能,提高储备运转效率
物流服务功能与储备需求的对接,是实现一体运作,提高运转效率的保证,应从物流运行、供应链组织等维度,健全有关功能和服务。一是引导重要物流枢纽、重要物流平台、重大物流企业等,在市场化的物流组织业务开展中,纳入储备业务功能板块,加强与有關储备主体的供需信息联通,建立与储备需求相适应的仓储、调运协作关系,提高服务储备效率;建立应急储备相适应的应急物流服务功能和组织预案,确保应急条件下,快速转运、分拨。二是引导商贸物流平台、制造业供应链平台等,加强与储备系统收储、轮换等业务联动,提高物资进入储备和再入流通衔接水平;以物流环节集成组织为依托,积极做好商业储备信息采集,为平衡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规模关系、统筹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关系,提供有效支撑。
三、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物流与储备融合发展
为有效推进物流与储备有机融合,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有关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架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并针对性加强和优化要素投入。
(一)建立物流与储备统筹发展机制
应在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健全有效促进物流与储备融合发展的有关机制,夯实融合发展基础。一是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快建立储备和物流管理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在总体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通道发展等方面实现有效沟通与协作,提高物流管理部门掌握储备要求并引导物流供给优化的能力,增强储备部门掌握物流体系架构并统筹利用社会物流仓、运、储资源能力。二是健全储备与物流的供需市场化对接机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储备主体与物流枢纽运营、通道运营、仓储经营等企业的供需信息沟通、政府购买储运服务有关机制,完善储备物资紧急储运的社会物流资源征用、补偿机制等。
(二)推进物流与储备规划有机衔接
应深化规划层面有机衔接,构架现代物流与储备系统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融合发展重点与方向。在布局和设施能力方面,着力推动不同功能的储备设施能力与不同层级物流设施实现合理的协同布局;在运行网络有效融合方面,加快推进战略物资调运通道纳入国家物流通道网络能力与空间规划;在实际的运作推进方面,明确物流体系中设施、企业发展储备服务功能要求,强化应急储备与紧急调运功能建设。
(三)加强要素投入的支持和引导
要素的投入是落实顶层设计的支撑,也是引导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应依据物流与储备系统融合的顶层规划,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投入的有效引导。一方面,需要按照物流与储备设施和能力融合布局导向,引导要素投入,支持有关物流设施合理布局建设储备能力。另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支持重大战略物资通道上有关物流基础设施储运能力建设,引导重要战略通道运营主体提高通道物流服务能力,支持关键通道线路的开通经营。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85F44116-932E-47CD-A42F-63AC527DD7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