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师成长 促进学校发展

2022-06-10 13:27吕敏王莹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研组青年教师校本

吕敏 王莹

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教师发展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涵。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新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对学校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要让教师跟得上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就需要学校注重激发其动力,为其指引方向。为此,几经尝试表明,赋能能够给予教师切合实际需求和切身成长需要的空间,更能给予学校发展的新潜能。

“赋能”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即学校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尤其是给予教职员工自主工作的权力,从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人才智和潜能,从而促进其获得专业化成长,促使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赋能给予教师自身的新发现

当今教师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更不乏部分才华横溢、素质全面的教师,在专业课外还有很多技能无用武之地。而学校正有此类需求,很多学校在拓展课开发上求贤若渴,赋能学校的行为恰恰能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发挥作用的契机,也能让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驱动自我潜能。

我们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成长的可能和意愿,愿意奉献自身的才能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做贡献。但因种种原因,教师往往成长的积极性不高。以校本教研为例,以往“请进来”说教的校本教研模式早已经不符合教师的发展需求。校本教研的内容应着眼于每一位教师,他们最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主动改变,从而有所成长。因此,我们面向全体教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优势和发展需求。“泗洲路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调查表”主要从教师任职以来的收获和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两方面进行调查,搜集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生辅导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诉求。同时,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需求,结合“泗洲路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汇总,并按年龄、学科等进行分类整理后,反馈给学校师训部门及各教研组。学校将调研结果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依据,将教师们的共性需求纳入校本教研计划。各教研组针对调研结果,结合学科特点深入讨论,民主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梯度、有针对性。教研组研讨之后,需要学校层面提供支持的,向师训部门进行申请,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教师在学科教学上的优势、劣势,还能寻找出教研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结合点,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们的参与度和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赋能给予教师前进的新平台

每一位教师的才智和潜能不同,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可塑性与自我发展需求也不同。许多年龄偏大或教龄较长的中老年教师不愿意“抛头露面”、展示自己;部分青年教师则觉得自己资历、能力不足,在机会面前表现得信心不足、踌躇不前。因此,根据教师年龄进行梯次培养是十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为此,我们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带动中老年教师,中老年教师促进年轻教师,让不同类型的教师发挥自己所长,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将大大增强教师的教育自信心、积极性、自主创造力、自我更新力。

团队赋能:各课程同课异构,在课堂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师的专业能力最需要在课堂实践中磨炼、提升。“同课异构”是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构建差异性教学策略,同伴参与课堂观察、比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更是一种极好的团队赋能形式。团队赋能能够通过共享资源、分享经验、共用成果等途径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快速地提升集体的能力。基于此,我们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课堂展示,其中既有从教不久的新生力量,也有拥有十几年教龄的中坚力量,大家同台竞技,甚至还有师徒切磋。这既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还给有经验的教师打了一剂强心剂。

實践证明,参与“同课异构”活动,能使教师在团队碰撞中有效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共成长。在同课异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中,上课教师积极调动自身的才智和经验,赋予教材独特的见解,逐渐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授课者除了跟课前自己的预设效果进行对比外,还能够把其他教师的课堂当成一面镜子,去反思自己的处理方式、教学方法、课堂生成等,直接发现自身的不足,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对比中明不足、在反思中求进步。不仅所有的授课者可以在相互对比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听课者也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不同的教学建构中进行思考,在评课交流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不同的教法学法进行比较,拓展自身的教学思路。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能够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比赛赋能:抓住契机,在比赛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除了学校内部的同课异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等活动,对于区内的各项比赛,学校也是尽可能鼓励教师报名。不管比赛大小、结果如何,学校都会在准备阶段发动一切资源为参赛教师提供帮助,引导青年教师注重过程,在一次次的磨炼中迅速成长起来。

赋能给予教师成长的新机遇

专业赋能:持续激发教师成长主动性 教师学习项目是在全体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的,整个程序也是一个宣传、促动、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参与了这一程序,所以他们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能动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学科特点,各教研组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学习内驱力,持续激发教师成长的主动性。

一是特色专题式教研活动,体验浸润式成长。专题式的教研活动是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例如,数学教研组根据教学难点确立了“概念课”的专题研究,将这一主题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研活动,力求在这一教学点上有所突破。围绕这一专题,数学组开展了梳理教材、试讲教案、观摩优秀教学视频、集体备课、开课磨课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全身心投入,将概念课的教学研究扎扎实实开展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赋能”的熏陶。

