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娜星 车亚莉 宫本勇
摘要: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还能够将党史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和红色文化转化为实际效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树立伟大理想和抱负。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把握好历史和现实、表象与本质、理论与实践、协同和整合这四对关系,基于这四对关系,本文从逻辑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提出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当下创新发展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党史教育 思政教育 融合路径
一、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需把握好的关系
将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仅对于传承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精神发挥重要作用,更是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应该把握好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斗争史,是一部奋进史,更是一部创新史。党史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习党的历史知识,了解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就等,更要学习从党的历史中流露出来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学习历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党史学习中总结党成功的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学会用历史指引现实,避免走弯路。要在学习、研究和领悟党的历史中,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砥砺品格,在党史教育的熏陶下厚植灵魂深处的爱国爱党情怀。
其次,应该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产生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在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中要注重发挥实践的作用。将党史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在授课时注重理论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创新史,既要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又要学生从逻辑层次上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和现实依据,学习党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中也要注重实践性。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论,也为了在实践中去推动理论创新,要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去烈士陵园扫墓,去党史馆学习等等,使青年大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
再次,应该把握好协同和整合的关系。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实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第一,在形式上,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协同推进,发挥教育合力。高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应该联合学校的团委、宣传部等部门,并借助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广播台、校网等载体,在党史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育目标、考核保障等方面协同推进,发挥各个部门的合力。第二,在内容上,党史教育要以思政课程的教材为基本点,并结合校史、党史、地方史等整合教学资源,并且深切關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融入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推动教育资源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在方法上,要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借助5G、VR、3D影像,VR、AR等虚拟技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体验感,让大学思政课堂摆脱“枯燥”的标签,从此“炫酷”起来。[ 1 ]
二、高校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路径
1.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党史教育学习效果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为党史教育的融入创造条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实现党史资源资政育人的目标。完善党史教育评价体系,第一,应该将党史教育完全纳入到高校评价体系之中,将学校的各个部门、思政教育的老师、学生以及校园组织等都使之成为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全面展示党史教育的效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提高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客观性和实效性。第二,思政教师应该完善课程的评价指标。将学生对党史知识的学习程度、在党史教育学习中对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的认同以及价值观的变化都作为评价考核对象,使党史教育资源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提升党史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最后,思政教师还应该创新融入评价方式,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课程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程度的唯一指标。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量,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随时调整教学,又要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
2.挖掘党史资源,丰富思政课内容
一方面,高校应该联系各个党组织,与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协同发力,给与高校思政课以政治方向引领。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要将开展党史教育的文件和上级指示与思政教师分享,给思政老师以指导,并且多给思政课老师提建议。同时在会后要加强对思政教师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建立完善的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到一线课堂,给广大思政教师以现场指导。
另一方面,高校要树立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的育人理念,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保障。高校应该密切联系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军事博物馆以及战争遗址保护单位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思政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同时,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深度挖掘国史、党史、地方史和家乡史等,形成专门的党史教育内容,开展思政教学。作为思政教师,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展开教学,让课上课下两个阵地发挥实效。在课上,教师在进行党史思政教育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加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学生在课堂的体验感,让学生在党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党性的熏陶。在课下,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例如,将红色文化与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密切结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团支部活动等形式丰富班级文化,还可以通过举办校级党史知识竞赛、红歌比赛、话剧表演等,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总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让宝贵的党史资源在当代发挥其教育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加深爱国爱党的真挚情怀。[ 3 ]
3.发挥互联网优势,打造第二课堂
信息化时代,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助推当下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互联网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挖掘党史教育资源,并通过学生喜欢的媒介进行输出,转变教育的实现形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思政课程的教材,合理选取党史知识,应用到思政课堂;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例如,班級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向学生推送当下的时政新闻、分享经典著作、党史故事等等,既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牢牢把握思想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还可以借助官方媒体,例如,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学习中国等平台,鼓励学生下载浏览,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并且可以结合举办“学习积分排名”比赛、“学习分享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大局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大学生慕课的形式开展教学,丰富上课的形式,多渠道获取党史教育知识,例如,在大学生慕课平台上,许多知名高校都创办了国家精品课程,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大学生慕课中还有随堂测、课堂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水平
高校在重视大学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思政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道德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此,高校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思政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高标准和严要求鞭策自己。党史教育不应该仅仅融入到大学生当中,更要最先融入到教师队伍中。首先,高校应该将党史教育融入到师德师风建设中,使广大教师坚定政治方向,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好学生的表率,在一言一行中感染学生。其次,高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党史知识学习和宣传,例如,可以开展线上名师讲堂、集体备课会、教师培训交流会等,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并且还可以设置教师党史知识竞赛、教学比赛等,激励教师不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还可以将表现优异的教师树立为榜样,发挥其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敢于创新,改变往日的传统上课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授课方式,致力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谱写出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历史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挖掘教学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人物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在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既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又提升了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激发共情,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沟通技巧,增加上课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要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挖掘党史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其融入到思政课程之中,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和改革,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本文系2021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和研究立项课题,项目名称:高校党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XKT17。)
【参?考?文?献】
[1]宋凡.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J].贺州学院学报,2021,37(03):132-136.
[2]杨博宁.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10-12.
[3]袁薇佳.中国共产党“系列精神”融入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多维路径[J].教育评论,2021,(06):23-27.
(责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