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份读物都无懈可击

2022-06-09 03:54王延新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出版物稿件单位

图书质量,是出版行业经久不衰的话题。对于公开发行的图书,各出版机构遵照《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等法规,采取印刷前质检、发行前抽检、年度质检、编辑人员背对背互检、上级主管部门排查等多种方式严格把关。然而,在正式出版物之外,还有一类“图书”的质量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即非公开发行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部资料”)。本文结合出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内部资料的质量管理展开分析。

一、内部资料定义及相关法规

普通读者对内部资料的直观反应是“不用申请书号刊号、不公开售卖散发甚至带有保密色彩”的内部印刷品。这部分呈现出内部资料的关键属性,但边界比较模糊、理解尚不够精确。2015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号令,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总则对内部资料的内涵与外延,定义得非常明确,其表现形式也很明晰[1]。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印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部资料),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后,出版物的主管部门在机构名称和机构设置上有所变动;但目前,《办法》依然有效,凡从事内部资料采、编、印的单位,须严格遵守其各项规定。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机构需要出版内部资料时,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不要书号,稿子改一改,找一家印刷企业承印就就(多字)行了”。此种做法,直接违反了《办法》的相关规定,实在不可取。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的编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活动。

第四条,编印内部资料,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印活动。

诚然,《办法》的宣贯工作做得不够广泛,非出版单位并不知道其存在,甚至有些专业编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正确,的确是某些单位屡屡“犯规”的客观原因;但是,发起内部资料编印工作的主体责任人忽视行政法规、具体承办人员“慵懒怠”,这一主观因素不引起重视并及时扭转认识的话,内部资料的乱象特别是质量不达标问题,就难以解决。因此,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和发送活动,只做到内容合法远远不够,操作程序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践中,行政管理部门的“普法”与有关单位的“学法”,须加大力度、相向而行。

二、内部资料的主要特征及常见形式

(一)专业水准高且针对性极强

该类型的内部资料所涉专业范围狭小,行业外读者学习或利用的可能性不大,采取“内部出版”的方式可使其精准地送达使用者手中,提高了内部资料的利用率,避免了物料的浪费。

(二)内容重要且时效性较强

每到年底年初,一些机构要召开大小小的会议或举办形式各异的纪念活动;事后,往往需要将领导讲话、文字总结、图片资料等整理成册以备查阅。这些资料的档案价值较大,需要尽快成书,以免耽误下一年度的工作进度。如果将这类稿件投入公开出版的流程,从选题立项、三审三校、申请书号,到印前通读、作者确认、下厂印刷……,可能因时间过久而使出版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此类稿件也适合“内部出版”。

(三)工作依赖程度与修订频率均很高

某些单位根据国际、国内的最新业界动态,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并更新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工作资料。这类稿件如果走公开出版的路径,会发生刚刚拿到新书就要修订的尴尬局面。这对著作权人和出版社的艰苦付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因而此类稿件同样适合“内部出版”。

(四)可读性强但出版价值相对较弱

平心而论,每部稿件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但是,有些稿件通过专业出版社选题论证之后,会得到“不予立项”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源于稿件的出版价值不够高。此时,选择“内部出版”,不失为一种折中的办法。

三、提升内部资料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在源头落实主体责任

《办法》第五条和第七条明确了内部资料的主体责任人,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立项源头就牢固树立守法意识,是保障内部资料质量的重要前提。《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要求在内部资料明显位置(如封面、封底)标明编印单位,就是要敲响“谁署名,谁负责”的警钟。由于个人不允许出版内部资料,作为著作人,不踏“红线”、依法依规,才能保证其作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二)由专业编审人员负责把关

公开出版物遵循的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稿件及图书资料归档制度等,是图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出版流程中,“三审三校一通读”要经过责任编辑、复审人员、终审专家、技术编辑、责任校对、外审专家、作者若干人,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三)自主印制内部资料,主动对标正式出版物提升质量

前述提到与专业出版社合作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囿于以下因素,很多单位并不这样做:第一,单位本身有写作班子,再将内部资料的出版工作交给出版社,计算编审费、校对费、印制费等硬性支出后,超出预算。这不仅加大了本单位的运营成本,而且对于有些单位来说,资金来源、审批手续将变得十分困难。第二,内部资料很大一个优势是程序相对简便,交予出版社只省去申领书号的环节,“三审三校一通读”的流程并不能省却。这对于成书时间要求较为严格的单位来说,并非首选方案。因此,自主印制内部资料的单位,为保证质量不滑坡,无疑要对自身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2]。

1.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观

第十三条内部资料不得含有的内容:①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②危害国家統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④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⑤宣扬邪教、迷信的;⑥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⑦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⑧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⑨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⑩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这十项是一切印刷品必须遵循的法则。一部作品,专业高度登峰造极、印刷装订精美绝伦,但是观点立场错误便“一票否决”。内部资料的出版,审稿流程相对简单,须将政治问题的把关放在首位。

2.版面须规范

纵观众多内部资料,导致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版面不够规范。现将不规范的设计和编排举例一二:篇章页和书眉。篇章页是总結性的概括页面,提示本章的主题或重要信息,设计时要单独从右页起、用暗码、背面留白。篇章页好比超长一句话中的“气口”,可舒缓阅读疲劳并起装饰性点缀效果。书眉是正文章节变化的表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用翻阅目录即可检索篇章,随时知晓目前的位置。书眉设计采用“左大右小”的原则,即单数页显示书名、偶数页显示章节名。常见不规范的设计有:一、将书名体现在篇章页上,层级错乱;二、书眉“左右一致”,全部显示书名或篇章名;三、书眉全覆盖,而前言、目录、参考文献、后记等,是不需要书眉的。

3.内容要经得起推敲

出版物是传授知识、传递感情、传播正能量的载体,在编校过程中,须理顺语句、纠正知识性和逻辑性错误、消灭错别字、改正错用的标点符号等。

4.印制流程需反复检验

承印内部资料的单位必须是出版物印刷企业,管理部门对其资质的审批和年检制度,是印刷装订合格的制度保证。印厂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经验丰富,更要有责任心。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年度工作报告在设计之初,决定做成高质量的精装书,编写、审阅、校对等环节很细致,印刷装订也很顺利;但是拆开成品时,在场人员都愣住了——黑色的外皮露出一块块不谐调的斑秃,边角也有磕碰现象,残次率非常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调查发现,印厂的工作失误导致漏掉了封面覆膜的工序,精装书惯常的塑封也未做。如此一来,每包6本成品摞在一起、互相摩擦,几经搬运后,最外层虽有纸箱保护,还是未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经办人反思说,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

四、总结

2020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极大地鼓舞了出版人的信心。实践中,内部资料因专业水准高、成品速度快、使用广泛、受众精准,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内部资料在记述本单位历史、助力本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做好内部资料的管理工作,使其高质量发展,是出版行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每一部内部资料尽善尽美,是从事该项工作的前进方向。虽然有难度,依然要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2]梁硕.浅谈图书的编辑加工[J].卷宗,2013(9):34.

作者简介:王延新(1971-),女,汉族,北京人,本科,国际商务师,中级编辑,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保险实务,海关实务,出版工作实务。

猜你喜欢
出版物稿件单位
我的问题③
英语教育类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研究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陈道明越俎代庖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