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期以来,诸多精致利己主义劳动思潮装扮成不同款式,多样的社会不良劳动形态穿戴着各色马甲,为驱散劳动价值的认知迷雾,祛除不良劳动观念的现实侵蚀,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是目前极为紧迫的任务。这种融入涵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融入、劳动观培育的融入和追梦人塑型的融入,这是政治进步的客观规定、经济转型的现实体现和精神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维系学生思政与教师思政相统一、加强思政管理和思政服务相交融,为科学的融入提供理论证明和实践依据。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關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以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实时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构建了顶层设计,擎画出宏伟蓝图。设计已出、蓝图已就,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想课程逻辑路轨的明晰和创设亦成为贯彻和落实《意见》精神的重要一环。此逻辑理路涵括三重意蕴: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内涵、必然性和途径。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
内涵
思政课程是一个内涵较为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予的定义各有差别。有的学者主张思政课程即因国家规定为大中小学开设的专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以及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此为狭义的概念。部分学者指出思政课程应囊括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所有课程,教学过程起引导作用的专业课程也应归入其中,此为广义的概念。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就实践层面而论,涵括三个维度:一是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二是融入劳动观培育的始终,三是融入追梦人的塑型。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来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作为新思想的重要篇章,走进思政教材是逻辑的必然。这种融入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全方位旨在表明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不仅存在于思政教材的重要章节,更应该在专业课堂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多个教师科学引导的效果总好过思政教师的孤独论证。全过程意味着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必须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体现在教育对象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合理灌输注定真理能质变为信仰。
(二)融入科学劳动观的培育
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劳动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青少年正确劳动观的养成事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它在战略层面解决了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怎样劳动和为谁劳动等关键问题。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新时代劳动的表现样态应该是艰辛和奋进的。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习近平指出,劳动核心要义之辛勤在今天比之过往的历史更须强调和突出。“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广大劳动群众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1]。”对于新的历史阶段劳动的具体实践方式,总书记从以模范为榜样、主动学习和提升技能三个方面加论证。他提倡:“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至于为谁劳动?是任何学者都无从回避的话题。总书记从现实实际出发厘清了此问题的标准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的劳动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广大劳动者过上幸福生活。
(三)融入塑型新时代追梦人的全过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因各种原因在世界舞台的边缘挣扎徘徊。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华大地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因有中国的辉煌业绩而显得生机勃勃,中华民族的座次与世界舞台中央的间距缩小到可以触摸的程度。在此世界历史大变局之际,社会主义建设者姿态成功塑型的重要性不证自明。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聚焦时代需要、反映历史渴求,提出现阶段塑型追梦人的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该艰巨的历史任务,总书记倡导:在前进道路上,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劳动群众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汇聚成磅礴力量。任何行为的正确性在于其原初动机的合理和起始缘由的正义,这就涉及对融入内在动力的追溯。明晰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培育新时代追梦人的首要环节。
二、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必然性
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原由多样而庞杂。马克思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归结于时代的要求,而其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亦是社会现实存在所决定。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可简括为三个方面:政治进步的客观规定、经济转型的现实体现和精神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进步标尺从来都是长短不一的,马克思史无前例地提出了社会进步的“生产力”标准,亦为政治进步的衡量烙上了“生产力标准”的钢印。此标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维度为政治进步的天平给定了平衡标识,继而使之有了不可辩驳的普遍和永恒意义。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应遵循的科学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力的大小和水平高低取决于现实实践活动的个人,追梦时代,没有心有所属、技有所长和不忘初心的合格劳动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最终只会是虚幻缥缈的空想。复兴征程,缺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合格建设者,中国人民回归世界强者舞台的进程就会步履蹒跚、飘忽不定。基于此,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视野里,任何意识形式总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的血脉延续。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及其融入思政课程亦是现阶段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形势情况纷繁复杂,不是几具数学模型就能解构和澄清的,也非某些个经济理论就能释读和应对的。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我们的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发展,应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虚拟向实体、劳动密集向高科技密集转型。此转型须科学协调供给侧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更要极力彰显劳动者的积极主动,经济转型是否成功与劳动者的状态和表现息息相关。
中国的富有和强大也是中国精神的丰足和兴盛,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亦是民族精神的昌隆和再起。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就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角来讲是民族精神进步与发展的内生逻辑。其作为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非主流劳动思潮萌发的今天,为形势所铸、时代所就,其融入思政课程有利于坚定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科学的劳动观,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一段时间内,精致利己主义是某些人的座右铭,“网红”歧变为某些青年的人生偶像。此情此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为我们迷乱的认知纠错矫形,需要科学的劳动理念为我们“利己”的灵魂指引前进的方向。正因如此,总书记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方向的选定和路轨的铺设是完成整体逻辑创设的重中之重。廓清习近平劳动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必然性,我们工作就拥有了现实的对象;论证了该过程的历史必然性,我们的动力平台就等于加满了前行的油料。
三、新时期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程的
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战略层面的精心布局。我们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目标。鉴于目标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给定一个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解决方案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
思政课程是国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青少年高尚品德的开设专门课程,内容国家认定、教材全国统一、教法基本一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和主要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前者的任务在于培育时代新人积极向上的人生逻辑和优良的社会品格,注重的是人文情怀;后者的目的则聚集于青年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知识,关心的是科技素养。两者的终极目标是都是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立德树人。它们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表现在思政课程需要猎取先进方法,优秀文化的承接要从课程思政中找寻力量,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和普遍化。另一方面是各门专业课程要对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探索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掌握学科的知识技能。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唯如此,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完美机结合才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实施就去除了马马虎虎走过场的标签,留存下一心一意办实事的脚印。
(二)维系学生思政与教师思政相统一
整个教育体系,虽时有起落、参差不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基本的关注和起码的重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亦得到了充分的解决。学高是师之业,身正为师之本,没有崇高的品行,广大教师何以以德立身,又怎能以德施教。学生和老师是相互影响、彼此关涉的命运共同体,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和促进教师思政工作,推动学生思政和教师思政的有机融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环境塑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后者又在改变环境,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创造历史、追梦时代,给予学生思政和教师思政等同的关注和合理的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规定。
(三)加强思政管理和思政服务相交融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政府组织都极为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多种维度佐证其执政的正当性及合法性,古代中国从天上的神灵找到说明,古代西方则从上帝的旨意探寻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则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层面确证了人民政党的历史卓越。国家在战略层面为思政工作的科学管理进行了统筹规划,要求学校管理层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为思政管理提供了理论保障和政策支撑。些许遗憾的是,美好的设计蓝图总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和显现出低标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成绩而淡化德育、强调管理而弱减服務、突出责任而少谈待遇是思政管理和思政服务相冲突的客观表现。针对此类病象,总书记为思政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出了良方: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编号:HNKCSZ-2020-0530)。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师德规范与教育情怀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HNJG-2021-0187)。
作者简介:黄泽勤(1974-),男,湖南怀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