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的小篆在继承秦时“书同文”的小篆基础上,打破了原有光洁、流畅的线性特征,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金文、大篆、秦小篆,汉、唐、宋小篆相比,其艺术风格更为多元化,在理论、字形结构、形式章法上足具典范,为学习小篆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摹本和丰富的理论依据,篆书从此有了新的面貌。
关键词:清代;小篆;复古;创新
在篆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秦代李斯规范了小篆的外在表现,唐代李阳冰复兴小篆,历经宋、元、明三朝的没落,直至清初,小篆的发展始终难以突破“二李”风格的窠臼。清代篆书创作从以王澍为代表的学者型书家“承前”,到以邓石如为代表的创新型书家“中兴”,实现了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双突破。邓石如更是开辟了一条篆书艺术的创新之路,为后来的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篆书家指引了方向。由此,清代晚期的篆书发展进入了全面复兴和繁荣的时代。
一、清代—小篆审美多样化的时代
篆書这种古老的字体在两汉之前一直作为官方的正体字,以显示其庄重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代李斯的《峄山碑》(图一),它结体匀整,端庄肃穆,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自先秦发展到清以前,篆书的主要审美功能仍是其庄重性。唐代李阳冰也一直恪守这一审美标准,并以此闻名后世。直至清初,小篆书家都取法“斯冰”,几乎无出其右者。在这种审美思潮的笼罩之下,清初出现了以王澍等为代表的一批“复古派”书家,他们恪守“二李”小篆的严谨书风,清中期又有一批书家在继承了“二李”传统的基础之上,受汉篆及后来碑篆额灵活用笔和线条的影响,强调书写意味和笔墨的流动,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二李”小篆这种笔画规整、结构均匀为主的单一审美取向,以邓石如为开拓者,使小篆书法进入一种全新的审美模式,这种审美观点经过吴让之的继承发扬,一直延续到徐三庚、赵之谦等人。其中,吴让之将小篆收笔化为露锋,赵之谦在小篆中融入魏碑笔法,从而丰富了小篆的起笔形态,改变了小篆一直以来竖长的结体,徐三庚、吴昌硕等人在小篆字体的用墨方法上寻求变化,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众多书家一系列的求变都使小篆书法从传统的呆滞审美取向中解放出来,大大增强了小篆的书写性和表现性。
二、清代小篆的艺术表达与呈现
清代早期篆书的发展相对来说属于式微阶段,篆书书家们大都承继和发展了“二李”笔画匀圆的“玉箸篆”书写形式,到了清中期,篆书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特别是邓石如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小篆的书写方法进行了革新,在不降低篆书艺术高度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篆书的趣味性。他将隶书的用笔方法大胆地应用于小篆书写,使小篆的笔法由枯燥单一转为丰富多样,并更加富有书写性和鉴赏性。他吸收、借鉴了汉代碑额篆书的特点,将其融入篆书,从而明显改变了传统篆书书写的刻板匀整之风。邓石如对篆书的发展及革新,影响了很多篆书学者,也正是由此,沉寂了数千年的篆书又重新熠熠生辉。在此之后,吴让之作为一位复古求变的篆书大家,是清代篆书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的小篆继承传统,既守住了以“二李”为宗的篆字本源,又能在此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自己的审美和对篆书字体的独特理解,结体保留传统篆书的略长形态,用笔上大胆地使用长锋软毫,将金文、甲骨、大篆等多种经典元素融入小篆,对其字形结构进行重塑,使小篆的结构变得错落有致,顾盼生姿。
他们的创新使篆书绝处逢生,再现辉煌。到了清代晚期,篆书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学贯古今的书法家源源不断地涌现在书法历史的舞台上。尽管这些篆书学者多以邓石如的创新为起点,但是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创新,赵之谦小篆风格特征明显,可谓独创,他将方笔魏碑笔法运用到小篆中,使得书写更加婉转婀娜,字形优美,格调高古,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有突破性意义。徐三庚的篆书风格极大地受益于《天发神谶碑》,他在小篆上取得的创新吸取了《天发神谶碑》用笔的经验。吴昌硕对篆书墨法韵致的探索,使篆书的墨色同行草书一样,枯湿浓淡,润燥相生,极具张力,并将篆书字形结构变体为左低右高,开篆书字形之先河。
三、承上启下的清代小篆
(一)复古出新
清代小篆的兴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其成功离不开历代书家对篆书的痴迷和研究。作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其对于今人的书法学习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从最原始的甲骨文、金文时期,到清代小篆书法的丰富多变,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根本的笔法和精神没有变,只是在用笔方法上变得丰富,同时对结体规律、结字的重心以及小篆书法作品的章法形式等加以补充、完善,最终使小篆在艺术上更加具有欣赏价值,表现力也更加强。