二是菜单式培训活动,个性化定制教师成长路径。尽管各教研组已经确立了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专题,但是针对同一主题,往往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研究,一月两次的教研活动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由于教师的年龄、层次、性格特点等存在不同,所学专业也不相同,学习需求也大不相同。例如,有些年轻教师缺乏教育机智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有些中年教师则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教学助手等方面比较生疏。同样是语文教师,有些教师古文底蕴比较深厚,擅长古诗文教学;有些教师则对习作教学缺乏自信……对此,菜单式培训活动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十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首先,菜单的种类可以按内容分,比如在语文教研组在确立了“学习统编教材:针对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区别进行学习”这一专题后,教师们进行头脑风暴,提出了“课外阅读”“练习设计”“古诗文教学”“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几块内容。教师们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三个版块,再由教研组和师训部门汇总信息、统筹安排来进行学习。其次,菜单的种类也可以按层次分,比如在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按照自身不同的操作水平和需要选择初级班、中级班或高级班。不同的班授课的教师不同,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也不同。这种给人自由、任君选择、按需点“菜”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自主性。

三是小组互助式学习,开启成长快车道。在选择“菜单”上的“菜”之后,选择同一模块或级别的教师自然就成了一组。如果人数过多,则商议后自由分成若干小组。如语文教研组中有许多教师选择了“古诗文学习”这一小组,则又分成了三个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围绕该主题先分别进行组内学习,然后安排一次组际交流,分享所得。而后,组内民主选举组长,分工合作,如设立场地负责人、摄影、记录等,在小组活动前布置学习任务,安排主讲人,在活动中主讲人发言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由“志同道合”的教师组合而成,所以合作起来默契十足,讨论时气氛融洽,学习效果也更好。

四是专家引领式学习,提升教师价值感。对于教师们普遍的学习需求或由教研组提出的申请,学校统一安排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并给予指导、解惑。如邀请区语文教研员进行统编教材专题培训;邀请区数学教研员王晓东老师来校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关于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探索。在专家引领下,教师们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用于日常实践之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赋能:管理自身情绪,提升教师幸福力 面对社会和家庭给予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教师会陷入倦怠焦虑。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则能够促使他们维持情绪饱满而平和的状态。为此,学校组织安排心理老师为教师们传授情绪管理的经验,让他们意识到原来影响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只有正确察觉自己的情绪、改变认知才能采取相应的行动;教授深呼吸放松法、冥想放松技术,帮助教师调节情绪,维持心态;引导教师抛弃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同时,帮助教师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三大招数:一是聆听学生的感受,二是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而不是评判,三是用自己的话对学生表达的意思进行复述,常用的句式包括“你觉得……”“你认为……”等。

生理赋能:锻炼身体,养精蓄锐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因此,教师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为此,我校通过举办教师趣味运动会、教师排球、乒乓球友谊赛等活动为教师健身提供平台。在运动中,教师们能够缓解疲劳,舒缓压力,更能凝神聚气,提高工作效率,还促使同事关系越发融洽,提升了整个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赋能给予学校发展的新台阶

促进教研团队的良性成长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從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基于此,学校教研组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同课异构,教研组教师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在具体的“备课、上课、评课”中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良好教研氛围。

促进教师主动成长 一是教师成就感提升。经过为期一年的“赋能”实践与研究,学校4人次教师获得全国级荣誉,14人次教师获得省级荣誉,30人次教师获得市级荣誉,59人次教师获得区级荣誉,总获奖数较前一学年提升明显,成绩喜人。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青年教师普遍认为自己这一年来的职业成就感大幅超越以前,高达89.63%,这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继续在赋能促进自身成长这条路上开拓进取。

二是教师动力的提升。教师威信不能强加也不能窃取,只能靠教师自身的优良素质才能获得,多方位的赋能活动帮助教师建立的强大心理与生理素质,而个性化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让教师们切实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具有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从根本上激发了教师继续提升自我的动力。

三是教师幸福指数提升。在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些教师认为“赋能”激发了自己的动力,使得自己发挥出了更多的潜力,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有些教师则认为,多层次的赋能活动使得自己由内而外地提升了对自己的信心,以更饱满的精力投入学习与工作;还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检测与教师比拼能够检测团队赋能活动的效果,又可以在反馈和比拼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日后更好地提升自己。总而言之,“赋能”有效地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更为我校的发展储备了更多的后备力量。

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教师赋能的同时,学生学习效果也在提升。在过去一年教师们的努力指导下,我校学生获得的省市各项荣誉共计达214项,远胜于前。赋能学习中的“课后检测”环节帮助教师掌握第一手的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调整自己下一步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便能形成良性教学循环。

猜你喜欢
教研组青年教师校本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