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拼搏奋斗的典范

2022-06-09 09:51王文珍
湘潮 2022年5期
关键词:湖南马克思主义精神

王文珍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湖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重要萌发地和青年组织创建的重要策源地。新民学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赴俄留学运动的开展,把中国以及湖南轰轰烈烈的青年运动推向了高潮。湘籍先进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和青年团的带领下,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感天动地的伟大精神。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上下求索中树立理想信念,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有理想、有担当的湘籍先进青年的人生起步是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始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树立理想信念,就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湘籍先进青年再一次迸发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上下求索精神,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思考和鉴别,毛泽东、李达、蔡和森等湘籍先进青年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成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李达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主义经济说》《社会问题总览》,被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蔡和森在法國“猛看猛译”马列原著,为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湘籍青年邓中夏、罗章龙、何孟雄、李梅羹、朱务善、杨东莼等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批湘籍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湖南建团过程中,毛泽东十分注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青年,特别是教育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青年。湖南“劳工会”的领导人黄爱、庞人铨,经过毛泽东的耐心启发帮助,从信仰无政府主义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1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先驱》创刊,湘籍青年邓中夏曾任主编,蔡和森参加过编辑工作。《先驱》出版,对扩大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影响,坚定团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起了积极作用。

时刻心系国之大者,在忧国忧民中肩负时代责任,萌发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和青年对“国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的时候,一大批湘籍先进青年挺身而出,心系国之大者,坚守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湘籍先进青年以拯救民族于危难为己任,成就了“湘省士风,云兴雷奋”“举世无出其右”的景象。青年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青年刘少奇积极投身反对袁世凯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二十一条”的斗争,写下了“誓雪国耻,毋忘国耻”的血书,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少年任弼时在一篇题为《爱国说》的作文中写道:“凡人之生,宜有爱国之心。何也?因身与国家大有关系,故宜大家保存。有战事宜以勇敢之心御之,勿徒多以自谋口腹自得安居而已。”

忧国忧民情怀滋养了矢志不渝奋斗精神,使一大批湘籍先进青年勇立时代潮头,肩负时代责任,前赴后继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斗争。1919年北京五四大游行,湘籍青年学生罗章龙、匡互生、廖书仓、邓中夏、何孟雄等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在建党实践中,湘籍先进青年敢闯敢做、敢为人先,在国内外8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由湘籍青年参与发起成立的有6个。他们以过人胆识和非凡魄力,在青年时就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组织名称的蔡和森,第一个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的毛泽东,我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第一位女中央局委员向警予,第一个工人党员李中,第一批工运先驱李启汉、邓中夏,等等。

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在“两个结合”中勇于砥砺奋斗,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重要论述,把湖湘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实事求是提升到了新高度。湘籍先进青年深受岳麓书院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经世致用传统精神的影响,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湖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湘籍先进青年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登载了不少关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重要文章,如毛泽东的《外力、军阀与革命》和李达的《何谓帝国主义》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李达还提出了“马克思学说与中国”的论题,为我党的早期建设准备了理论基础。大革命失败前后,以毛泽东、罗亦农为代表的湘籍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现状,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湘籍先进青年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与湖湘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锻造和形成。他们把湖湘文化优秀内涵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中,传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中上下求索、心忧天下、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在中华民族复兴路上,他们前赴后继、慷慨悲歌,或为国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或为民族罹难刑场、血染沙场,用青春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他们是真正的中华民族脊梁。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工农运动中练就过硬本领,有力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当代青年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担当是湘籍先进青年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青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高呼的:“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湘籍先进青年通过开展工人运动践行勇于担当精神。毛泽东经常教育团员青年到工人当中去。他以身作则,到过长沙的许多工厂,并同工人交朋友。他于1917年、1920年先后在一师开办工人夜校。1922年至1923年,毛泽东派出了一批党团青年骨干到安源、到粤汉铁路工人中去开展工作,去发展党团组织。湘籍青年李启汉、邓中夏领导了北方一些铁路和煤矿工人的大罢工,郭亮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李立三、刘少奇等先后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罗亦农、颜昌颐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水口山的工人运动最后走向工农联盟的伟大开端,这都是中国工运史上永载史册的壮举。4600B34A-3D91-47C2-9428-B5446EA989ED

湘籍先进青年在推动农民运动向前发展中践行勇于担当精神。毛泽东最早作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光辉论断,在他指导下以青年人为首成立的岳北农工会,树起了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一面旗帜。后来他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推动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最发达的地区。到1927年5月,湖南省75个县中有65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众多青年农民积极参加农民协会,会员达600万人,占全国同期900万名农民协会会员的60%以上,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在与“左”右倾错误作斗争中逐步成熟,开辟并践行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他要求当代青年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我们党是在与“左”右倾错误作斗争中逐步成熟起来的,在这一方面湘籍先进青年树立了榜样。

湘籍先进青年富有坚决与党内的“左”右倾错误作斗争的精神。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极力主张实行土地革命并大力发动农民,但遇到了党内阻力。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话时说:“大致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不同意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政策。我们逐渐地分道扬镳了。”1927年秋收起义后,任弼时作为中央全权代表回湖南考察工作,支持毛泽东果断地停止了再次举行长沙暴动的冒险计划。同年12月,何孟雄起草并主持下达了《关于淮安北乡农民暴动的批评和决议》等一系列文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纠正“左”倾盲动错误。1930年,彭德怀对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提出的集中红军攻占中心城市的计划进行过抵制,在实战中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这些举措,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为革命保存了实力。

在与党内的“左”右倾错误作斗争中开辟和践行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毛泽东努力克服党内“左”右倾错误带来的危害,他强力推动文家市转兵、株洲转兵、通道转兵等重大战略决策。文家市转兵成为我们党独立自主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光辉起点;株洲转兵为帮助干部战士认清和消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危害起到了积极作用;通道转兵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使红军走出了困境,揭开了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遵义会议的序幕,这也是践行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有力行动。

坚贞不屈不怕牺牲,在白色恐怖中锤炼品德修为,表现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这生动体现了湖南在百年党史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贡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湘籍先进青年坚贞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当代青年永远学习。

湘籍先进青年在斗争与牺牲中锤炼崇高风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是他们的共同抱负,为了这样的初心使命,李立三抛弃富裕优渥的生活,坚定地向父亲表示“我要干共产”,邓中夏在狱中坚信“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还有为工人运动“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李启汉,有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杨开慧,有“英雄夫妻”何孟雄、缪伯英,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证的军事家段德昌等湘籍青年先烈。

湘籍先进青年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成了永久的精神丰碑。一大批湘籍先进青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們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把光荣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把生命融化在了人民的事业中。

张子清、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伍若兰、吴月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壮烈的牺牲,正是他们的奋斗和牺牲,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说过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代青年必须学习弘扬毛泽东等湘籍先进青年的伟大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会让青春放出光芒,让人生更有价值,从而担起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4600B34A-3D91-47C2-9428-B5446EA989ED

猜你喜欢
湖南马克思主义精神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