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妮
整齊划一的出菇架,一排排码放整齐的菌棒,一朵朵向上撑起的香菇小伞……5月25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大同市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理事长马亮和合作社成员们正在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天刚卖了一批新鲜香菇,我们栽培的香菇品质好,不愁卖,一送到市场就抢购一空。”马亮对记者说。
马亮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切身感受到了父辈们在土地里劳作的艰辛与不易。大学毕业后,不少同学都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而马亮却选择回乡创业。“我们在农村长大,对土地有感情,虽然城市收入也不低,但总找不到归属感。”提及为什么选择回乡创业,马亮坦言,“家里的田地得有人来种,当初还不怎么时兴土地流转,大户又少,不少地就白白撂荒,看着都可惜。”
2015年,马亮带着从农大学来的专业技术,回家乡成立了大同市森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创业初期,合作社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租用场地、购买设备、聘请专家等等方面都需要花销,为此,马亮一边四处借款、抵押、寻求投资筹集资金,一边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扶持,新建厂房,配备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硬件解决了,但是技术方面又出现了问题,由于社员都没有种植食用菌的经验,香菇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种植的温度、湿度控制不好,特别是夏季大棚内温度较高,导致菌棒不出菇,部分社员出现亏本现象,这极大地打击了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很快就有多家农户提出要退出合作社。
“当时很多农户都不相信我了,这对接下来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这次的失败,没有让我气馁,反而让我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马亮说。
为了避免农户持续亏损,马亮认真研究问题症结,四处取经,并筹资50多万元,反复给大家做思想工作,甚至拍着胸脯保证第二年肯定见效,终于留住了社员。几经周折,合作社终于确定了适合的种植与管理方法:统一制种、统一生产菌棒、统一发菌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发给社员进行出菇管理。同时,根据每位社员的实际情况,在生产季节集中人力统一进行装袋、接菌、上架、摆袋、采收、看护等生产活动,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匮乏、成本高的问题。
不同于一般的种养产业,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为此,马亮坚持聘请专业导师讲技术,每年免费组织社员参加技术培训,还积极与各类科研院校合作,主动参与研发适宜大同市气候的新品种。合作社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技术——“香菇培养料全自动拌料和装袋技术”“食用菌高压灭菌方法”等,对拌料、装袋、接种、灭菌与出菇等环节涉及到的设施与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污染率,使菌棒成品率由95%提高到99%,每棒单产由不足0.75公斤提高至0.9公斤,香菇优质率由65%提高到85%,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香菇品质。
“要想富,种香菇,半年成为万元户”,马亮的这句话在香菇种植户里广为流传,香菇带来的收益也成为当地许多农家子弟求学的费用、兴土木的资金。如今,马亮又带领合作社成员开始研究功能性产品,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合作社成员从香菇这座“绿色银行”里得到更多收益。17FBD5D3-05E3-4EFF-A153-04B426D55C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