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满楼
一名优秀的“店小二”,能够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生态圈”,打造成强劲的发展“新引擎”。
这里是一个自由而且充满机遇的地方。它开放包容、有朝气、有梦想。湾区都市像一群各有故事的年轻人,希望在这里成就自我,实现梦想。
“高植梧桐才能有凤来仪。”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城阳区正式迈入“主城区时代”,坐拥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国百强主城区、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等众多荣誉的城阳,正奋力打造大青岛的“中央活力区”,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
毋庸置疑,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正是城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其中人才集聚无疑是城阳区的最大发展亮点之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城阳区人口增幅为50.52%、全市第一,15-59岁人口占比68.52%、全市最高,人口活力充分显现。
“赛事+资本”抛出橄榄枝
前不久,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赛暨第六届山东省创业大赛青岛赛区选拔赛总决赛圆满落幕。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张涛博士的“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项目,经过资格审核、商业模拟等环节的层层选拔,从近4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从总决赛中晋级,将代表青岛市出战省赛。
巧合的是,清华大学博士后张涛正是通过参加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引入青岛的。
“2020年,我正在为公司场所发愁,看到了一则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消息,而这个比赛就在家乡青岛举办。”张涛决定借参赛的机会,回青岛看看。通过了解,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为他们提供了3年免租的12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以及400平方米的加速实验室,还有“一站式”配套服务。这对于一个初创期的企业和团队来说,可以说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目前已举办三届,大赛以“博揽英才,创领未来”为主题,为博士后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流、转化的平台,共吸引海内外1900余名人才和团队报名参赛,最终选出获奖项目128个,已有57个项目落户博士后产业园。
自2020年开始,城阳区已连续两年举办新锐青岛·全球高端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围绕城阳区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与发展需求,聚焦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面向全球遴选实战型产业高端人才,着力吸引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落地城阳,助力加快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互动发展格局。大赛决出的获奖项目,最高可获得50万元创新创业奖励资金,获奖项目落地后,还享受落地孵化、办公用房免租、创投风投跟投、人才激励奖励等叠加政策支持。
近年来,城阳区积极探索“以赛引才”“以赛选才”的招才路径,除奖金和人才奖励政策外,还为获奖项目配套无条件落户服务,引导各类基金、风投创投对落地项目进行投资助力。同时,城阳区打造“人才+资本”的支持模式,引进10支总规模170亿元的产业基金,成立青岛首支以人才冠名的人才基金,优先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股权投资;设立1500万元的科技金融专项贴息贴保扶持资金和科技金融履约助贷基金,用于拓宽人才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入驻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等园区的人才可享受股权投资、人才贷款和费用减免等“个性化”政策支持。同时,大力鼓励人才自主创业,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享受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资金,目前已向3家企业发放“人才贷”2780万元,为诺安百特、绿天使等人才企业兑现创业贷款贴息346.08万元,发放各类人才创业扶持资金3.62亿元。
产才融合与人城相连
人才来青,如何与产业血脉相连?对一个城市来说,一时“抢人”不难,要长久留人、育人则需要夯实产业基础。
近年来,城阳区作为融入青岛主城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大力推进与青岛高新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青岛胶州湾综合保税区、青岛环海经济开发区协同联动、相互赋能、一体发展,打造“1+4”发展共同体,聚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综合保税业务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提高能级和体量,形成城阳区“多极”增长格局。
位于城阳区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批复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肩负着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支撑建设科技强国和交通强国的重要使命。中心集聚高速列车领域上、中、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开展高速列车领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搭建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发展科技型创新创业,成为培育和吸引技术创新人才的高端人才集聚地。