在清代,书法力求“复古”,基于时代特征,清代的篆隶书法得以发展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篆艺术高度自觉化,书家纷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清代篆书的兴盛对今时的启迪意义是极大的。
首先,笔法得以纠正。从隶书复古开始,清代的碑学运动也开始兴起,改变了因宋、元、明以来少有习篆、隶书者而造成的篆、隶笔法衰落不兴的尴尬局面。这一复古潮流直接带来的改变是笔法回归正统。清小篆的丰富起笔、收笔就是篆书笔法自然的外在表现。
其次,书体的融合导致了篆书用笔最大限度的创新。赵之谦在小篆中融进了魏碑楷书的笔法,丰富了小篆的起笔形态,进而影响了小篆的结体,他在小篆书体的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
最后,结构重心的转变。结构重心的转变影响书法的整体气象。徐三庚对小篆创新的成功之处在于改变了小篆的结体重心,改变了秦篆传统长方形结体的特点。从图二的这副对联中能清楚地发现,其笔画的行走方向由往下逐渐变为横向延伸,既在小篆笔画的收放上与同时期书家拉开区别,又在字的重心方面独树一帜,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清代小篆的继承
清代篆书出现了大量的墨迹,这些墨迹拉近了我们与古代石刻文字的距离,化解了我们对书写碑刻文字的矛盾和疑惑。例如《史墙盘》《毛公鼎》等一些早期的石刻文字,呈现出的是一种刀斧的痕迹,充满遒劲与力量感,而将其用笔墨书写的方式展现会不够精准,无法将笔意完全表达。不同于墨迹本,石刻文字在研究和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阻碍和困难。然而,颜真卿的《勤礼碑》、张黑女的《董美人墓志》等石刻文字,也同早期篆书一样以拓片的形式呈现,但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能准确把握其字形和笔意,因为这些碑刻文字内容的形态和如今通用的汉字形态是比较接近的,也就不存在早期篆籀書体的问题。不同于秦篆石刻文字的拓片,清代涌现了许许多多的篆书书家,他们毕生研究篆书这一古老文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获得了极大的创新成果,由此出现了大量的小篆墨迹,一直流传至今,提供了清晰的运笔路径和字形特点,为篆书浓墨重彩的发展更添一笔,为今人学习篆书提供了可参照的摹本,并间接提供了学习小篆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邓石如、吴熙载、徐三庚、赵之谦等人,他们都在保留小篆传统笔法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如图三徐三庚的《篆书出师表》,以墨迹形式出现在小篆字帖中,不仅可以领略到其不同于秦篆独特的艺术风格,欣赏到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能体会到徐三庚本人赋予笔画的精神内涵,更能从每一笔清晰的笔画中看到小篆线条的流动和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在秦篆基础上的极大创新,这种创新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仿佛篆字同行草书一样能够脱离束缚,走向自由。
小篆自秦汉以后失去正统地位,逐渐失去自身的实用价值,随着楷行草书体的兴盛以及书家专攻楷行草的时代风气,篆隶书体被遗忘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清代,书法迎来书道中兴的时代,书法艺术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清初篆书一直延续唐宋时期单调乏味的传统,在以篆为本的观念影响下,书家们尝试向古法回归,寻求新的发展生机。篆书产生于文字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是汉字的本源,因此,更多书家们尝试回归魏晋之前的篆籀古法,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变化和突破。因为清代篆隶书体的先行复兴与回归本源,并把这一成功的经验融于楷书创作从而推动了清代碑学书风的发展,所以,对清代篆书的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可为理解清代书法发展及其书风的转变提供参考,对当下学者的书法学习有积极的启示与研究意义,在未来的篆书研究和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参考价值。
篆书的发展过程告诉人们,不只是篆书,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有辉煌的顶峰时期,也有平台期,甚至低谷期,但任何一种状态都不是亘古不变的。因此,当下学者,应沿前人开辟之道路,将先辈书家的作品风格类型进行总结性的分类并加以提炼,整理出不同风格的艺术类型要素,以寻获适合当今书家小篆创作的一些发展线索和艺术创作灵感,并为小篆的发展开辟道路。
作者简介
鞠雪,1998年2月生,女,满族,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书法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杰.清代以篆为本书法观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
[2]林海珊.试论清代篆书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J].艺术百家,2019(A1):241-246.
[3]张青峰.赵之谦篆书研习体会与创作实践[D].开封:河南大学,2019.
[4]蔡卡宁.吴熙载《宋武帝与臧焘敕》论考—兼及清代篆书之流变[J].艺术评鉴,2020(19):46-49.
[5]徐钊惠.清代篆籀观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