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

2022-06-09 23:21冀鹏飞
收藏与投资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建筑

冀鹏飞

摘要:泰安岱庙古建筑的修复工程,坚持不改动文物原状的原则,通过现代科技与厚重历史文化的结合,再现了岱庙古建筑的昔日风采。这一工程在勘测古建筑的技术特点时采用了现代新技术,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还重视对目前高新科技手段的利用,结合传统工艺修复古建筑,这为下一步更科学地修复古建筑提供了长远的借鉴意义。文章针对这一点展开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新技术使用

古建筑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资产,不仅彰显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沉淀,也为研究某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古建筑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对历史保持高度重视,才能在实际维护、修缮古建筑时做到科学有效。

一、岱庙古建筑修复的借鉴意义

岱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汉代,在宋代形成了现有的建筑格局。元、明、清各代都对岱庙有过大的维修。现存岱庙古建筑基本为明清时期的风格。其在“民国”期间遭受巨大的破坏,亟待修复保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文物保护高度重视,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金、政策、人力支持下,泰安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者先后修复了太尉殿和三灵侯殿,恢复了唐槐院、雨花道院,修复了岱庙西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和西华门,修缮了天贶殿、中寝宫等。整个修复过程,既没有改变整个岱庙建筑群的原本布局,也没有对古建筑历史原貌进行改变,完美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维护时,一定要确保其原真性。此外,在修护过程中,在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应用现代新技术,更科学、有效地保护古建筑。

二、岱庙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岱庙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汉,拓于唐宋,经金、元、明、清历代维修,目前基本保持宋代格局。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泰山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院内存有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300余通,有以汉柏、唐槐为代表的古树名木240余株。1988年,岱庙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录。

古建筑是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特征。古建筑作为宝贵的研究资料,在考证我国历史时具有深远意义,所以在修缮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古建筑的细节。然而古建筑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吹雨打后很难完整保存。相关人员在修复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再现了古建筑的风采。在开展古建筑修复工作时要考虑全面,例如原材料的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泰安市博物馆文物园林科古建部主任赵祥明提到,由于长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风吹日晒,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彩画自身材料的耐老化性能降低,造成了天贶殿彩画地仗局部开裂,部分彩画褪色,且剥裂情况也比较严重,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木骨。

天贶殿是东岳大帝神宫,采用了“九五”之制的重檐庑殿顶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规制等级。建筑上的油饰彩画不仅使木结构免受雨水侵蚀,延长了建筑物寿命,而且外表美观,起到彰显建筑物等级的作用,一旦彩画表面剥落,露出木骨,就会失去保护作用,需要及时修补。岱庙施工的古建修缮队属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该管理处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功实施过孔府西路和孔庙大成门油饰彩绘保护工程,彩画修复技术较为成熟。施工队对天贶殿后檐上架大木结构进行了彩画修缮,前檐施工脚手架正在搭设,之后还将对前檐柱子、门窗等部位的油饰进行修缮。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决心很强,很多重点修复项目相继贯彻落实,实现了很好的修复和保护效果。然而全国各地还存在很多待保护和修复的珍贵古建筑,由于资金成本的短缺,很多古建筑都没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修复。在很多古建筑群集中地区,社区相继开始发展旅游业,对古建筑展开了有效的宣传,从而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至此参观。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经济带动作用,为古建筑修复保护部门提供了思路。我国疆域辽阔,五千多年来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留存的古建筑不计其数。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众多藏在城市里的古建筑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曾经的灰墙青瓦已经消失不见,改建或许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却遗失了厚重的历史。因此,古建筑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古建筑修复应当注重其“可读性”

古建筑修复是为了让其展现昔日风采,存留得更加久远。我国文物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应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因此在修复过程中要坚持“可读性”的修复原则,采用传统技术,结合目前的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对破旧、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补,重现古建筑的荣光。在古建筑修护过程中加强“可读性”修复原则的引入以及尊重建筑原有设计理念,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国古建筑历史价值的发挥和建筑领域的优化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贡献和参考价值。“可读性”修复原则旨在修护工程的发展进行行业上的引导和变革,促进古建筑修护行业的整体发展。采用“可读性”修复指导原则可以为施工引进更多现代化的新型设备和技术,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不仅优化了施工方案,还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项目的成本。此外,现代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还能大大改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四、在不破坏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的引入

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要想高效开展修复工程,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结合古建筑的保存现状,合理引入現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现代化的运输、施工提升工具。现代技术和设备使得古建筑修复保护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多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方法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包括在修复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和理念。现代化的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要遵守不破坏古建筑原有价值的原则,并且无论是对保存状况良好的古建筑,还是对已经存在一定程度损坏的古建筑的修复,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合理应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古建筑会出现损坏,首要原因是古建筑的修筑建造方法较为传统,技术水平不高,技术上的限制较大。还有一个原因是20世纪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相关的修复技术没能达到要求和标准,导致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这一点来看,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对于现代化先进的修复技术及设备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因此,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要想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研发新技术和提升技术水平。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和理念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决断。现代化施工技术可以在古建筑修复的多个施工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古建筑项目开展之前,要先进行施工方案的规划,这是施工开展的依据和基础。在这一环节,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修复规划原理,适当引入一些现代化修复理念,采用数码相机、三维扫描仪、高清晰摄像机与计算机,不仅可以测绘复杂而不规则的建筑外形,还可以全程真实记录和准确测量古建筑的病害现状,对需要修复的古建筑进行详细、严谨的原状诊断。只有按照实际的古建筑保护以及资源保护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设計和规划,在传统修复理念的基础上,增强古建筑修复工程的各项特性,最终才能制定一个令人满意的修复方案。相关管理人员可参考现代化施工方案开展一系列的工作调度和分配,使得古建筑修复工作在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相关需求和规定。

五、在修复古建筑时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项古建筑修复工程,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都必须将“不改变文物原状”作为修复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古建筑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历史久远,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如果对其进行破坏性改造,那么古建筑存在的意义将荡然无存。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全体施工修复人员展开意识层面的培训工作,确保相关施工修复人员责任意识到位,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做在实现更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拉近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改善工作氛围。

此外,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公开透明的,对各部门的工作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这样一来,任何部门出现工作懈怠的情况或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不严谨、不认真的行为,都会受到其他部门相关人员的监督和记录,发生消极怠工情况的部门以及人员会受到严肃处置。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是多部门合作的,严格监督能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起到积极意义。这种无形间建立的监督体系在每个人的心里设置了一条防线,提醒工作人员务必将自己负责的工作严谨完成,最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还要设立一个定期对古建筑进行检查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较为重要。每当临近定期检测的时间,该部门都要实施监督管理,严谨认真地把控负责区域的工作。在开展定期检测过程中,还可以合理引入当下科技含量较高的检测设备,应用这种设备不仅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一些意外情况进行科学检测,及时规避风险和制定应急措施。

六、总结

古建筑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不仅能展现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对城市旅游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部门要结合当地古建筑的保存现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对古建筑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尽可能地引入一些现代化的修复保护技术、设备,提高修复保护工作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永亮.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9):118-119.

[2]牛志强.试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卷宗,2019(35):376.

[3]雷鸣鸿.探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中国民族博览,2019(24):234-235.

猜你喜欢
古建筑
让古建筑保持原有样貌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山西古建筑保护及对策
山西古建筑保护及对策
如何拍摄古建筑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山西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前景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古建筑的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中国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