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厂在2006年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单位改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后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探索。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广西电影走向合拍之路。《夜莺》作为一部受到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合拍电影,文化融合为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电影通过多元文化融合、以奇观化的方式展现中国民族文化、构建普世价值观等方式来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夜莺》的成功为合拍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广西电影产业自救与探索路上的一盏明灯。
一、广西开启国际合拍电影的背景
广西电影产业主要经历了积淀期、鼎盛期、萧条期、探索期四个大的分期,从2006年至今,广西电影产业进入了探索时期,在这一时期,面对已然萧索的广西电影产业,无论是广西电影制片厂还是民营电影公司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以求广西电影产业能够再度回春。这期间,拍摄了一批如《壮乡红木棉》《清水的故事》的主旋律电影,和《又是一年三月三》《天琴》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而真正让广西电影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引起行业关注的是广西电影产业同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而这得益于广西优越的地理位置[1]。为此,广西举办了中越电影文化周、中国(广西)—新加坡电影周、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等活动,同时与法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合作拍摄了《夜莺》《面纱》《再见,再也不见》等合拍电影。“合拍片”这一概念可追溯到2004年,此概念来源于考林·霍斯金斯在其所著的《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中提出的“联合制片”。其定义为:“我们将以‘国际合制片’或‘联合制片’这个称谓涵盖任何一种建立在不同国家组织间的合作的基础上的制作组合或商业组合,范围从联合融资(即一方合伙人主要是提供资金支持)到整体联合制作(即合作方在艺术创作、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基本相当)。”合拍电影的出现,是广西电影产业在困顿中求生的有效成果,如《夜莺》不仅在国外市场获得了可观的票房,同时获得的奖项与提名亦证实了其专业水平[2]。
二、文化融合的表现
于2014年上映的《夜莺》,是法国费利普·弥勒执导并编剧的电影作品。该电影是中法两国联合摄制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是一部采用西方的叙事方式讲述的具有世界视野、广西元素的中国故事。电影在法国上映后,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同时在国际电影节中斩获最佳影片的奖项。在这些合拍片中,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电影中得到有机融合。而文化的融合主要通过文化的杂糅、传播、认同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正如导演费利普·弥勒所言:“我想用西方的叙述方式,讲述一个纯中国的故事,表现中国的现代感和人们的努力,告诉国外观众,中国是一个非常美丽壮观的国度”所以在《夜莺》中,导演有机的将东西文化进行拼贴、杂糅,以求讲述的中国故事能够符合不同国家观众的审美要求[3]。影片讲述的是祖孙三代人重返故乡,游历山水后三个人打开心结,一家人重回和睦的家庭的故事。不像大多数影视作品中表现得家长里短,纷争无休的场景。尽管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但《夜莺》的镜头语言和整体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作为法国大革命催生的产物,浪漫主义精神也一度是法国人的代名词。《夜莺》之所以能成为法国第一部最卖座的中小成本、非商业性质的国产电影,是因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视听语言是法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在展现广西山水时,镜头语言展现了茂盛苍翠的植物,静谧的山林和婉转的鸟鸣。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祖孙二人在山中迷路后,来到一片水域旁,水边是一片繁密的丛林,澄净的水面倒映着四周的树木。当他们找到帮忙的人后,两人上到一艘小船上,船桨在水里划过,留下一圈圈荡漾开来的涟漪。这样的画面,仿佛是在展现一首浪漫的散文诗。除了镜头语言的浪漫,故事的情节设定也是浪漫的。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是通过爷爷给任幸讲述奶奶的故事时说出来的。一只夜莺是他们爱情的信物,尽管奶奶早已去世,但爷爷为了十几年前的约定,不远千里从北京回到了广西。为了缝合父母的关系,任幸买了一只不会叫的画眉鸟。普通的小鸟成了爱情的寄托和爱情的粘合剂,这样的设定既充满新意又营造出一种浪漫氛围。无论是《情人》《天使爱美丽》还是《漫长的婚约》,法国人在电影中对于浪漫爱情的追求是执着的,所以尽管《夜莺》中表现的是中国含蓄式的爱情,但其中的浪漫是不分国度都能感知并为之触动的。
