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辉 李贞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了前一天在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登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誉为“春风第一枝”,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响应时代的呼唤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内乱,举国上下,万众欢腾。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得出答案,时代呼唤思想解放的浪潮。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后被称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实质就是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冬天,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几百名中高级干部,在讨论“文化大革命”等历史问题时,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有关指示,二是要用实践作为检验是非的标准。当时中央党校创办了一个内部刊物《理论动态》。根据胡耀邦的观点,《理论动态》编辑部酝酿写一篇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
1977年10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写了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几次修改后,1978年4月,《光明日报》拟在哲学版上发表。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看到文章后,敏锐地感到这篇文章十分重要,发表在哲学版不能体现其价值,要放到头版作为重要文章发表。但文章针对性、战斗性还不强,特别是缺少批判“两个凡是”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恰好此时胡福明在北京开会,杨西光便把胡福明请到了报社,加上《光明日报》的马沛文、王强华,中央党校的孙长江、吴江,三股思考的力量聚合到了一起,文章的题目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到最终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后,几经修改的文章送到了胡耀邦的手上,胡耀邦亲自审定后,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这篇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文转载。5月12日晚上,新华社把这篇文章转发全国。
历史雄文精彩绝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与“两个凡是”截然相反的理论命题,吹响了公开否定“两个凡是”的号角,堪称一篇战斗檄文。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四人帮”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要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就非常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这就摆明了文章鲜明的指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章首先引用了马克思1845年的一段话,以此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接着,文章论证实践还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思想”是主观范畴,“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客观范畴,主观对客观是否“正确反映”如何去检验呢?就像法院的法官判案,“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而“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继而,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也是“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最终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是正确的。总之,第一部分充分论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
第二部分,针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的担心,强调:“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文章指出:“四人帮”炮制的“天才论”、捏造的“黑线专政”论等,“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文章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势剑锋直指“四人帮”:“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这就雄辩地说明了“四人帮”实质上是“反马列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政治骗子”。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的作用,但理论的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文章还指出,客观世界和实践都是不断发展的,据此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也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总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文章指出: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毛泽东,一贯严格要求不断用革命实践来检验自己提出的理论和路线。革命导师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也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而是“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文章举了1958年在重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毛泽东为按语部分特别增写一个说明的例子,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让“两个凡是”不攻自破。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某些思想、理论,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其思想、理论应该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思想、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也就是说,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
文章最后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完成新时期的伟大任务,“要有共产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呼声,它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热烈关注,并触发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文章发表后,受到少数坚持错误思想的人的指责,胡耀邦没有退却,奋起反击。根据胡耀邦的指示,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写成《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文章阐明: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践检验理论,使理论得到补充、纠正、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文章说:对不可知论、怀疑论和其他怪论最有力的驳斥就是实践。文章指出:尊重实践,尊重科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能推动理论发展,获得新的真理。这篇文章得到了解放军领导人的坚决支持,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邓小平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早在1977年4月,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信中就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同年5月,邓小平又指出:“把毛泽东同志在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在1978年6月2日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主席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此后,他又在不同场合公开批评“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还对胡耀邦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到1978年底,全国各大报刊共发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600多篇,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主要领导纷纷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已不是对学术观点的看法了,而是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的表态。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胡乔木、万里、邓颖超、徐向前、习仲勋等同志在会上发言明确指出:真理标准讨论已经不是一般的理论问题,而是党内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旗帜鲜明。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几天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