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郭见军,马腾,李媛媛,彭作波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目前我国对虾养殖品种,主要有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近年来,中国明对虾产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依靠捕捞,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明对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对虾科(Penaeidae),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和朝鲜半岛西部沿海,在我国东南沿海数量较少,是对虾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物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增养殖种类。工厂化养殖已成为对虾人工养殖的普遍养殖模式,其特点主要是养殖密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环境条件可控制等,但过高密度养殖会带来病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减产、绝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养殖密度对不同品种对虾的养殖影响研究。李玉全等对中国明对虾工厂化养殖密度的试验条件为小水体养殖。有关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最佳养殖密度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现以中国明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单因素分析方法,探索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适宜中国明对虾生长及存活的最佳养殖密度,为中国明对虾完成工厂化周年养殖提供依据。
2021 年5 月,选用山东省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繁育的野生中国明对虾仔虾,其健康活泼,生长状态良好,经检疫不携带病毒、规格一致,测量并记录初始体长、湿质量。
选择3 种不同养殖密度的仔虾(100 尾/m、300 尾/m、500 尾/m),依次标记为 A、B、C 组,每个密度组设 3 个重复,记为 1、2、3(表 1),进行为期30 d 工厂化养殖试验。
表1 试验组别及养殖密度
试验池为6 m×3 m×2 m 的室内养殖用水泥池,水位维持在1.2 m。池四角设置纳米充氧管,连续充氧,排污口位于水池中央,以利于排污及收集残饵。试验过程中死亡个体及时捞出,计数。
试验用海水采用砂滤消毒,盐度3.1%~3.3%,水温 25~28 ℃,ρ(溶解氧)≥5 mg/L。每日换水 20 cm。日投喂颗粒饲料为每6 h 1 次,日投喂量为对虾湿质量的5%。
试验30 d 后,对不同组的对虾进行计数、称质量、量体长并记录。分别计算出试验期间不同组的存活率、增长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投喂的饲料和剩饵均烘干后称其质量。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 多重比较进行差异统计学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试验期间3 个养殖密度组中国明对虾死亡情况见表 2。由表 2 可见,C1、C2、C3 组中国明对虾死亡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 组中国明对虾个体争斗行为明显强于其他组,且存在空胃现象;A 组存活率最高,为(99.43±0.07)%;其次为 B 组、C 组,且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存活率与养殖密度呈负相关(-0.962)。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死亡数增多,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
表2 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存活率的影响
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见表3。由表3 可见,3 个密度组初始体长相同。30 d 养殖试验后,A 组最终体长最大为(6.94±1.17)cm,C组最终体长最小,仅为(6.01±0.84)cm,且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长率(GR)随着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养殖密度达到500 尾/m时 GR 最低,仅为(18.21±0.94)%。其中 A、B 组的GR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影响
3 个密度组初始体质量相同。试验30 d 后,最终体质量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最终体质量最大为(5.00±0.66)g,C 组最终体质量最小为(4.11±0.99)g。质量增加率(WG)与养殖密度之间不呈线形关系。其中B 组WG 最高为(73.11±0.78)%,C 组最低为(42.33±0.94)%。差异性分析显示,各组W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见表4。由表4 可见,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影响显著(P<0.05)。B 组 SGR 最高,为(1.83±0.29)%,C 组最低为(1.19±0.53)%;B 组 FCR 最低为(2.05±0.19),C 组最高为(3.55±0.57)。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B 组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 组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4 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养殖密度往往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饵料投入量不断增加,导致水体内代谢废物和剩饵等污染物累积,抑制对虾生长。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密度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墨吉明对虾、凡纳滨对虾等品种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该试验发现,养殖密度与中国明对虾存活率、体长、体质量均有相关性。该试验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由于个体间的争斗较为激烈,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密度无法达到凡纳滨对虾的高养殖密度,与墨吉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养殖密度相近。在低密度养殖条件下,虽然对虾存活率明显升高,但体质量的增加及饵料系数并不是最高。说明中国明对虾工厂化养殖不能一味强调低密度,应探寻适宜环境条件的养殖密度。
关于中国明对虾养殖密度,张海恩等认为,中国明对虾体质量4.5 g 时,养殖密度应为100~200 尾/m;李玉全等研究认为,200~250 尾/m是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合适密度。该试验发现,在养殖密度100 尾/m的条件下,虽然对虾存活率高,但体质量增加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对虾在觅食、摄食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多。而在养殖密度500 尾/m的条件下,对虾个体间相互接触及争斗程度增加,导致对虾死亡。
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对虾存活率,影响对虾生长。控制适宜的养殖密度,可以显著促进对虾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工厂化养殖过程中,中国明对虾体长在5 cm 左右,适宜养殖密度为300 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