当视觉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愈发深得人心,成为大众追捧的生活方式时,电影中的奇观化呈现无疑是提升电影的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在电影《夜莺》中,导演巧妙的用镜头语言将中国民族文化以奇观化的方式进行了展示,出现在荧幕中的中国民族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无疑是神秘而向往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塑造国家形象的同时提升了电影的可观赏性。《夜莺》中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与风情的展现是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在电影中,大量展现了广西壮族和侗族的民族服饰、音乐、语言和风格等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利用视听语言绘制了一幅广西的文化图景。利用他者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民族文化,从而激发他者的想象,这对于电影的传播和地方的宣传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江作為故事发生的地点之一,任幸和爷爷因为上错车,阴差阳错到了柳州三江,在山中迷路,被好心人收留后,被带到了侗族程阳八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侗族具有代表性的且充满历史的风雨桥,身着民族服饰的侗族人,说着听不懂的侗语。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侗族这一少数民族的特色,打造异域空间,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作为故事设定中的家乡的所在地,导演用大量的镜头展示了阳朔的山水文化,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体验,同时彰显了民族文化。
文化融合促进了电影的传播,打开了电影的市场,同时也达到了让其他国家观众接受的目的。《夜莺》之所以能够被国外观众接纳并喜爱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为文化认同。此处的文化认同并不等同于国家认同,而是强调价值观的契合。普世价值观本身就是超越民族、国界、信仰等而存在的。《夜莺》之所以能够走出去,是因为该影片不再停留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而是提炼和深化故事的主题及思想,将世界与民族结合,展现人类共识的价值观[4]。《夜莺》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电影,它没有过多的将具有民族特色且中国独有的文化展现在电影中,而是选择普世的价值观念,以求更好的跨文化传播。爱是跨越一切的全人类共同情感,电影也着重表现了爱这一母题。家人之间的爱、夫妻之间的爱,用简单的故事情节串联,一个老父亲对于儿子和孙女不计回报的爱,和对于亡妻缅怀的;崇义和倩影夫妻之间有了隔阂却无法割舍的爱;离乡多年对于故土的爱都是电影能够打动人心之处。任幸和爷爷在返乡之路屡遭波折,动物不能带上车,爷爷的多年好友深知夜莺对于爷爷的重要,冒着违规的风险悄悄把夜莺带上了火车;第一次坐错车,路人也好心收留他们,第二天还将他们带往阳朔;迷路后也被人搭救,二人再次被收留,爷爷受了伤,村里人忙着为他找医生。电影中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反面人物,而是着重展现小人物的真善美。尽管爷爷和任幸在山林中迷路,但两人并没有被消极和恐惧打败,相反,两人在篝火旁,爷爷讲着故事,享受着山林的夜晚。电影中表达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都是普世价值观的体现,这样的设计让国外的观众更能够感受电影的温情和动人之处,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三、总结
《夜莺》上映后在国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获得了角逐第87届最佳外语片的机会,对于广西电影而言,这样一部合拍电影无疑是成功的。选择合拍电影,是广西电影的一条自救的道路,通过合拍电影能够带领广西电影更好的走出去,带领民族文化走进世界视野。同时,在合拍的过程中,学习国外先进的电影技术和叙事模式,促使广西电影在借鉴中实现自我水平的提升。合拍电影的确有诸多好处,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尽管《夜莺》在国外取得不错的成绩和口碑,但其国内票房依旧不尽人意。虽不能以票房论英雄,但对于广西电影产业而言,能够再在中国电影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是较为迫切的需求。除《夜莺》外,《再见,再也不见》等合拍电影也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广西电影不断探索寻求出路的精神是可贵的,《夜莺》中对于文化融合处理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但在未来的合拍电影道路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广西电影再一次走向鼎盛!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阿道尔诺,等.启蒙辨证法:哲学断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考林·霍斯金斯.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周筱真.出走·寻找·回归:电影《夜莺》的人文关怀探析[J].电影评介,2016(17):40-42.
[4]齐菁菁.中外合拍动画的文化融合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21年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项目批准文号:广艺政发〔2020〕441号(编号:2021XJ114),项目组负责人:广西艺术学院华兴悦。
作者简介:华兴悦,女,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影视文化传播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