为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城阳区上线“政府-企业-人才”三位一体的才飞扬招才引智云平台,组织开展“招才引智云推介”、直播带岗等系列活动,围绕轨道交通、生物医疗、智能制造等城阳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邀请了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青特集团、海利尔药业集团、三利集团、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围绕人才关注的企业发展、岗位情况、员工福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推介。此外,城阳区举办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设立区人才创新发展院,建成招聘服务云平台,举办招才引智“全球云推介”, 推出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
城阳区对标国内最优人才政策,出台“人才硬核六条”举措、十二条人才支持措施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最高獎励500万元,人才团队项目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大幅提升引进人才的奖励扶持力度。出台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对“专才”“偏才”实行一事一议认定,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认定方式,打通人才认定、引进的“中梗阻”。创新制定育才基金管理办法,设立3000万元资金池,引进高端人才试点采用“预拨付”扶持资金,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0A19207C-A630-466D-8619-958BE6D0EE8A
城阳区深化“产才融合”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建成“城阳区创新创业阳光平台地图”,包含全区创新平台101家,创业平台38家,人才及团队可以线上直接查询全区平台,助力加快人才与企业对接、与产业融合。
金牌服务筑优“栖息地”
服务和人才是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一方面,人才涌入能夠促进城市公共服务业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一个城市有好的安居、医疗、教育、产业,也会吸引更多人才。
日前,城阳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会客厅正式启用,会客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以“多媒体空间”视频形式推介城阳区招才引智政策,直观展示招才引智云平台功能,链接智联大数据赋能,通过电子屏展示城阳区企业人才供需数据、热招岗位情况等,为政策落实提供导向,全力帮助求职者谋岗位,为招工者找工人,为创业者搭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聚人才。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会客厅,正是城阳区发挥人才服务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范本之一。
2021年,城阳区为服务全区人才战略实施,成立青岛阳光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人才评估、人力资源培训、政策咨询宣传、政策申报兑现和高端人才猎聘服务等服务,借助青岛城阳阳光创投公司资本运作的优势,重点打造一批“资本+人才+项目”的高层次孵化载体和产业园区,从资金融通、政策引导、资源对接、股权投资等多方面推动人才创业创新,这是继山东人才发展集团、青岛人才集团成立后,较先成立的区市级国有人才公司,在推动人才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城阳区出台引进人才购买共有产权住房办法,面向从院士到中专学历等七类人才开放,人才与国有企业产权共有,企业承担购房总价款的30%并一次性付清,不同层次人才在8年后无偿获赠30%产权,或在5-10年内回购30%的产权;集中建设和配建人才住房,同时采取棚改多余房源回购、商品住房回购、商业办公用房改造等多种方式筹建人才住房,让人才扎根城阳、创业无忧。截至目前,累计网签20281套,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2074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入选2020年度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十大基层创新案例”。
此外,城阳区聚焦人才关注的“落户难”“入学难”“医疗保健难”等问题,出台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实施办法,设立人才专线和专窗,为人才免费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累计代办帮办2600人次。
人才叶茂 实业根深
高光的数据是城阳区优质人才服务效能、优秀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十三五”期间,城阳区人才总量持续增加,共计引进各类人才8.4万人,其中博士层次人才643人,硕士层次人才7559人,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23.9万人。“十三五”期间,城阳区市场主体由9万户增加至18.2万户,实现翻番增长。
展望“十四五”,城阳区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处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迈入青岛主城区、发力中央活力区建设的崭新坐标方位,历史性地迎来最重大的发展机遇、扛起最荣光的使命担当、走进最利好的跃升时期。城阳区将提高人才服务的软件环境,将服务做成品牌,兑现初期承诺和后续帮办,将人才服务辐射到人才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延长和拓宽人才服务链,实现拴心留人;充分发挥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全国土地数字化暨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等平台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大力吸纳农业领域高端人才入园创新创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0万人。
一名优秀的“店小二”,能够培育出一流的人才“生态圈”,打造成强劲的发展“新引擎”。城阳区将深耕“智汇城阳”平台,通过产业育才、大赛引才和服务留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切实解决人才面临的“房子”“面子”“票子”“圈子”等问题,持续优化人才的创新创业生态,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广邀更多湾区都市“合伙人”“来城阳 才飞扬”!0A19207C-A630-466D-8619-958BE6D0EE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